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情景教学的运用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254-01
  思想政治课历来难上,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讲,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让政治课机械而单调,学生基本处于满堂灌的被动学习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必将造成心理上的厌倦情绪,教学质量无法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这种局面,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呢?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是一个好方法。那么,怎样在政治课中运用情景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从情境教学的运用来看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新知导入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主动性
  德国著名教育家拉伊指出,教学中,要强调驱力、兴趣和注意。在儿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会引发新的驱力、兴趣和注意。因此,要使教学成功,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引导儿童的兴趣和注意。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头,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那就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调。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动机,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例如初二法律常识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导入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品《买衣风波》:星期天,小华和小明一对好朋友(中学生)去买衣服,看到一知名名牌专卖店写着“全场3折,售完为止”,便兴高采烈走进去,问店主:“请推荐一些新款适合我的衣服?”店主一看她俩是学生模样,便说:“你们自己看,都是新的,没什么可介绍的。”小华和小明试了好几套衣服,但都觉得不满意,决定不买了。店主拦住她俩并凶狠地说:“穷学生,不买,试什么,没有钱就别上街,真是吃饱撑的”,小华一听顿觉自己尊心受到伤害,便说:“谁买不起”,于是气冲冲,买了一件衣服(标价360元)到收银台付款,小姐说:“360元”,小华争辩说:指着招牌,不是3折吗,120元钱吗?店主说:“那是指旧款,这是新款”。小华不想买了,店主说:“第一桩生意,说买就得买,这是生意规矩”,小华极不情愿买下了衣服。请你做小小律师:小华和小明的哪些权益受到了侵害?他们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小品演出的过程中,同学们已经为小明小华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感到义愤填膺,有同学已经忍不住提出店员这样做是违法的,搜身行为侵犯了人身权利等。可是问题一出,同学们又知之甚少或是知之不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样通过把学生不知到已知、浅知到深知之类的需要创设到到一个生活化的小品情境中,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顺利导入了新课学习。
  二、在新知探究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情中悟理,强化感受性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它首先是一个具体的自然环境或是社会环境。他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作用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设计特定的情境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积极磋商是促进建构性学习的两个主要途径。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性、传染性是情感的重要特征。中学生的道德感正处于形象性道德感向伦理性道德发展的过渡阶段,其道德感的产生和发展还不能完全摆脱具体情境的作用,因而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椐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特定情境,形成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引起学习欲望和相应的道德情感。
  如,在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时候,播放录像资料: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讲话、关于香港回归的中英艰苦卓绝的谈判、《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零时英国国旗降下时英国官方的表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起时那种激动人心的壮观场景。使学生了解了一国两制的产生的背景及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思想上感受到了祖国正日益强盛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就使得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刻变得非常生动具体,同学们觉得学习思想政治很有趣,因而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具体在设置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参与,让学生想象情境中的人和事,并站在情境中人物的位置上体验其情感,品味情境中包含的情、理、趣、韵等多种信息,并互相交流彼此的真实感受、想法,引导学生产生与教学内容要求相适应的共鸣情感反应,即感动的、移情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设疑置问,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催化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曲径通幽,觉悟内化。
  三、在新知的实践上,创设情境,提供道德决策经验。着眼学生发展性
  “道德的发展是一个通过广泛的经验得以成长的过程,它不是一种直接学习或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提供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作出决策的经验”,并“建立一种可以促进正常道德发展的情境”。
  这个阶段的情境创设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情境中蕴涵的情和理进行抽象、概括和论证,使学生对该类道德现象与问题情境及其处理原则、方法和指导思想产生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使之升华成为学生人格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
  例如讲述初三课文“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介绍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录像,紧接着向同学们展示一组拍摄自社会上、学校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的照片。当看到录像中北方地区有些城市生活用水要分时段供应,有些山区、农村居民饮用的是变质的水、红黄色的泥水时,同学们受到的触动还是很大的,对比周围有些人浪费水的现象,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浪费水的行为的谴责,有的反省了自己平时做的不够的地方。进而我提出要求同学们分组共同拟定节水倡议、节电建议。达成了较好的知行统一的效果。
  又如在讲述初三“艰苦奋斗精神”这一课中,分析“今天,我们该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我设置了这样一组情境:
  情境一、一些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球鞋也要穿名牌,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学生间攀比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情境二、有的同学学习上碰到难题时,懒得自己动脑筋思考,动辄请教老师,或者问同学答案。
  以上,主要是对情景教学在不同教学环节的运用作了一个小结。情境教学的运用中,情境设计很重要。要多创设能激起欲望,使学生想探究的“情趣化”的情境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能探究的“生活化”的情境。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在教学中营造亲和的心理氛围,启发学生潜意识和情感,诱发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并把教学中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感性认识活动与理性认识活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情境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它的运用,给思想政治课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培养正确的道德观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设置有效的情境是情境教学的关键,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就能得到进一步激发,思想政治课就能在学生心中真正的"活"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67175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