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空中之眼预警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晓 枫

  预警机只需要将天上的目标数据收集起来,发给地面指挥站,因此,预警机对通信系统要求很高。而预警指挥机,它的很多数据不用发回地面,因为整个指挥所都在天上。这样,它对通信设备的要求降低,而对数据处理设备的要求大大加强。比如E-2,就是一个预警机,虽然在改进时也希望能增加指挥功能,但受机型限制,余地不大。在美国,预警机指挥机是进攻性武器,而预警机则是防御性武器,所以台湾能买到E-2。不过,现在或多或少,预警机都增加了些指挥功能。
  评价预警机,一般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是雷达的类型和年代。比如“楔尾”的相控阵雷达就优于E-3的多普勒雷达。
  二是飞机的巡航时间,能空中加油更好。因为飞机能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越长,相对来说,对一个方向预警所需的飞机架数就越少。
  三是飞机的指挥能力。如要量化,则可以数数飞机上有多少个操纵台。因为飞机上一个操纵台控制的飞机批次是有限的。如果是人工控制方式,比如A-50,最多指挥两批;如果是自动控制,最多15~20批。比如E-2C,它只有三个操纵台,其中一个还是总台,不负责指挥,因此它的雷达虽能跟踪2000个目标,却不可能一一采取对应措施。E-3最初是9个操纵台,后来增加到14个,指挥能力大大提高。
  那么,我们现在该来为这十种预警机排个序了吧?
  首先,我们采用排除法,将最后三名排除“7榜”之外。
  好紧张呀!是哪三个率先出局?
  首先就是英国的“猎迷”和印度的ASP。
  这两型预警机的共同点就是都没能服役,ASP甚至还未完成试验。“猎迷”的失败来自于英国对美国预警雷达缺陷的矫枉过正。当时美国预警机上的多普勒雷达对速度小于80千米/小时的移动目标是看不到的,英国为此要求“猎迷”能看到速度为20千米/小时的移动目标,从而使得雷达屏幕上雪花一片,高速汽车也历历在目。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只是英国最后决定放弃,才使其功亏一篑。
  第三名要剔除的,也许出乎大家的意料,我们一致认为是俄罗斯的A-50。首先是它的雷达性能,且不论探测距离,它只能监控60个目标,同时跟踪50个空中目标,指挥12架战斗机作战,性能差距比较大。第二,俄罗斯电子技术相对落后,使用的还是利用混合微电路制作的计算机,体积大,运算速度慢,在处理所获目标能力上明显落后于其它机型。特别是在进行指挥控制时,还主要依靠语音通信,通信效率和准确率远远不够。第三,则是该机上的人机功效环境非常不好,各种各样的机电设备体积庞大,机内空间狭小,且防护措施较差,超高频辐射严重超标,飞机飞行和机载设备噪音强烈。俄罗斯虽以实用而出名,但在电子等精细技术方面,与西方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这样的一个结果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我虽然没有将它排入前三,那也是在前五,没想到却出局了
  在剩下的几种里,性能相对较差的是E-2C,一来,它是舰载机,其雷达对波浪的反射处理非常好,但一上陆地,对地面回波处理的效果很差。后来虽有改进,但已是先天不足。第二,它的留空时间短,如果要24小时警戒,一个方向需要十几架。
  其次便是以色列的“费尔康”707,虽然其号称“性能与E-3不相上下”,但在出口市场上曾因性能与所吹嘘的相差太多而出现拒收事件。而且其体积大、航速性、目标大,极易遭到袭击,出动风险高,成本也高,这也是巴基斯坦在印度购买“费尔康”后,通过评估,决定购买瑞典“爱立眼”的原因。
  其它几种,从雷达的角度来说,除了E-3和E-767,其余都是相控阵雷达。相控阵雷达与多普勒雷达相比,优势明显,具有数据率高、作用距离远,抗干扰性能好,适应性和可靠性强等优点,能同时对付多个目标和完成多种功能。因而E-3和E-767虽然名声很大,技术也很成熟,但还是不能妄称第一,还需要实力说话。从雷达类型和年代的排序结果就是:以色列G550、澳大利亚“楔尾”、瑞典“爱立眼”、日本E-767、美国E-3。
  由于背鳍式天线固有的缺点,“爱立眼”雷达在水平及俯视条件下只能对机身两侧各搜索120°的范围,而在机首和机尾存在60°的盲区。因此采用背鳍式天线的排名需要靠后。最好的天线形式为共形天线,以色列G550。由于加装的雷达与机身融为体,对于载机的飞行性能几乎没有不良影响。
  第二,因为操控台的数量将显著影响预警机的性能,因此以此排序依次为:日本E-767(14台)、“楔尾”(10台)、E-3(9台)以色列G550(6台)、“爱立眼”(5~6台)。
  第三,则是其留空时间,按续航能力的数据来分析。日本E-767(12小时,可空中加油)、E-3(11.5小时,可空中加油)、以色列G550(10小时)、“楔尾”(9小时)、“爱立眼”(7~8小时)。
  综合排序为:日本E-767、以色列G550、“楔尾”、E-3、“爱立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48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