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传统人格现代化的路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万平 颜玲

  摘 要 现代化是我们现在仍在孜孜以求的未竟事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则是人格的现代化。中国传统人格现代化的路向是:从依附型人格转型到独立型人格,从等级型人格转型到平等型人格,从双重型人格转型到同一型人格,从伦理型人格转型到法律型人格。
  关键词 传统人格 现代化 路向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马格纳雷拉的定义中,现代化指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我国现代化历程始于鸦片战争。在探索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许多有识之士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则是人格的现代化,正如美国学者阿历克萨·英格尔斯所言:“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一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
  1 从依附型人格转型到独立型人格
  在我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多种力量的作用下,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发育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人是直接被巨大的封建纲常伦理制度所压制和湮灭着,人尤其是作为最真实存在的个人的主体性始终没有凸显出来。”因此,在人格方面,大多数国民或多或少地表现为依附型人格,他们只有在各种关系中才能确认自身。陈独秀在《一九一六年》一文中就指出:“君为臣纲,则臣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现代化就是生活的世俗化,具体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经济市场化及价值取向个人本位化。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活更加务实,人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成就。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视角对文明社会以来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作了如下经典的论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从现代化的定义我们可知,现代化是为了获得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特征,而工业社会在时间跨度上正好对应于商品经济社会,因此,从依附型人格转型到独立型人格是传统人格现代化的必然路向。建国之初,人们除了一时还难以摆脱对他人的依附外,又开始普遍地依附于所供职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和农业合作组织;也就是说,在原本存在的人对人的依附之外,又增加了人对单位、集体的依附。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实行,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以及人对单位、组织的依赖关系才获得了转变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即人对资本的依赖关系)的条件。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自主、平等竞争,既呼唤独立人格的出现,也为培养独立人格创造了经济基础。
  2 从等级型人格转型到平等型人格
  何谓等级?《辞海》(1999版)的解释是:“按社会政治地位的高低划分并被法律确认的不同社会集团,普遍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级和阶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阶级按经济地位划分,等级按政治地位划分。”由此看来,等级现象实际上就是政治权利和社会人格的不平等现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国家”的概念是天下、邦国和家庭的统一体。家是国的根基,国是家的扩大。在这种架构中,强调“忠”“孝”立国,倡导“三纲五常”,君与国一体,国与家不分,君主与家长同体,人臣和人子同体,君臣关系与父子同构,忠君与孝父合一。因此,中国传统社会呈现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度为基础,以贵贱有等、长幼有序的等级为格局的特质。这样,中国传统政治就造就了对封建统治者忠诚不二、俯首贴耳、惟命是从的“臣民”或“顺民”,国民的等级型人格也因此形成。
  以现代眼光审视,我国传统人格说尽管在人格平等方面有“人皆可为尧舜”的说法,即从人性善的角度,推演出人都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先天平等性,但更多的则是把所谓的“圣人人格”、“贤人人格”、“君子人格”等赋予神秘的等级色彩。加上封建制度的强化,人格说与等级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人格平等在中国历史上难以立足。在别尊卑明贵贱的礼教统治下,形成了中国人人格的奴隶特征,即忠孝节义式的奴隶道德,轻刑薄赋式的奴隶幸福,歌功颂德式的奴隶文章,拜爵赐第式的奴隶光荣,丰碑牌坊式的奴隶纪念物,个人独立平等的人格则消灭无存。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强调公平竞争,人格平等,蔑视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平等,就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样的权利,受到公平的对待,不受任何歧视。罗伯特·达尔所言:“个人的生命、自由和幸福,比别人的生命、自由和幸福,内在地既不优越,也不低劣,因而,我们认为,我们对待每个人,应该把他们当作在生命、自由、幸福和其他一些基本物品和利益方面拥有同样要求的人来看待。”只有具有平等型人格特征的人,才会真正做到这一点。
  3 从双重型人格转型到同一型人格
  我国传统文化的重心是儒家文化。儒家关于社会理想、政治理想、人格理想的设计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整合作用是巨大的,对于中国历史的正面影响也是巨大的。然而,儒家对人格理想的设计也带有巨大的虚拟性。西方自柏拉图以后,尤其是从笛卡尔到黑格尔,总是把真理归结为“在场”,认为凡不符合逻辑概念的东西或不可能出现在感性直观中的东西,就不是真的。这就是所谓的现实性。儒家的人格设计恰恰缺少这种现实性,使得儒家的人格理想难以成为广大民众的真正操守。这种脱离现实的虚拟设计,必然会产生“真的假”和“假的真”,造成双重人格的形成。   以儒家的“义利之辩”为例。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发展到宋代,“存天理,灭人欲”,则把人对“利”的正当欲求消灭夷尽。然而,“‘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儒家的人格设计中因为缺少对“利”的正确规划,所以,“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贪”成了诸多封建士大夫的实际选择。历史上的官场是知识分子云集之处,也是唯利主义最发达之地。这正是典型的双重人格的表现。
  与双重人格相反的是同一型人格。属于同一型人格的人,对一定社会的价值理想怀有真诚、明确和坚定的信仰,其内心世界与外显行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达到高度的统一。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同一型人格。现代社会是实行商品经济的社会,从经济学角度讲,要达到商品交易中的最佳效应——实现交易主体之间的“双赢”,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信用机制,确保交易各方始终遵约守信。因此,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商品价值中的核心价值。恪守信用是现代社会中企业和个人获得社会和市场承认的入场券,也是做人和做企业最基本的生存理念之一。所以在商品经济时代,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诚信教育,尽快建立起维护和保障诚信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着力培养和不断提升国人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和健康人格。
  4 从伦理型人格转型到法律型人格
  以儒学为重心的传统文化从家族伦理中推衍出国家政治秩序,“国”不但与“家”紧密相联,且被看作是“家”的扩大。从“男女有别”生出“夫妇有义”;从“夫妇有义” 生出“父子有亲”,从“父子有亲” 生出“君臣有正”。所以我国传统社会是与伦理重叠在一起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这种重叠的反映。伦理与社会结合,如果伦理能有效运作,社会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安定的目的。然而,在伦理式社会,治国之道与治家之方等同,维系伦理关系的“情”成为处理国家、社会一切事务的最高准则,凡事不以理为准,而是以情为准,“理”在“情”中,“国法不外人情”,普遍的法律准则在这种社会里不发生作用,或者是能发生作用但受到“情”极大的制约。在这种土壤中成长的国民也因此成为具有明显的伦理型人格特征。
  从伦理型人格到法制型人格的转型,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伦理型人格以伦理道德为支点。具有伦理型人格特征的人,不是“我”,而是“皇帝的臣民”,是“我父亲的儿子”,根本不具有独立、平等意识。然而,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是具有独立、平等意识的现代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市场经济,而人格平等独立的契约精神则是市场经济的先决条件。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能依附,只能“契约”(在现代社会“契约”大都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契约精神、契约性道德正是近代启蒙思潮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人们彼此之间形成了普遍的经济交往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因为法律的约束而普遍表现为法律关系,法律成为调节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手段,所以现代社会都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是法律对人的平等权的赋予,也是法律对人必须具有平等意识的要求,因此,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的进程,也是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的进程。人们的法制观念通过人格表现出来,从而使人格具备法制特征。具有法制型人格特征的主体,会自觉地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善于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严格遵循司法程序办事,这正是现代法制社会所要求的。
  本文得到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QN201201
  参考文献
  [1] 威廉·A·哈维兰著.当代人类学[M].王铭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75.
  [2]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265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