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市报纸体育新闻报道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现代体育运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众多的国际、国内综合赛事,如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各个运动单项的世界杯赛、锦标赛等,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加以群众体育运动的不断普及,体育产业的方兴未艾,体育彩票、体育广告开展得如火如荼,与体育相关的信息报道越来越受到普通受众的关注。作为大众传媒的一支重要队伍――地市报纸,在全国约有300多家,特别是在当时“三级办报,四级办广播”的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地市报纸以其数量多、受众广等特点立足于纸质媒体报道的最基层,在体育新闻报道、体育信息传播领域,它们如何参与竞争和角逐,值得关注。
  
  地市报纸体育报道的不平衡性
  
  目前国内地市报纸的体育新闻报道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编重视程度不平衡
  总体而言,地市报社领导在对体育新闻报道的重视程度上已有了很大提高,今非昔比。以前对自家报纸体育报道不屑一顾的老总们,现在也已开始细细咀嚼体育新闻套餐的各类美味,琢磨其中的奥妙与技巧。越来越多的地市报纸把体育新闻作为自己舞台的一个重头戏来唱,对体育报道鼎力支持,希望将之做大做好,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不过,仍有许多地市报纸的领导还没有及时更新观念,他们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了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报道上,对体育新闻则不以为意,有它不多,无它不少,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似乎体育新闻总成不了自己疼爱的孩子。
  
  2.版面安排不平衡
  从版面安排来看,有些地市报纸的体育新闻,已从原来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频频亮相,从先前的难得一见到现在的占尽春色了,加以大幅的照片,出彩的文字报道,灵动的版面,其后来者居上的报道势头可见一斑。还有的地方已经通过办子报、子刊的方式来扩大体育新闻报道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令人遗憾的是,在为数不少的地市报纸上,我们还很难找到体育新闻的踪影,有的则是见缝插针凑版面,有的与时事新闻挤在一起,时断时续,更不用说专版专页了。
  
  3.人员配备不平衡
  就体育报道的力量来说,一些地市报纸有了自己的专职记者,有的还成立了一定规模的体育部,还有的地市报纸则另外聘请了特约记者。然而有些地市报纸从事体育报道的还多是些临时被指派任务的记者,他们的专职是其他条线的新闻报道,只不过临时被拉夫做体育报道而已。有的则是“两栖动物”,在报道体育新闻的时候,还牵挂着另一项报道任务,“身在曹营心在汉”。
  
  4.报道质量不平衡
  各地的报纸在体育报道的设施装备、作品水准、阅读效果方面差距较大。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地市报在发挥体育新闻的可读性、服务性、参与性上都有胜人一筹的地方。而中西部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实力跟不上,信息渠道闭塞,其对体育新闻的报道心有余而力不足,独家报道少,抢人眼球的报道更少,能见报的大多数作品也多为新华社提供的,或者直接摘自互联网,更有甚者根本就不发体育新闻。
  
  那么造成这些不平衡性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从传受关系来看,受众对体育新闻需求量的增速之快,令媒体特别是地市报纸措手不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对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观念也不断更新,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深入人心,群众体育活动在中小城市开展得红红火火。在这强身健体的大背景下,受众对体育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得强烈。就他们而言,科学的健身知识,活动的场馆设施,运动的项目介绍等,此类信息可谓多多益善。然而事实上,有一些地市报纸在这方面研究还不多,下的功夫还不够,对受众发生的变化还未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合理的定位。
  从媒体内部来看,地市报纸也有种种缺憾。比如办报观念老套、相对其他传媒客观条件差等等。还有,由于竞争激烈,地市报纸的外部生存环境也日趋艰难。
  
  地市报纸开展体育新闻报道的优势
  
  尽管在体育新闻报道领域已经烽烟四起,作为扎根基层的地市报纸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却决不可因此怯阵,而应充分看到自身的优势,其所蕴藏的大量宝藏正有待深入挖掘,这些是其他传媒所无法比拟、在短时间内难以逾越的。
  首先,地市报纸是国内的基层报纸,地域性强,在当地党政机关的支持与关心下,有着一定权威性和影响力。这类报纸直面区域受众,有着固定范围和相当数量的读者群。信息反馈灵敏,读者需要什么,想知道什么,记者、编辑很快就能获知,并及时为受众释疑解难,传受互动,效果明显。地市报纸的新闻触角深入实际,贴近生活,易于展示本市、本区域的生态图景,因此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就新闻报道的接近性而言,能牢牢把握住受众的心理。
  其次,地市报纸在采写本土体育新闻方面,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些地方上的传统项目,在国内乃至在世界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相关的运动队、教练员、运动员等,他们的训练生活,夺牌之路,就是绝妙的新闻线索。对于地市报纸的记者来讲,他们人头熟、情况明,就地取材,采访便捷,拥有的资料详尽,核对起来方便,更容易出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兴许外地记者还在旅途颠簸或挑灯夜战时,地方媒体的报道早已与读者见面了。当然,除了竞赛报道之外,群众体育运动也是地市报纸可以大显身手的重要题材。本地受众既会对扣人心弦的奥运赛场感兴趣,也会为身边的朋友、同事在体育领域取得的硕果欣喜,更会为他们成为新闻人物、报道焦点而津津乐道。因而,地市报纸务必要在自家的“土特产”上尽展其能。
  再次,地市报纸在体育新闻报道时间上也有一定优势。越来越多的体育比赛因赞助商要求,为吸引观众,扩大影响,往往安排在晚上进行,而那些在欧美国家举行的比赛更是在北京时间的午夜举行,地市报纸的记者快采快写,就可以让赛事报道在第二天一早就跟读者见面,这又胜于以体育新闻为重要内容的各类晚报和受出版时间限制的体育专业报。
  
  搞好地市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地市级报纸要能在体育报道原有的水准上,获得新的突破与进展,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1.角色合理,定位准确。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作为基层重要媒体的地市报纸,在进行体育报道时必须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办报理念。应当认识到体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体育报道、尤其是地市报纸的体育报道,其在受众接受过程中的独特意义。体育新闻报道固然要立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这两块沃土,同时也需要开拓视野,在更广、更深的范畴内做好文章。地市报纸更应发挥其自身优势,想方设法搜寻媒介市场的各种体育信息,抓住每一个机遇,努力培养与受众间的感情,从而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获得双赢。
  
  2.视角独特,多出精品。
  当然与大报相比,地市报纸在综合实力上明显处于下风,因此只能面对现实,扬长避短,在报道实绩上有所作为,把体育新闻这块蛋糕做好。强化受众的参与意识,多出精品,多出独家报道,是地市报纸大展其能的方向。
  地市报纸在体育新闻信息量、报道面方面,很难与大报、专业报抗衡,但是把体育新闻做深做透,写出独家视角、独家内容的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却是可能的。当然,醒目的标题,活泼的文字,动人的彩照,精心的组稿,和报道内容一样令人赏心悦目,地市报纸应当重视研究现代受众的视觉习惯,借鉴大报、专业报的写作风格、办报风格和版面样式,将体育新闻版面办出特色、办出新意。
  
  3.栏目策划,新实并重。
  体育新闻的报道中,栏目策划是编辑思想与受众需求对话的接口处,面对受众对体育信息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地市报纸在栏目策划上应当不遗余力做好文章。地市报纸与其他报纸相比,其受众的范围、数量相对更明确些。就这些核心的、稳定的受众而言,他们选择性接触、记忆、理解的各类信息是地市报纸报道研究的重中之重,体育报道同样如此。有些地市报纸的体育版面不但内容扎实,而且安排的栏目精彩纷呈,让受众流连忘返。如《苏州日报》“体坛大观”曾设计过的栏目就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这儿有最新的“赛事前瞻”、“热点聚焦”,球迷热情捕捉的“明星踪影”,还有展示全球体育风景的“体坛集萃”,描述各地体育史的“体育资料库”、“体坛风云录”,更有令人开怀大笑的“逸闻趣事”,老少皆宜的“健身之道”,此外,分析透辟、眼光独到的“体坛随笔”也总让人读了心服口服。
  同时,地市报纸更应重视自身与受众在接近性方面的优势与特长,使受众在接受传播的过程中自我实现、自我认同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也让体育新闻作品的精神力量得到尽可能的发挥,维系好传者与受者之间的情感纽带,提高本报、本版的市场占有率。
  
  4.及时充电,造就人才。
  地市报纸创刊的时间不如大报早,相当一批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复刊的,当时招的一大批采编人员中,有的是从企事业单位借调来的笔杆子,有的是部队转业回来的文书,还有的是面向社会招聘的高中生、大专生,由于多年从事采编活动,他们大都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报社的骨干和中坚。但是恰恰是这些人现在需要及时充电,继续学习。报社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给他们提供进修、再读的机会,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自己的背景知识,尤其是与体育新闻报道相关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档次。
  此外,地市报还要有求贤若渴的招才之意,吸引那些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不断培养新人,形成竞争机制、奖励机制,做到引进的人才不愿飞,外面的人才想进来。目前国内有的高等院校开设了体育新闻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为数不少,随着就业形势不断变得严峻,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把择业地点定位在地级市。如果地市报纸能爱才、知才、惜才,这些人将成为地市报体育报道的生力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8085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