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90后大学生的面子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艳

   【摘 要】面子是动态变化的。本文主要探析90后大学生的面子观。他们因为受到传统“礼”文化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重视维护积极面子。他们也接触到西方文化,尤其是个人主义,也强调消极面子的需求。
  【关键词】90后大学生;面子;礼貌策略
   面子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中,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负载于文化基础之上。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的面子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西方文化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90后中国大学生接触更多的西方文化,也深受其影响。他们的面子观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着重探讨90后中国大学生的面子观。
  1 面子及礼貌策略
  面子具有普遍使用性和社会性,只有在社会交际中才涉及到面子观。面子是动态的,随着情境而变化。根据Brown & Levinson,面子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他们指出面子具有双层性,即“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1]。前者指别人的赞同、喜爱、和认可,这是社会赋予个人的;后者指自主的自由,个人不希望自己的行为受别人的干涉和阻碍,它强调交际参与者的个性。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采取恰当的礼貌策略尽可能地避免威胁对方的面子。中国文化中的礼貌兼有“礼”和“德”的内涵;而西方文化的礼貌是作为达到目的的一种策略性手段[2]。
  传统的中国重视维护交际对方的积极面子。“贬己尊人”是传统中国礼貌的核心。当谈及交际对方的事情时,中国人常附和其所言,即使是言不由衷的,以此保全对方的积极面子;当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恭维时,中国人往往会表示谦逊。西方则侧重于维护交际对方的消极面子。“隐私”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等。比如,大多时候,在中国,几个朋友来家作客,主人为了显示礼貌和维护客人的积极面子,常常会不停地劝客人“多吃一点”;而在美国,主人通常认为客人有选择吃多少的权利,为了满足客人的消极面子,在吃饭时通常只对客人说,“Help yourself!”。
  2 90后大学生的面子观的实证研究
  随着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90后的中国大学生一方面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又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承载着文化内涵的大学生的面子观发生了变化。面子在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成功交际,大学生应该对面子有相当的敏感性。笔者对90后的面子观进行了实证研究。
  2.1 研究对象
  笔者将受试群体分为二组。第一组以商丘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50名大二学生作为被试;第二组以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50名大四学生作为被试。受试者都是90年代后出生的大学生,受过良好教育并处于一定文化交流环境中,尤其是第二组受试者,有着更多的机会接触西方文化。
  2.2 调查问卷
  笔者通过电子邮箱向受试者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施测,尝试着研究当代大学生的面子观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调查问卷包括五道选择题:
  (1)当别人赞扬您时,您是贬低自己,表示否定;还是欣然接受,表示感谢?
  (2)当您想要表达不同意见时,是选择委婉含蓄的方式还是坦率明言?
  (3)您的面子问题是否影响到与您相关的群体,比如说家庭?
  (4)在公开场合,对于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您是选择“姓加称谓”还是直呼其名?
  (5)您是否介意别人询问你的隐私,比如父母的相关信息?
  2.3 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是:对于第一题,第一组受试者(以下简称一组)中20人贬低自己,30人欣然接受;第二组受试者(以下简称二组)中16人贬低自己,34人欣然接受。第二题,一组中26人委婉含蓄,24人坦率明言;二组中22人委婉含蓄,28人坦率明言。第三题,一组中43人表示有影响,7人表示无影响;二组中39人表示有影响,11人表示无影响。第四题,一组和二祖的50人都是“姓加称谓”。第五题,一组中18人表示不介意,32人表示介意;二组中14人表示不介意,36人表示介意。
  3 影响90后大学生的面子观的因素
  上面调查的数据显示,一方面,90后大学生的面子观中存在着传统的因素。比如他们仍然使用敬语称呼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大多数人认为面子不只是个人的问题,会影响到家人。而另一方面,他们多半会欣然接受别人的赞扬而不是谦虚的否定;勇于直率地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这部分主要分析影响90后大学生面子观的因素。
  3.1 传统文化“礼”的影响
  “礼”文化是中国典型的传统文化,制约着人们的日常言语行为。“礼”的主要功能在于使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等级制度下和谐共处。“礼”文化的核心思想是“贬己尊人”。由“礼”演变而来的“礼貌”主要指人们言行举止表现出的谦虚和尊敬。它有助于保持人际关系的融洽,促进人际合作。它重视赋予他人尊重,以此支持交际对象的积极面子。所以90后的大学生从小就可能深受父母或者老师传授的“礼”文化的影响,往往在日常交流中会使用敬称对长辈或者社会地位高的人表示礼貌的敬意,维护他们的积极面子。
  3.2 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的文明化是以农业为根基的。农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纽带,群体关系愈来愈密切。这种社会历史背景衍生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它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群体对人的约束力,不赞成突出个人和个性。中国人倾向于以集体为中心,优先考虑集体利益,甚至贬抑自己来突出集体。
  在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面子不仅仅为个人所有。个人是否有面子以及有多大的面子会影响到与该个体有社会人际关系(尤其是血缘关系)的其他个体。比如,某学生高考被录入某知名重点大学,那么他的老师、父母都会觉得有面子。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在待人处世时会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面子的连带影响。同时,有的大学生在向人求助的时候,善于借助自己人际关系中德高望重者的积极面子,以此提升自己的积极面子。比如,大学生考研寻求报考院校导师同意时,可能会搬出曾经传授给自己知识的某著名教授。这样对方有可能看在这位教授的面子上同意报考请求。
  3.3 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西方社会较快进入工业化,较早地以私有制为基础,人口流动性大,不易形成稳定的群体纽带关系。此外,在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基督教义鼓励人们突出自我,重视自我。因此,西方推崇个人主义,突出个人,强调个性,自主选择言谈举止并为之负责,尊重个人的独立、情绪、愿望和隐私。它赞成人们在社会交际中流露真实情感,坦率明言,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西方人的面子观倾向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扩大了跨文化交流,西方个(下转第325页)(上接第147页)人主义价值观冲击着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尤其是90后大学生。因为90后大学生有更多的时机接触西方文化,而且大学生敢于也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思维活跃,渴望被赞许和鼓励。他们更多地看重个人的能力和成就,期望自己的价值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他们渴求个人空间,追求自主独立,重视个人隐私。他们对自己的消极面子有了更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桔.中西方面子观差异及成因初探[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4(4):56-58.
  [2]车云芳,郑娟.中西方面子观差异及维护面子方略[J].管理论丛与技术研究专刊,2009:147-149.
  [责任编辑:薛俊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6522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