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预警机横空出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东望洋

  
  南京预警机的真正身份
  
  最近在南京上空频繁试飞的大型预警机(军内俗称大预),引来了军事迷关于国产或俄制的激烈争论。但无论如何中国空军终于解决了最后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当其真正服役后可望起到大幅提高中国防空力量倍增器作用。
  由于中国缺乏适合的大型飞机作为预警机空中平台,所以国内航空业界已上书并正等待政府尽快批准立项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同类飞机(行内俗称大飞),首先推出急用的重型战略性运输机,在这一基础上再参考ARJ-21支线客机的中外合作做法,推出国际航线使用的大型干线客机。而在过渡期内略小的俄罗斯伊尔-76MF和俄乌合作的安-70,将成为目前最理想的重型运输机和多用途空中平台,由于安-70去年才定型投产,故实际上只有伊尔-76才能作为预警机平台。
  虽然飞行平台是俄制的,但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显控台、软件、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高速数据处理电脑、数据总线和接口装置等皆为中国设计和生产。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以色列在美国强大压力下虽然停止向中国出售以其骄傲的费尔康雷达为核心,伊尔-76为平台的A-50I预警机,不过聪明的犹太人为作为赔偿,还是更秘密地把部分雷达技术资料转交给中国科学家。
  为了争一口气,中国于2002年主动中断从俄罗斯购入价格和性能都不符要求的A-50E,转而寄望自己更先进的技术,在费尔康雷达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和大幅改造以符合新战略方针,通过参照设计和适应性改良,配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预研和技术储备,飞速发展的电子工业和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的基础,在政策和资金一路绿灯的情况下大大加快了发展步伐。作为空军天字第一号的国家头号军事重点工程之一,其机密等级和优先次序皆高于其它空军项目,它的重要性和被寄予的厚望,从被命名为“一号工程”中可见一斑,其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与A-50的异同
  
  因为国产大预(型号为空警2000)与A-50皆采用伊尔-76运输机作平台,故外形和飞行性能很接近。其最大起飞重量近210吨,载油量70多吨,在万米高空巡航时速700~760公里,续航时间7.5小时,在离基地1000公里处可巡逻4小时,可通过空中加油延长时间,机背雷达天线罩直径约13米左右,高2米,厚度与之相近。
  
  不过除此之外,两者几乎无甚相同,然而外形的接近却可混淆敌方视线。有军事迷和网友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大预雷达天线下面有一白色的三角形,这个等边三角形有一角正对着垂直尾翼,大量的仰视照片证实这一三角形从未改变角度,换句话说雷达天线并不像美俄预警机一样是旋转的,相反它是固定在支架上不动的。这一事实印证了大预采用的,是比美俄领先一代的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它只需以电子扫描进行俯仰和方位探测,所以不需要再采用落后的机械扫描旋转天线。有一点必须要知道,就是旧式预警机雷达天线即使不在工作状态,但为减少气流引起机身共振,故仍然是以每分钟六次的恒速旋转。由此证明大预采用的确是固定式相控阵天线,引伸出来也证明中国已有效解决了天线引致机身共振的一系列难题。
  国产大预既不同于采用旋转天线的美俄预警机,也不同于以色列前卫但未成熟的费尔康共形相控阵固定天线,它集两家所长,既采用相控阵雷达,但仍沿用不旋转的碟型天线。虽然共形相控阵天线乃未来主流,但目前世界各国皆未成熟,连以色列为中国(将转卖给印度)的A-50I装上的费尔康相控阵雷达,亦已用回传碟形天线。大预采用这种天线,既有利于混淆与A-50的区别,亦有利于降低技术风险和开发成本,加快形成战斗力。毕竟碟形天线在各国的资料多如牛毛,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改装的空警一号预警原型机就是其一,经验和教训自然能够减少风险。
  因为加装的天线不与机身共形,所以对载机的速度、耗油量、续航时间、航程等皆有一定影响,原因在于它影响了飞机原有的气动外形,并增加了阻力,产生的紊流对尾翼效率也有所降低。阻力具体来说有三种:一是天线罩攻角产生的升力形成的诱导阻力;二是压差阻力;三是摩擦阻力,起着主要作用的是诱导阻力。因此为减少这些负面影响,选择成熟和有改装潜力的载机,形状和大小合适的天线罩就极为重要。可见伊尔-76飞机和跟A-50上野蜂雷达天线罩极为接近的同类罩形,对大预来说非常适合。
  
  解构空警2000
  
  很多人以为这几架涂上CFTE(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的大预,因为要对付台湾才出现在南京。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其1XXX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由国产雷达研制水平最高的南京信息部第14研究所出产之故,例如有“中华神盾”之称的052C远洋防空驱逐舰上的四面固态有源相控阵多功能雷达就是其杰作。故此飞机在2003年底陆续交付后在南京装上雷达调整试飞十分正常,据悉试飞院方面也派出专家小组到南京伴随保障,以保证万无一失。
  新雷达由中国著名雷达专家郦能敬教授任总设计师,另一些雷达权威,如冯世章教授、高文豪高级工程师、王小谟院士、王存山高级工程师,提出双星定位系统的已故陈芳允院士等亦以不同程度参与其中。
  该机在论证过程中,确定了要担任防空预警、战机控制、引导对地/海攻击、海陆搜索、被动探测(秘密预警)、救生支援、通信中断等功能,优先次序从前到后。在系统组成和性能论证中要求包括:载机和飞行保障分系统,相控阵预警雷达分系统、数据处理和显示控制分系统、任务软件分系统、电子侦察和通信侦察分系统、综合导航分系统、二次雷达分系统(询问机相控阵天线嵌在雷达主阵天线上)、自卫电子战分系统、地面保障分系统等。
  在雷达探测性能论证中解决了雷达最大作用距离、杂波功率、对动态范围和系统稳定度的要求、由机身遮挡形成的盲区、天线低旁瓣电平、探测覆盖范围表示等。在雷达探测性能检验论证中,确定了雷达、目标、环境参数测定、检验飞行的航线、架次和数据处理。在决定采用相控阵雷达体制后,又选择了S波段(4000MMZ)频率和数十个发射接收模块/每行,对目标高度的测量确立了单脉冲测角法。
  在系统集成瓶颈方面,14所突破了任务电子系统与载机的矛盾,雷达天线与载机气动性能的矛盾,载机变形与振动对雷达天线的影响,载机与天线罩对雷达天线波瓣的影响,其它任务电子分系统天线在载机上的布局,电子系统在载机舱内的布置等难题。其成绩令中外瞩目。
  (原载香港《广角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48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