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部门数据协作为何举步维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早在2000年4月1日,我国《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正式实施时,就要求个人存款账户必须使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身份证件上使用的姓名”。而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工作人员对身份证件难以辨别真伪,只能依靠储户自觉性。利用假身份证现象并不罕见,所谓实名制只能也是一项“管君子”的政策。因此,多年来,实名制一直期待着管理技术上的突破。
  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公安部对外宣布,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正式建成运行。该系统终于完成了公民身份系统与银行账户的挂钩,实名制也终于从单纯依靠储户自觉守法,变为借助公安部门的人口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系统自动核查。
  这个系统的意义显然不仅仅在于帮助银行工作人员输入并核查准确的公民姓名,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对真实姓名账户下的金融收入及往来进行监控,对公民不正常的金融行为起到监管。虽然这项核查在目前条件下有可能会影响柜台工作效率,但从提高社会金融安全、打击违反犯罪的社会功能来看,其效益是巨大的。进一步来说,它还可能对税务、外汇管理以及反腐倡廉等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缺乏数目字管理”是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评价中国历史的一个经典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数目字管理不再仅仅是一种理想,而变成需要切实完成的任务。联网核查系统仅仅是一个开始。
  目前很多部门都拥有数据库系统,掌握了大量与公民相关的信息。它们在部门内部发挥了一定效益,但一旦需要跨部门协作时便步履维艰。笔者认为,每一个系统的建设其实都围绕着各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它们本身是政府履行公共权力,实现公共管理的技术手段,也就是所谓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而随着社会事务日益复杂,在既定成本条件下,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不可能仅仅由一个部门就能够完成。正如前文所说,技术条件缺乏,将有可能成为政策执行的阻碍,再好的政策也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当然,技术不是唯一因素,政治、经济等条件的具备也是关键)。
  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尽快落实关于建设人口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任务,利用适合可行的技术,建立起一个大规模、跨部门、综合性(可以是分布式)的公民信息系统。而目前其中最迫切的是,将几个最关键、最敏感、同时也较易实现的部门,如金融监管、税务、社会保障、通信等与公安系统共享起来,从而提高政府对各种公共政策的执行能力,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这本身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654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