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水稻病虫害的适期防治与生物农药的实践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秀婵 吴丽霞

  [摘 要]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一直都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利用对病虫害的测报以及控制,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虽然农药防治工作能够更好的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控制,并且控制的效果较佳,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影响环境保护的问题。此时,需要生物农药的应用,保证可以更好的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预防,减少水稻作物中的农药残留,保证能够更好的提升生物农药使用效率。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适期防治 生物农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42-02
  在利用生物农药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病虫害的总体防治工作,能够更好的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摒弃传统农药,重视生物农药推广应用,提升水稻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减少农药残留的基础上,对水稻产量进行提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1 水稻病虫害的测报
  1.1 稻瘟病
  1.1.1 系统调查:
  苗叶瘟:选田2块,3叶后至移栽前,每5天调查1次,每田定5个点,每点20株。大田期叶瘟调查,移栽后,选田2块,每2天调查1天,每田调查10丛,记载病株率、病叶率,至出穗后结束。
  穗瘟:调查叶瘟田,从破口始穗后,每块田选5点,每点100穗,每3天记载1次穗瘟发瘟率和病情指数。
  1.1.2 大田普查:在当地选有代表性的田块30块以上,在秧田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各查1次,蜡熟期调查穗瘟发病情况。
  1.2 水稻纹枯病
  1.2.1 系统调查:选2块田,从分蘖期开始,每5天调查1次,采用平行跳跃式样法,每块田观察100丛,观察始病期、田间开始发病后,每块田选定2点,每点25丛,每块田共50丛,每5天调查1次病丛数和病班级别,至病情稳定结束。
  1.2.2 大田普查:在当地选30块采用双行有线取样法,每块田取10点,每点5丛,调查病丛数和病班级别。
  1.3 白叶枯病的调查方法
  勐海县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水稻中后期。调查主要以移栽大田为主,选择合适的田块,每5天调查一次,每一田块选择10丛进行调查,调查总叶数和发病叶数计算和水稻的病丛率、病株率和病叶率。
  1.4 稻飞虱调查方法
  1.4.1 灯光诱测,用200W白炽灯,测报灯安装应紧靠稻田,开灯时间从3月开始,10月结束,逐日将诱得的成虫计数。
  1.4.2 本田调查:调查时间,水稻栽插后,自测灯下出现第一次高峰后开始,至水稻黄熟期结束。调查方法、选品种、生育期和长势有代表性的田3―5块,采用平行双行跳跃式取样,每点2丛,每块田取样丛数根据各个时期的虫口密度而定,5天调查1次。
  1.5 稻纵卷叶螟调查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类型田各1―2块,采用双行平行跳跃式取样。
  1.5.1 卵量普查:每块田查10丛,调查叶片有效卵、寄生卵。
  1.5.2 幼虫发生程度普查,采用大田巡视目测法,目测稻株顶部3片叶的卷叶率,并以此确定幼虫发生级别,记录各级别所占田块数及比例。
  1.5.3 稻叶受害程度,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目测稻株顶部3片叶的卷叶率。
  2 病虫害的防治适期与生物农药的防治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重视适期的防治工作,保证能够更好的提高防治效率。首先,对病害进行适期防治。
  2.1 稻瘟病的防治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虫害之一,防治宜早不宜晚,首先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处理、加强肥水管理。其次,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在水稻苗期如发现中心病株、分蘖盛期叶瘟病株率达3%,或出现急性型病斑时,以及水稻破口前1-2天和齐穗期喷药。常用的药剂有稻瘟灵、三环唑、富士一号,生物农药春雷霉素。
  2.2 水稻纹枯病进行防治
  抓住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即施药防治。在第一次用药之后,可以间隔一周进行第二次以及第三次用药,保证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有效控制病情。防治纹枯病的杀菌农药很多,首选广灭灵水剂500-1000倍液或5%井冈霉素100ml对水50L喷雾。或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50-76ml、5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3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50-75g、50%甲基立枯灵(利克菌)或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200g,每亩用药液50L。
  2.3 白叶枯药剂防治:
  2.3.1 药剂浸种:选用健康无病种子,做好药剂浸种,10%叶枯净200倍液、50%代森铵500倍液,任选一种浸4―48小时。
  2.3.2 药剂喷雾:发现中心病株后,首先要控制发病中心,防治向外扩展,叶面喷施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7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同时混用农用硫酸链霉素,防治效果明显提高。
  2.4 稻飞虱防治
  利用自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调查等手段及时掌握发生动态,抓住低龄(一、二龄)若虫始盛期到高峰期之前进行药剂防治,选择高效、安全农药,如:吡虫啉、塞嗪酮等总水进行喷雾。勐海县水稻生长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水稻生长后期,以褐色飞虱为主,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根据飞虱的习性对其进行防治,保证能够更好的降低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2.5 稻纵卷叶螟防治
  2.5.1 农业防治: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2.5.2 药剂防治:在稻纵卷叶螟幼虫卵孵化盛期或在3龄盛期施药,百丛有虫100头的田块作为防治对象田,50%辛硫磷乳液1000倍喷雾。
  2.5.3 生物防治:在稻丛卷叶螟产卵盛期至高峰期释放赤眼蜂,每次每亩3―4万头,每3天一次,连续3次,也可施用生物农药杀螟杆菌或苏云金杆菌,每亩200克,总75千克喷雾。
  3 结语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该重视生物农药的应用效率,摒弃传统农药的应用。生物农药的应用,使得田间化学农药的用量大量减少,不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身体健康,保障了食品安全,提高了水稻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实力。在生产中,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特点分析,总结防治经验,重视防治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相关推广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物农药对水稻防治病虫害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对水稻的增产、农民的增收、环境的保护等方面都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施国君.浅谈北方水稻病虫害情况及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5(9):72-72.
  [2]叶峰,孙标.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4):126-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7590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