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气象保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是一项复杂工程,只有认真处理好复杂天气作业与飞行安全的关系,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结合多年气象保障的经验,对人工增雨作业的复杂天气气象保障做出以下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复杂天气 飞行安全
  呼风唤雨曾经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这一梦想已变成了现实,人工增雨便是其中一种实用的方式。炎热的夏天,一场大雨滂沱而至,温度下降,空气湿润又凉爽,该是如何的惬意!同理,冬季里人工增雪即可以水土保湿,又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细菌的产生,还可以给人们带来雪中的情趣。所以说人工增雨必然成为现代发展的趋势。
  我国的人工增雨始于1958年。当时吉林省等地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旱,国家和吉林省的有关科学家们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第一次飞机人工增雨试验,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便有组织地开展起来。现在,我国已经在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了这项工作 。
  目前我国人工增雨常用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以高炮和火箭为主的地面作业;二是以在地面布置AgI燃烧炉为手段;三是飞机催化作业。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需在云中飞行,喷射催化物质,才能改变云的微物理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形成降水,增大降水量。但是复杂天气与飞行安全又是一对矛盾,处理好复杂天气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与飞行安全,是确保成功实施人工增雨的前提,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利用各种探测手段,联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影响增雨作业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云中积冰、雷暴和降水造成的低能见度。
  1、云中积冰。层云和层积云是空气波状运动和湍流混合而形成,云中含水量和水滴比积云和积雨云小,但比高积云和高层云大,含水量分布由云底向上增大。因此,云中积冰强度比积状云小,通常为弱积冰或中积冰。雨层云和高层云中,含水量和水滴比积状云小,所以云中积冰一般不强。但在锋线附近的雨层云下部飞行,或在冬雨和毛毛雨中飞行时,会出现强积冰。另外降水中的过冷水滴会造成飞机积冰,在有过冷雨滴(温度在0℃以下的尚未冻结的雨滴或毛毛雨滴)的降水区中飞行,雨滴打在飞机上,会立即产生积冰,因为雨滴比云滴大的多,所以积冰强度也大。冬春季空中零度层平均高度在2000米,任务实施前,首先利用最近时刻探空资料,判断零度层高度、航线云顶高度,再根据飞行速度、动力增温值判断飞行高度有无积冰及积冰强度,有除冰装置的中小型运输机,轻度积冰的飞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在规避积冰时,由于飞机经过改装,升限有限,应建议向下调整飞行高度,迅速进入零度层以下飞行。
  2、积雨云、浓积云和雷暴天气。冬春季复杂作业还需考虑积雨云、浓积云和雷暴天气,飞行前及飞行中,应组织沿航线有关机场气象雷达开机,连续密切关注不稳定回波的发展变化,机组根据机载雷达回波情况,只可绕飞,不可爬高或进入积雨云、浓积云。
  3、降水造成的低能见度。降水可使能见度减小,降水使能见度减小的程度与降水的种类、降水强度和飞行速度有关。降小雨或中雨时,地面能见度一般大于2公里,但在雨中飞行,速度很大时,空中能见度会降到1~2公里以下;在大雨中飞行时,空中能见度只有几十米。降水越大,对能见度影响越大,特别是在飞机起飞着落时,大降水会影响飞行员的准确判断,再降雪区中飞行,能见度比降雨区中更差。任务实施前,气象部门应安排有关起、备降场加密观测,组织定时或不定时观测,遇有能见度迅速转差,应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实况,能见度降至起飞着陆最低标准以下时,应指挥飞机去符合条件的备降场着陆,不可试降。
  二、做好与飞行员的协同,制定好保障计划
  飞机人工增雨任务实施前,应考虑到播撒催化剂后,天气变化对飞行的影响,应与飞行人员一起研究特情处置方法,提供可靠备降场。飞行中要注意收听天气报告,掌握好飞行动态,必要时利用天气雷达连续监视天气变化。再次起飞时,应注意到前次作业对天气的影响。为保证安全,可建议多选取几个备降机场。飞行结束后,应及时收集降水情况,分析人工增雨效果,总结保障经验。
  总结: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国旱情十分严重,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对我们来说越来越重要了。所以我们要认真处理好有利天气形势与有效增雨,飞行作业区与降水落区、复杂天气与作业飞行安全的关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786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