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亨德尔歌剧“博斯基型”男中音角色定位与演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健

  【摘要】巴洛克早期歌剧中,“男中音”作为一个独立的声种还没有明确的概念。而亨德尔歌剧则经常需要一位具有明亮音色和在当时难以达到的高音、同时要有一定的声音厚度,并且在戏剧发展中要起到很明显的衔接作用的男性角色。博斯基多次担当了亨德尔歌剧中高难度的男中音角色,这一现象有力的证明了巴洛克晚期歌剧中男中音角色重要性的提高,男中音声部在这一时期实际上已经形成。
  关键词:亨德尔歌剧;男中音;博斯基;巴洛克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度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巴洛克集成歌剧集成方向性和地缘性研究》,项目编号:QW1420。
  巴洛克时期“男中音”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应用到歌剧角色中,也没有形成独立的角色类型。但随着歌剧艺术的发展和声部和声的完善,以及戏剧中角色音乐性格的要求越来越丰富,男中音实际上已经在巴洛克晚期出现。特别是在亨德尔歌剧中,男中音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巴洛克时期的男中音角色
  (一)男中音的出现是歌剧发展的必然
  纵观整个巴洛克音乐时期,男中音在歌剧中的地位都不高,甚至对于“男中音”的概念还比较模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一时期,观众在欣赏歌剧时对声音的追求远远高于对剧情的追求,由此而催生了虽然残忍但却推动了美声唱法歌唱技术发展的阉人歌手。在当时很多歌剧作品中,无论是男主角还是女主角往往都是由阉人歌手来饰演,“真正的”男性歌唱家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特别在男性角色设定时,往往采用高亢明亮的男高音和低沉浑厚的男低音而没有中间的声部。这样就产生了三个问题,一是声部的缺失使和声效果的构建不完整;二是剧中往往需要音色既明亮又结实的男性角色,而这一角色显然不适合男高音或男低音扮演,阉人更是达不到这一要求;三是在缺乏了一个“中间声部”而使整部歌剧的音乐形象塑造上声乐部分略显单调,角色类型不够完全。因此,男中音的产生是歌剧艺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
  (二)“男中音”概念的实际出现
  实际上“Baritone”作为一个男性音域的概念在巴洛克早期就出现了。《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对“Baritone”的概念有这样的记载:“在17世纪的意大利,‘baritono’便将自己定位于男高与男低之间,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男中音。可考的关于最早男中音独唱的例子,得数蒙特威尔第为他的牧歌La finta pazza Licori (1627, Mantua:lost)寻找一位合适的男低音时,唐・雅科・莫帕帕里诺得到作曲家的高度认可与赞许,他(蒙特威尔第)曾说 “不是男低而应是男中音”(给Alessandro Striggio的信,1627)。”
  由此可以看出,“男中音”早在歌剧产生的最初三十年实际上就已经出现了,但很少应用到歌剧中去。即使某些歌剧作品中出现了男中音角色也只能担任绝对的配角。但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声乐作品已经对男中音声种有了一定的需求。同时,歌剧由于其复杂的和声结构和完整的戏剧性,对男中音的需求必然比其它小型声乐作品更加强烈。
  (三)亨德尔歌剧男中音的地位与要求
  在亨德尔歌剧使男中音的地位有所改观,亨德尔歌剧的咏叹调都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结构工整、形象庄严又特别注重细节,强调和声的纵向完整性,即使是在伴奏简单的宣叙调中,也要用最严谨的和声肢体编配,以加强人物的戏剧性和音乐逻辑性。在这样创作严谨的歌剧中,缺少男高音和男低音中间的部分是亨德尔不能容忍的。因此,他的歌剧中经常需要一位具有明亮音色和在当时难以达到的高音,同时要有一定的声音厚度,并且在戏剧发展中要起到很明显的衔接作用的男性角色,也就是实际上的男中音。在当时,这种角色最大的难度在于既要保持声音厚度也要保证有一定的高音,在关闭技术还没有出现的17、18世纪,这样的要求无疑是“强人所难”的。所以,巴洛克时期真正的男中音歌唱家并不多见。当时的“男中音”歌唱家博斯基在这一类型角色的演绎中功不可没,他以优美的音色、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戏剧性格使这一声种在巴洛克晚期歌剧中逐渐常态化。
  二、博斯基为亨德尔歌剧男中音的代表
  (一)博斯基在《尤利乌斯・凯撒在埃及》首演中的地位
  1724年《尤利乌斯・凯撒在埃及》在伦敦首演时,亨德尔采用了一位“Baritone”饰演阿奇拉角色。这位“Baritone”就是朱塞佩・玛利亚・博斯基(Giuseppe Maria Boschi),“他是18世纪意大利非常著名的低男中音歌唱家,他的音色明亮、优美并且音量很大,非常富有戏剧性,很适合演出亨德尔的正歌剧。”阿奇拉这个男中音角色在歌剧《尤利乌斯・凯撒在埃及》中的唱段所占比重自然是不能与凯撒等三位主要男性角色相提并论的,但与仅有一首咏叹调的尼雷诺和完全没有咏叹调的古里奥相比,他的戏份相对较多。而且这个角色除了作为贯穿三幕戏剧发展的关键人物外,还拥有三首优美、庄严的咏叹调,这在巴洛克时期的其他歌剧作家的作品中是非常罕见的。
  (二)亨德尔歌剧中的“博斯基型”角色
  从1709年参加《阿格里皮娜》首演开始,他与亨德尔数次合作,先后参演了《拉达米斯托》《弗洛里丹特》《奥托内》等歌剧,饰演了包括阿奇拉、罗塔里奥、莱奥内、加里巴多等比较重要的配角,其中绝大多数是该部歌剧的首演。博斯基在亨德尔歌剧中扮演的角色具有比较鲜明的戏剧形象,并或多或少的都拥有数首咏叹调。从亨德尔相当一部分歌剧的首演都由博斯基担任主要配角这一事实来看,他对这种低于男高音、高于男低音而又非阉人歌唱家的声种有比较明确的需求,尽管男中音的概念在当时还没有正式形成。在阉人歌手和女高音占统治地位的巴洛克后期歌剧舞台,能够如此频繁的使用男中音,对后来的喜歌剧乃至大歌剧中男中音的地位必然产生重要影响。
  (三)博斯基的声种定位
  尽管在当时博斯基的声种一般定性为男低音(basso)或低男中音(basso-baritono),但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他基本上应该归于当代的男中音范畴:第一,史料记载博斯基的音色明亮而优美,而这样的形容词显然不是形容男低音的。第二,在歌唱技术非常不完善的巴洛克时期,即使是男高音一般也不容易轻松的唱到小字2组的F,而博斯基饰演的角色唱段中多次出现了这个音。单从亨德尔歌剧中博斯基所演唱的咏叹调的曲谱音域和音乐流动性上看,这个角色更适合当代的男中音演唱。第三,巴洛克时期对男中音的概念非常模糊,由于歌唱技术的限制,男中音经常被归类于男低音,而当代声乐学科已明确了这一概念。因此,阿奇拉、罗塔里奥、莱奥内这样明显需要比较明亮同时又比较结实声音的角色,都应归类为男中音,而博斯基恰恰是这些歌剧角色的首演者。   三、“博斯基型”男中音的演唱要求
  (一)速度与力度
  演唱这一类角色的咏叹调时,要遵循其他巴洛克歌剧咏叹调一样的速度要求。即在速度的起拍之始,必须保持这种有规律性重音的稳定节拍直至结束,不能有随意的改变节拍和渐慢渐快。鉴于巴洛克时期约定俗成的创作和表演习惯,方正和整齐是“博斯基型”咏叹调速度和节拍的最准确的处理方法。
  亨德尔歌剧咏叹调的力度变化与浪漫主义时期的威尔第和普契尼等完全不同。浪漫主义时期的力度对比是非常明显且带有随机性的,一个乐段内甚至一个乐句内都有可能出现数个力度变化,而亨德尔作品则基本是乐段之间阶梯式力度对比。因此,在乐句间或乐句内部出现明显力度变化是不合适的。
  (二)胸声与花腔
  正歌剧也称庄严歌剧或严肃歌剧,它塑造的形象往往具有英雄气魄,博斯基所扮演的角色也基本属于这一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歌唱时一定要带有浓重的胸声以塑造形象,威尔第男中音的英雄起音和瓦格纳男中音的雄壮音色并不适用于配器编制规模较小的巴洛克歌剧。并且,巴洛克歌剧对于舞台和场地的规模也比之后各时期歌剧的需求小得多,灵巧和抒情的声音以及充分利用的头声才是演绎阿奇拉唱段应有的音色。
  博斯基所扮演的角色咏叹调都具有长段的花腔句,它们与罗西尼歌剧的男中音花腔唱段明显不同,庄严而又轻巧,速度平稳而乐句较长,要有极强气息控制能力。在演唱这些花腔唱段时,不适合完全采用当代花腔技术,而应在当代科学的花腔演唱的基础上模仿巴洛克时期用气更多、音符之间间隔更明显的花腔形式。另外,在行进到每个花腔音符组合的第一个音符时,应加入一个轻度而明确的重音,以突出鲜明的节奏感。
  (三)音高的差异
  巴洛克时期在音高选择标准上与当代有较大的差别,一般采用的是A=415,较之现代A=440,刚好是降低十二平均律中的半个音。也就是说,将巴洛克歌剧用当代标准音高来演奏演唱是不严谨的。另外,很多演唱者单独演唱亨德尔歌剧的咏叹调时一般将其归类为“古咏叹调”,艺术歌曲同等对待而经常采用任意升降调的形式演唱,而忽略了咏叹调与艺术歌曲最大的差别――固定角色。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破坏了角色本身固有的音乐形象,也不能真正的还原亨德尔歌剧咏叹调的艺术特征,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虽然巴洛克时期的歌剧曲谱音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为了保证咏叹调的戏剧角色特征和音乐形象的完整,无论在演出整部亨德尔歌剧还是单独演唱咏叹调都应严格参照曲谱降半音演唱。
  综上所述,演唱“博斯基型”角色唱段时应根据巴洛克时期的音高要求和技术特点,在保留作品原貌的前提下使用当代科学演唱技术,以达到将亨德尔歌剧作品“重现”的演出效果。
  四、结语
  “博斯基型”男中音是超越理性的,他所扮演的角色演唱难度超越了巴洛克时代,在如此高难度的花腔、气息和高音中,在如此平稳、有力和严谨的节奏中,爆发出了强烈的音乐激情,以平稳的音乐流线和极富节奏的律动感塑造了典型的正歌剧形象。
  从亨德尔将博斯基作为相当一部分歌剧作品首演时的饰演者来看,亨德尔歌剧中的男中音无论是戏剧性上、歌唱难度上还是角色定位上都与前人作品有很大的差别。有力的证明了自蒙特威尔第于1627年提出“baritono”概念后,歌剧中将男中音角色重要性的提高,在巴洛克晚期,男中音声部实际上已经形成。演唱这类作品时,既要使用科学的演唱技术,又要对技术进行调整以还原亨德尔歌剧的原貌。
  参考文献:
  [1]李松兰.西方社会转型与音乐的变迁――以巴洛克晚期到古典主义音乐的转型为例[J].四川戏剧,2013,(06).
  [2]王娴.巴洛克时期独唱声乐技巧与作品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张继红.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正歌剧咏叹调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4]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7430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