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总结了甘肃省抗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为干旱地区造林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干旱地区;抗旱造林
  近年来甘肃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防护林等7大工程造林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抗旱造林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经验,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撑。
  1.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1.1适地适树
  在生物界,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规律,“适地适树”就是这一规律在造林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针对造林地的实际情况,土壤水分缺乏是限制造林成活与否的限制因素。由于不同的立地条件水分含量不同,科学区划立地类型,选择不同的造林树种,做到乔、灌结合,针、阔并重,以乡土树种为主,经济树种与生态树种合理搭配。立地条件差的以侧柏、刺槐等耐干旱树种为主;立地条件较好的可适当发展一些经济树种,使该树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选择适宜当前及今后发展的侧柏、刺槐、花椒、油松、山桃、杨树、柳树等树种为主要栽植树种推广栽植,彻底改变传统的不划分立地类型、不搞混交和树种搭配、造林地“一刀切”、不讲质量,千篇一律栽植同一种树种或只栽一两个树种的选择方法。
  1.2容器苗造林
  在干旱瘠薄的浅山区,受侵蚀的沟坡、梁峁等条件差,常规树种难以成活的地带采用油松、侧柏容器苗造林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改革,栽植时撕破容器袋底,或去掉容器底,保持土坨完整,入穴深度以超过容器袋口1~2 cm为宜,侧方用土压实,并覆盖1层细土,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一般侧柏高44%,油松高22%,油松、侧柏容器苗造林无缓苗期,成活保存率高,造林初期生长快,效果十分明显,容器苗已完全替代其裸根苗造林。
  1.3覆膜造林
  覆膜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湿度,形成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的 小气候。近2年来,通过对比试验发现,覆膜造林比不覆膜造林成活率可提高15%~20%,新梢和地茎的高、粗生长,比不覆膜造林提高1.6倍和0.8倍。
  覆膜方法:先把膜的一边向中心剪一道缝,栽时把穴(树坑)整成浅锅底形,穴边缘略低于地面。栽后盖上地膜,使苗木地茎通过膜中心,用土把膜四周和划破的缝压实,覆土宽及厚约4 cm,苗木根茎与地膜之间覆土略厚,约有6 cm,做到覆膜无空隙、无透气孔,形成一个倒伞形,可使雨水尽快地渗入土壤中,增加土壤温度,防止蒸发,减少杂草丛生。如果苗木根茎处覆土过薄,土壤表面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热气集中顺着苗木根茎蒸发而出,会直接灼伤针叶树小苗的根茎部输导组织和形成组织,致使幼苗茎部形成环状腐烂枯死。如果造林前先浇1次水,栽植后再浇1次水,然后覆膜,成活率更高,一般可达100%。
  1.4截干造林
  由于春季多风干旱,气温偏低,大多数造林苗木梢部木质化程度低,所以栽后地上部分失水较多,加之苗木根系受到一定损失,以及风吹摆苗木使土壤透风,根系一时难以恢复,水分供应不足,地上部分蒸腾量大,导致水分代谢不平衡,致使苗木枯萎死亡。因此,生产中应大力提倡截干造林的方法,减少树木地上部分蒸腾,促进地下侧根生长,从而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经济林树种一般不截干,而是定干,针叶树一般不截干,尤其是油松,如果截干,则破坏生长点,导致苗木无法生长。截干高度一般不超过10~15 cm。
  截干造林应注意事项:一是截干时不要使苗木茎干破裂扯起茎皮,以免影响发芽生长;二是截干时要把露在地面上的茎干培土堆留出2~3 cm,以免风干,一直等到幼苗顶出土时再扒开土堆,也可常年不去土堆,既可闷芽,又可防止兔啃。
  1.5栽前浸根
  裸根幼苗的根系细弱,起苗后很容易干枯死亡。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选用良种壮苗,可选用一、二级合格苗木,其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其次,尽量采用随起苗随栽植的方法,减少苗木根系水分的蒸发,缩短起苗到栽植之间的时间。对经过假植、长途运输的苗木,在造林前1d浸水24 h,若失水较重,可延长浸水时间2~3 d,能有效补充苗木失去的水分,增强苗木的抗旱能力。
  1.6抚育管理
  常言道:“三分栽,七分管”,在苗木栽植后到成活,还需要一个缓苗期,从地下生根到地上部分加速生长直至成林,对水分、养分需求较大,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维修集水坑穴、修枝抹芽、施肥灌溉等抚育措施,以免除杂草侵害,改善土壤结构和蓄水保墒条件,促进植株成活和生长,通过幼林抚育,幼苗成活率可提高10.7%,年生长量可提高13.8%。
  2.成效分析
  2.1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
  几年来,通过采用以上抗旱造林技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工程、不同树种、不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抗旱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2.2促进林木生长
  抗旱造林不仅提高了成活保存率,而且促进幼树生长,在苗高、地径、主根长、根茎比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平均生长量要高出1倍以上。其缓苗快,能迅速适应造林地环境,幼树早期生长迅速,幼林郁闭也能提早1~3年。
  2.3降低造林成本
  采用抗旱造林技术降低造林成本主要体现在造林成效上,开始造林时,抗旱技术要增加造林成本20%~30%,但高出部分通过提高造林成活率,使单位面积林木省去了反复补植、重造成本,从而使造林成本大大降低,一般来说,可以节约2~3倍的造林费用,而且造林地条件越差,效果越明显。
  3.小结
  (1)由于生态比较脆弱、气候异常、连年干旱,特别是春季干旱缺水,虽然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积极研究探索,在造林中采取一系列抗旱造林技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干旱问题仍然是困绕林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仍然需要继续研究推广新的抗旱造林技术,确保造林实效。
  (2)当前,基层林业技术人员较少、任务重,深入基层宣传林业生产技术的机会较少,群众缺乏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自觉性,使很多适用、实际、实效的抗旱造林技术难以全面推广。
  (3)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一项公益事业,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通过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林木生长量等方式,彻底改变林业生态效益的滞后性、间接性、公益性。在工程造林施工中,扩大抗旱造林规模,提高科技应用含量,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抗旱造林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如果能够在今后的林业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所以采用科学的抗旱造林技术,有助于林业生态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祁生文.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配套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9):6-8.
  [2] 孙丽昕.秋季造林应推广根苗抗旱造林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S2):274-2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7019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