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书院”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忠杰

  摘 要 在中国教育史上,书院作为官学的有益补充,其独特的教学思想,在私学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书院的教学思想体系,发现书院提倡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强调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等。这些优秀的教学思想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雅典学派 中国书院 教学思想 对比研究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5.001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college as a useful supplement to the official school, its unique teaching ideas, in the private school educ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cademy teaching ideology. It is found that the Academy advocate individualized and heuristic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emphasis on democracy, equality,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o on. These excellent teaching ideas have a positiv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dvance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School of Athens; Chinese Academy; education thought; comparison research; education reform
  0 引言
  书院是一种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一般认为,书院起源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时期,在清代得到普及,为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适(1924)认为书院在中国教育上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内的最高学府和思想渊源都与书院密切相关。他在《书院的教育》一文中充分肯定了书院教育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育制度”,是“中国一千年来逐渐演化出来的一种高等教育制度”(1925)。
  近年来,“孔子学院”、“复兴书院”等教育思潮促使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再次审视传统,从传统教育思想中吸取营养,思考古代书院教育教学思想的独创性,对当下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予以思想和理论指导。
  1 中国书院教育思想探微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书院从不同方面丰富了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容。譬如,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辩。书院保持了中国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并大大并拓展了她的内涵。除了自由听课、自由讲学、学制灵活等特点外,书院鼓励百家争鸣,创立颇具特色的会讲和讲会制度,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很好地结合,而且书院注重人格教育,并确立了一套高效的管理制度。
  1.1 书院注重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和自主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书院往往以学生自学为主。古代书院常常邀请大师登坛讲学,这种讲学形式类似于现代高等教育中的专题讲座。书院大师在讲课时提纲挈领,由生徒自行体会。书院的学习内容很有弹性,一般是根据生徒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程的进度,而不是强制执行,也不死逼硬灌。对于质疑问难,不是要求千篇一律,而是根据生徒钻研和领会的程度来进行。书院解疑的方式是因材施教、不拘一格的。学生如果有疑难问题,或通过质疑问难,抑或人室请益,而教师仅仅给予适当点拨,主要还是靠生徒自学领悟。有时又是通过师徒反复论辩。书院大师十分注重提高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这同当时一般学校盛行的由先生讲、学生听、生硬呆板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进步了很多。正如胡适(1924)所言,书院真正的精神惟自修与研究。
  1.2 书院注重讨论式教学和提问式教学
  书院教学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宋代胡瑗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惑由他加以指正。有时他会指定某些学生发表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以便大家展开辩论。学生通过各抒己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统一认识(张惠芳,金忠明:285)。采用辩论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加深理解,长进学问。克服了由教师讲述,学生被动听讲所带来的诸多弊端。这种教学方式对后来书院的教学有一定的影响(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350)。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的为学之序,清楚逻辑地阐明了为学中的学、问、思、辨、行之间的辩证关系。明代教育家王阳明在教学中主张讨论的形式多样化,认为学问之益“莫大于朋友切磋聚会”。他要求讨论者各抒己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可怀“鄙薄之心”,而应“委屈谦下,宽以居之”。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师生互动。他在讲学中经常用到讨论辩难。在这过程中他要求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先儒之所未廓”,从而使学生能够“深思穷源,申之以己意”(孙培青:269)。   在这种为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大大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提问能力、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
  1.3 书院提倡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书院的考查制度称为考课,用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从而更好地调整和改进教学,同时也是对书院学生的鞭策和鼓励。书院的考课分为两种:官课和师课。官课由地方官员出题、主持和评阅。成绩优异的生徒一般都会得到奖赏。而师课则由书院山长(院长)主持并评阅。各书院每年官课和师课的次数往往依据自身情况而定,而且每课的额定及奖金是不同得。书院往往都有一套自己的考课方法,并在书院的日常教学中严格贯彻执行。书院的考课方式有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种。清代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实行开卷考试的典型代表。在考试中或“各听搜讨书传条对,以观其识。不用扃试糊名等法”;或 “发出题目,即行刊刷,粘帖学海堂及各学长寓所,随便分给,俾远近周知”。该两书院的考课方式适应了考据学研究的需要,也符合文学课程教学和创作的普遍规律(宋巧燕,2008)。 有的书院将考课的课艺刊印成论文集,相当于现在的发行学报,从而使学术得以公开(章柳泉:104)。书院这种实行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1.4 书院提倡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书院中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这在当时的官学中是十分罕见的。书院教师对学生关怀备至,尽其所能传道、授业、解惑。书院教师的尊严不是靠压制和惩罚建立起来的,而主要是靠教师的德行、学问和表率建立起来的。书院的学生以与老师交流为荣,他们常年追随老师左右,不但学习知识, 还要处处仿效老师的榜样来学习做人。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东林书院:师生共同讲论学业,评论时政和人物,在这些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而当书院受到禁毁、师生遭受迫害时,他们注重道义,同生死,共患难,表现出了崇高的人格和气节。在书院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对老师的理论进行质疑,而老师和学生可以自由进行辩论、讨论、说理,从而对老师的理论进行完善并推广。古代书院这种敬业爱生、尊师重道、平等民主的精神可在今日的学校教育中广泛继承和发扬。
  2 对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胡适指出,“一千年演进出来的书院制度,因为他注重自修而不注重讲授,因为他提倡自动的研究而不是被动的注射,真有他独到的精神,可以培养成一种有价值的教育制度”(胡适,1925)。陈平原在《大学之道:传统书院与二十世纪中国高等教育》(1999)认为可以从古代书院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借鉴。比如,私立大学、研究院及民间学会对于中国学术思想多元化的贡献;通识教育、全人格教育、以及打破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强调自学为主、独立思考;注重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沟通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和实践,对当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诸多借鉴之用。
  2.1 改变教师角色,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美国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真正的学习是学生基于教师指导下的探索,而不是知识的传递”(“True learning is based on discovery guided by mentoring rather than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Boyer, 1998)。这个观点反映了美国教育的基本哲学思想:强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索,重新发现。从已有知识来发现未知,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知识发展的历程。基于这种认识,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现代建构主义思想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作为知识加工的主体,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何克抗,1998)。而书院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了这些思想,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但更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基于这些观点,在大学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学科本位”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个人本位”的思想。树立“以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目标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以多元化教学活动为载体”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设计上,都要体现出这种理念。
  2.2 营造百家争鸣,兼容并包的教学环境和学术研究氛围
  书院独特的会讲制度与讲会制度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书院实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之间进行会讲,开展争辩(毛礼锐:80-82)。书院会讲主要是一种师生之间相互讨论、自由切磋和启发的教学方法。会讲主张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强调启发和互相争辩的意义,从而使得学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一般认为,书院讲会制度起源于南宋,一直持续到清代。这种教学方式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为目的,讲求平等论学。一方面使得生徒可以广泛吸取各门各派的学术观点,另一方面又可使争论双方能够取长补短,各取所需。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会讲制度逐渐融入到讲会制度之中。而讲会制度开始是一种传播和交流学术观点的独特的讲学方式,而后来就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具有严格制度的学术集会。在自由听讲方面,书院不但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老师入学,而且欢迎不同层次的人士自由参加各种讲会活动。这种做法一方面有利于学术的交流,而另一方面使得书院的学术讨论能够延伸到社会各界,从而形成一种大众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这些制度和做法对于树立书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拓展书院的教育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朱邦芬(2011)指出,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第一步,是对通常公认的结论的质疑和思考。不加批判地接受书本、专家和权威的意见或论断,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弱点。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专家的观点和思想,实际上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批判性思维是我们做学问、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出发点。批判性思维不是对现存的一切知识的全面否定,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扬弃”。对于某些知识和论断,如果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思考后认为是正确的,就接受。并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予以定位;而如果怀疑某些论断的正确性,就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如果研究后发现确实不对就予以否定,或者将其暂时搁置下来,保留疑问以待将来进一步研究。   当代大学教育要大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把培养批判性思维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譬如教育教学、评价考核、社会实践、学术研究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主阵地。
  3 结语
  书院教育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瑰宝,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具有独特的意义。本文通过探讨中国书院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发现,书院强调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提倡讨论式和对话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等。对于中国教育者来说,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许多优秀思想在当代仍有极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我们要善于从中挖掘,结合当下国际国内教育语境,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C],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1998. http://notes.cc.sunysb.edu/Pres/boyer.nsf.
  [2] 陈平原.大学之道:传统书院与二十世纪中国高等教育[J].岭南学报,1999(1).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4):17-18.
  [4] 胡适.书院的教育(约1925年),见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5册[M],合肥:黄山书社,476-478.
  [5] 胡适.书院制史略[J].东方杂志,1924.21(3).
  [6] 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80-82.
  [7] 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79:350.
  [8] 宋巧燕.清代书院文学教育制度述论――以诂经精舍、学海堂为考察对象[J].学术研究,2008(7):145-149,160.
  [9]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9.
  [10] 章柳泉.中国书院史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04.
  [11] 张惠芳,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85.
  [12] 朱邦芬.关于培养杰出人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8):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7410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