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特尔攻防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小鹿

  服务器市场——侧重防守,在细分时代巩固霸主地位;PC市场——攻守结合,在后PC时代引领新潮流;移动设备市场——全力进攻,在移动互联时代后来居上;英特尔早已规划好攻防战的完美蓝图,这个曾数度让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公司正在行动。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这个标签伴随着英特尔一路走来。可“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名头,似乎更得英特尔青睐,“为行业和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无处不在的计算能力”正是其最高追求。
  让计算能力最有发挥空间的三大市场正是服务器市场、PC市场和移动设备市场。在这三个市场上,英特尔所面临的局面有着微妙的区别:服务器市场上,英特尔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虽有新秀入侵,但尚未成气候;PC市场上,英特尔需要做的是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超极本承担了这一重任;而在移动设备这一已由利基市场变为成长最快市场的领域,英特尔迟到了一点点,惟靠稳扎稳打,没有捷径可走。
  “2013是英特尔证明自己的一年。”英特尔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说出这句话时神情坚定。确实,英特尔正在防守和出击。
  服务器市场防守为重
  在服务器市场上,x86优势明显。IDC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服务器总支出中,基于x86架构与EPIC架构的服务器比例从2002年的37%已经跃升到2012年的75%。另一份关于中国x86服务器市场的最新研究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x86服务器总出货量接近31.6万台,同比增长5.6%。与此同时, 2012年第二季度x86服务器的厂商销售额达到8.89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达到20.7%。
  赛迪顾问云计算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吴李知向记者表示,在服务器市场,英特尔的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成熟领先,英特尔资金雄厚,能够保证对先进制程技术研发的持续高投入,2012年已经实现了22nm 制程3-D晶体管量产,2013年底将完成P1272 14nm CPU、P1273 14nm SoC(片上系统)两项新工艺的开发,对半导体制程工艺的积极推进使英特尔能够保持领先业界3~4年的优势;二是产品线全面,从面向低功耗微服务器的凌动处理器,到面向入门级服务器的至强E3处理器,面向大型数据中心和云架构的至强E5处理器,再到面向关键业务的至强E7处理器,以及面向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安腾处理器与面向高性能计算的至强融核协处理器,Intel在服务器市场具备其它芯片厂商无法媲美的全系列产品线。
  凌动守微服务器
  解读一下英特尔在服务器市场上的产品线,会发现英特尔对于服务器市场的防守可谓层次分明。最显性的防守是针对ARM的入侵。
  正如英特尔副总裁兼数据中心与互联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女士所说,“数据中心正不断演变成为一个独特的细分市场”。企业应用可按处理器密集型、内存密集型、I/O密集型这三个纬度来划分。随着公有云市场的日益增长,提供专用托管、内容交付或前端 Web 服务器的公司实施转型机会也在增加。这催生了高密度、多节点的应用模式,企业需要新型的高密度高能效比服务器。
  于是,ARM来了,一如既往地带着“低功耗”的名头,意图抢夺微服务器市场。吴李知指出,ARM架构处理器的特点是功耗低,同时在可扩展性方面表现较为出色,但是对高性能应用和复杂应用的支持度仍有待提升,并且支持ARM架构的软件较为匮乏。因此,ARM处理器目前的市场受众主要是计算资源使用规模大,但是应用比较单一的用户,比如互联网企业。ARM目前只是在低功耗领域与英特尔形成正面交锋。
  英特尔自然不会坐视不理。2012年12月12日,英特尔推出为高密度微型服务器以及新级别节能存储和网络设备打造的凌动S1200 产品家族,这也是全球首个低功耗64位服务器级SoC。该低功耗工业级微型处理器能够实现服务器级的可靠性、可管理性和成本效益。从TDP来看,凌动 S1260为8.5 瓦,凌动 S1240为6.1 瓦,凌动 S1220为8.1 瓦。
  据介绍,Accusys、CETC、戴尔、惠普、华为、浪潮、Microsan、广达、Supermicro 和 Wiwynn 等公司已采用凌动S1200 产品家族,设计出了超过 20 种低功耗微型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系统。
  关键业务不放松
  同时,至强、安腾产品在关键业务领域,持续在RISC的地盘里攻营拔寨。在“2012年英特尔架构关键业务平台应用论坛”上,上海移动、四川电信以及中国农业银行介绍了从小型机迁移到至强处理器平台的解决方案以支撑关键业务的体验。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节表示:“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关键业务平台在中国受到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与用户的认可。通过与国内外的软硬件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基于英特尔平台的解决方案已经在电信、金融、制造及政府等重点行业用户中广泛部署。”在这后面,x86架构平台的高可扩展性与高性能成本比是支撑。“安腾和至强是英特尔非常重要的产品,它们具备可用性、可靠性以及可拓展性,从处理器设计的角度来说,可以处理任何工作负载。” 英特尔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关键业务全球营销总监Patrick Buddenbaum进一步介绍了在英特尔架构上出现的行业创新,“合作伙伴提供更大、更强壮的平台,不断提升操作系统与虚拟化产品的高可扩展性和高稳定性,支持新服务的开源数据库/数据分析产品以及将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转移到内存数据管理/分析平台 。”
  思路的转变
  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事业部产品市场经理亢海峰概括了服务器市场中英特尔不同的解决方案:在最常用的企业级应用里采用至强芯片,包括E3、E5、E7;为高性能计算和重要性极高的应用提供并发的、高带宽、高I/O解决方案,需要用到至强、至强融核、安腾系列;凌动产品系列则适合于专用托管主机、通信领域的二层交换机、低端存储和大数据归档。
  这昭示了英特尔在服务器市场思路的转变——不再用一刀切的产品去引领这个市场,而是服务于这个市场,最终带领服务器厂商摆脱同质化的竞争。英特尔比以往更重视通过对产品的及时调整去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甚至激发用户实现应用创新。试想如果用户的应用创新与英特尔的计算技术之间有紧密的关联,这个市场未来的活力不可限量。   英特尔遵循Tick-Tock模式前向演进服务器类产品,着力开发下一代极致节能的凌动处理器(代号“Avoton”)。Avoton 将于 2013 年问世,它将进一步拓展SoC功能,并使用3-D 三栅极 22 nm制程的晶体管,帮助巩固英特尔在功耗和性能方面的领先地位。针对关注面向低功耗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的低电压至强处理器型号的客户,英特尔还将于2013年推出基于 “Haswell” 微架构的全新至强处理器 E3 v3 产品家族。这些新型处理器将利用 Haswell 中的全新节能特性,并提供平衡的性能功耗比。
  2012年11月8日,英特尔推出通用可扩展平台战略,使得“安腾受益于至强的规模效益 ,至强受益于安腾的RAS能力”。 “在下一代安腾推出的时候,会推出模块化设计开发模型。安腾和至强会放在同样的插槽中,采用同样的封装,共享同样的芯片设计元素(内存、I/O、RAS)。这是一种融合的发展模型,会同时推动至强和安腾的发展。” Patrick Buddenbaum总结道。
  PC市场攻守结合
  PC产业在30岁生日之后,其增长率就如同人体的新陈代谢率降低一样,明显放缓。当平板电脑频频出现在视野中,传统PC似乎已成为旧爱。在PC市场上,英特尔叱咤风云好多年,而如何才能找到后PC时代的新方向,带领整个产业链获得新的发展驱动力,行业领袖义不容辞。
  在超极本身上,英特尔花了很多的心思,其追求的目标是“超极本的出现开启个人移动计算设备的新纪元。”虽然距离概念诞生仅一年半的时间,超极本已经历了数个阶段的演进,其历程浓缩了PC发展的整体进程。从最初的轻薄理念,到现在PC/平板二合一,“超极本的规范不断演变、不断进步,它在功能和创新方面从未停止过进步和演变的步伐。”
  在推广超极本这一概念的过程中,英特尔所采取的策略也明显不同——自己站到台前,并且与上至零部件生产商,下至苏宁、国美等销售渠道的全产业链通力合作,颇有模范带头人的风范。此外,英特尔还在超极本的营销上下足了功夫,鼓励并发起艺术家、设计师以及演艺人士用超极本实现非同凡响创意的“超极本体验计划”赚足了眼球。
  触控是大卖点
  “数十年来,人机互动的方式是怎么样变化的呢?最初的电脑,没有鼠标,只能键盘输入。随后的人机互动更加友好,进入图形化的交互时代,有键盘、鼠标,包括蓝牙键盘、蓝牙鼠标等输入方式;如今,最人性化的操控方式是触控,PC已经进入了全新触控时代,所触即所想,真正实现了人机合一,变形超极本是真正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科技产品需求的全新设备。”英特尔(中国)品牌与市场策略经理何刚认定触控是新一代超极本最强大的优势。
  何为最佳的触控感受,这是英特尔一直试图定义的。何刚表示,在英特尔的理解中,最佳的触控体验包括颠覆传统的百变造型、毫不妥协的性能,即全功能PC。这不光是简单的软硬件应用,还包括在处理大型的视频、图片或者进行办公编辑时,PC随时满足需求。此外,固态硬盘从响应速度、存储容量和空间方面让超极本比平板电脑具备多种先天优势。
  超极本基于英特尔IA架构,兼容海量软件,同时获得绝大部分外设硬件的支持。由里及表解构超极本,会发现:其视觉计算能力来自于英特尔核心显卡,CPU能够提供强大的视频、音像处理能力,优化后电池续航时间大大延长。这些都是最佳触控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
  就产品形态而言,除了实现触控之外,全新超极本的“变形”方式也多种多样,有屏幕翻转式、旋转式、滑盖式、可插拔式、双屏式等,各个整机厂商自由发挥,纷纷为变形超极本品类提供了创意十足的新作。其中,联想IdeaPad Yoga是最先一批上市的变形超极本,可通过转轴实现屏幕360度旋转,为用户提供笔记本式、平板电脑式、站立式和帐篷式四种使用模式;华硕TAICHI是双屏变形超极本,内外双屏是其一大设计亮点;戴尔XPS Duo 可通过固定在屏幕左右两边的铰链式设计“变形”;而索尼VAIO Duo和东芝Satellite U920T则可通过滑盖方式在超极本和平板电脑模式之间进行转换。这些产品提供了差异化的“变形”策略,一眼看过去,变形超极本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与Windows 8打好配合
  “Windows 8不仅对微软是一个标志性的产品,对整个PC产业也是。”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不能否认,基于英特尔IA架构的硬件和微软Windows软件延续了30年的经典合作,两者可谓天生绝配。在Windows 8时代,这两者的结合诞生了兼顾工作和娱乐的PC/平板二合一新一代超极本。
  要兼顾工作和娱乐,至少要保证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海量的PC软件。现在市场上的PC软件林林总总,总量已达数百万款,而与工作和娱乐密切相关的PC游戏、照片编辑、文件编辑、文件压缩都可以在新一代超级本中得到完美体验;第二,外设兼容性良好,包括扫描仪、打印机等为数众多的硬件设备可以在英特尔IA架构上得到流畅体验和兼容性;第三,企业应用兼容。大型企业,如银行、证券、电子商务,对于架构和软硬件兼容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企业级消费者需要在现有的英特尔架构上能够持续地使用以前使用过的多种软件。英特尔和微软的新结合产物就很好地保证了这三点。
  深化人机交互
  早在2012年10月初,英特尔全球消费渠道事业部技术销售及架构支持总监雷礼士就对外宣布了超极本将融入触控、语音控制、手势控制、人脸识别等人机交互方式。这就是英特尔从底层给超极本的最新驱动力。
  1月7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介绍了第三代智能酷睿处理器家族中的低功耗处理器产品线、第四代智能酷睿处理器(研发代号为“Haswell”)以及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变形超极本。第三代酷睿处理器系列中的低功耗处理器已经发售,其功耗降至7瓦,而2012年9月英特尔所宣布的“第四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家族中,增加新的处理器产品线,其目标设计功耗约为10瓦”,业已成为现实。   施浩德表示:“借助首批专为超极本开发的第四代智能酷睿处理器,英特尔不仅实现了历史上最大幅度的电池效率提升,还为计算设备增加了大量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包括触控、语音、面部识别和手势等。”
  英特尔一款全新可插拔式超极本的参考设计产品(研发代号为“North Cape”)足以说明第四代酷睿处理器家族的威力:其屏幕拔下来就是一部10毫米厚的平板电脑,插上时电池续航最多可达13个小时。
  触控仅仅是开始。英特尔还在超极本上展示了能够依靠手、手指、人脸的自由移动以及语音识别,自然地对物体进行操控的应用。其中演示的一个应用,可用于实现新的沉浸式视频协作和博客体验。所有这些功能的实现,均源于英特尔感知计算软件开发工具包(Intel Perceptual Computing SDK 2013 Beta)。“2013年,英特尔将推出更多超极本和一体机产品,提供语音控制(Dragon Assistant)和面部识别(Fast Access)应用,以避免繁琐的密码操作。”
  在这些体验的召唤下,2013年,对超极本持观望态度的人有多少会成为真实购买者?国美的期待是,新一代超极本出货量占整体销售量的60%。
  移动设备市场攻势凌厉
  2012年12月,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在84岁生日之际接受《Fortune》杂志采访时表示,他的担心是,移动设备市场不断增长,而英特尔在这一市场并不是很强势。
  “不是很强势(Intel hasn't had a very strong position)”是一句很艺术的话。或许这其中暗含着英特尔向来是强势的,也表明了英特尔要在这一领域变得强势的决心。
  在2013 CES召开的前一个周末,英特尔中国的官方微博上冒出了一条“如果英特尔要推出下一代产品,你有什么设想?”的微博。在近百条评论中,消费者发表了各式各样的猜想。而实际上,下一代产品正是在2013 CES上隆重登场的新移动平台。
  比性能还是比功耗,英特尔摆出了“任你比”的姿态。尽管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上,高通的市场份额是48%,而英特尔仅有0.2%。这么悬殊的数字并没有让英特尔却步,在2012年下半年,英特尔表现得很有耐心。
  纠正对增长的忽视
  2006年年中,英特尔以6亿美元现金的价格将其通信与应用处理器部门卖给了Marvell。“该部门主要开发和销售用于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手持设备的芯片。”从当时新闻中的这句描述中可以看出,平板电脑还未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概念,而智能手机处于艰难推进期,掌上电脑则是明日黄花。
  后面的故事无需赘述。但所幸英特尔的做法没有遵循网上段子中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2010年8月末,英特尔与德国芯片制造商英飞凌达成一致,英特尔以14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英飞凌的无线业务部门。这项收购吹响了英特尔再次进军移动设备市场的号角。
  4年时间,6亿美元卖掉而放弃的业务,需要用14亿美元购入而重新开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几年间,智能手机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每年增长率高达40%~50%。这相当于英特尔不仅错过了智能手机的急速膨胀期,还买进卖出大亏了一笔。
  艾瑞咨询师王影向记者表示:“这些情有可原,因为移动互联市场的发展速度确实太快了,它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走了PC互联网几十年走过的路。而且产业链的形态也有显著改变。对于习惯了PC互联网的英特尔来说,这世界变化得太快。”
  当然,世上不会有如果,再去后悔也没什么意义。以英特尔的风格来说,一切不会晚。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咨询师岳婷表示:“目前在移动设备市场上,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其产品形态主要是手机以及智能手机的优化或者说是进化而来,传统手机芯片企业在这些市场会有先发优势。”对于Intel来说,PC市场发展趋缓且竞争优势明显,面对充满潜力的巨大市场,向移动领域发展是其必然选择。传统手机芯片厂商所具备的先发优势是英特尔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2012年的CES上,英特尔 CEO 保罗·欧德宁正式发布凌动Z2460 处理器,至此,英特尔高调宣布进入智能手机领域。
  高通是劲敌
  岳婷进一步指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市场竞争已经不单纯是性能的竞争、终端的竞争或者是服务的竞争,而是整个生态链的竞争。目前来看,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从芯片、终端、OS到应用程序,ARM阵营的生态链发展较为领先。
  ARM阵营的代表厂商就是高通。欧德宁口中的真正的竞争对手也就是高通。高通如何在3G时代收取高额专利费,如何依仗QRD解决方案一跃成为移动设备市场龙头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具备集成度高、功耗低等特点的单芯片解决方案骁龙的成功说明了问题:1月7日,Business Insider的文章显示,2012年美国电信运营商顶级合约机评比冠亚军无一例外属于骁龙阵营:AT&T和Sprint的LG Optimus G、三星Galaxy S III; T-Mobile的三星Galaxy S III、HTC One S;Verizon的摩托罗拉Droid RAZR MAXX HD、Droid RAZR HD。
  英特尔还有多少机会呢?
  “英特尔在芯片制程和工艺上有很大优势,特别是在工艺制程越来越先进的趋势下,设计和制造的协同也更加重要,英特尔多年的IDM模式为其制程和工艺的领先打下基础,也是单纯Fabless所不能超越的优势。这保证了它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地位。”岳婷表示乐观。
  赛迪顾问移动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王武军表示,任何市场上一家独大都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英特尔进军移动设备市场,将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积累和在桌面端的经验积累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随着对移动应用的理解逐渐深入,英特尔将补充短板,产品的适用性会增强。
  需要指出的是,英特尔比ARM起步稍有落后,单纯设备的推出并不能对ARM造成很大影响,但随着英特尔生态链的完善及成熟,与ARM的差距会有所缩小。
  占据制高点
  王武军指出,纵观移动设备市场,要成为巨头,必须完成从底部到顶端的整合,即芯片、整机、OS、应用、开发者社区的整合,而移动设备产业的制高点是“芯片和OS”。英特尔正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英特尔总是青睐CES这一舞台。2013 CES上,英特尔推出研发代号为“Lexington”的一款全新低功耗凌动处理器平台,面向高性价比智能手机细分市场。它包括速度达1.2GHz的英特尔凌动处理器Z2420,以及英特尔XMM6265 HSPA+调制解调器,提供双卡/双待功能。宏碁、Lava International和Safaricom已宣布支持该平台。这款平台被调侃为“莱克星顿的枪声”,或许英特尔的本意就是借它打响智能手机扬威战。
  此外,英特尔在CES上还公布了首款面向平板电脑的22纳米四核凌动系统芯片,研发代号为“Bay Trail”。它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凌动处理器,其计算性能是英特尔当前一代平板电脑产品(凌动Z2760)的两倍以上。据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移动通信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王启斌介绍,针对平板电脑,英特尔有两条产品线提供支持:一是酷睿系列,二是凌动系列。凌动系列更强调便携性,在厚度上可以做到8.5毫米,酷睿系列则提供更强大的性能。目前,三星和宏碁都已经推出了基于凌动处理器的平板电脑。
  在OS方面,由三星推出了搭载英特尔与之合作的Tizen系统的样机,这表明了英特尔和三星要全面参与产业链竞争的决心。各取所需也好,强强联手也罢,至少Tizen有望向安卓发起有力的冲击。“Tizen与安卓一样,都是开源系统,对开发者和用户而言,使用感受不会跨度太大。最重要的是,拥有OS的意义对厂商重大。”王武军认为Tizen会吸引安卓阵营的用户和终端制造商,英特尔和三星的合作是软硬件深度优化的正面典型。
  承认迟到了一点点,但并不放弃,英特尔会在移动设备市场上愈战愈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081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