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软件人才培养的需求与现状,从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教学、国际交流、实践教学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并阐述了该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校企合作;案例教学;案例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软件人才培养的需求与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培养目标单一、培养过程脱节,高校计算机与软件人才培养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无法为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既缺乏大批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软件蓝领”,又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即“软件金领”。软件企业迫切需要大量上手快、能力强的人才,虽然我国各类高等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计算机专业、软件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但是这些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和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与企业需求差距甚远。对于企业来说,由于软件开发周期短、版本更新速度快,企业希望新员工无需培训就能上岗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当前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创新精神的情况。再者,现在IT行业注重团队合作,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更注重个人能力的考察,忽视了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此外,还存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方面重视知识面,忽视针对性和热点技术,知识更新落后等现象。因此,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因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而不能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这一现状不得不引起对我国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我院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和改革,确立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软件人才”为目标,探索出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教学体系
  
  根据软件行业的发展需求,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加强计算机软件实用型人才培养,通过与本校兄弟学院合作加强软件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我院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教学体系,实现了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创新。
  我院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了“3+1”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1”,即前三学年,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第四学年,不再设置课程,为学生提供一年的实战空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下述方式之一完成后继学习任务:(1)进入一家企业参加实际项目研发工作,并在该企业和学校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2)在学校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研发工作,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3+1”培养模式可以很好地满足企业对新员工定制培养的需求,目前,软件学院已经为东软集团、敦阳泰克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等企业累计实施了50多人次的“企业定制培养”。
  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将主流技术和工程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院已与IBM、Oracle、SUN、华为三康、神州数码、四川省通信股份、铁道通信信息等十多个国内外企业签定了软件人才教育合作协议,建立起了诸如“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四川基地”和“四川华迪实训基地”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这些主流企业的合作办学,建立起了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立交桥。
  
  3建设有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案例库
  
  3.1建立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我院根据软件企业岗位人才结构、人才能力的需求,参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专业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有如下特点:
  (1) 厚实基础,突出实践
  加强数学基础教学,开设“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数学建模”、“离散结构”、“算法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对问题空间分析和建模的能力,以及运用算法求解问题的能力。
  加强外语基础教学,除 “大学英语”外,还开设“职业英语口语”、“专业外语”、“专业英语写作”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同时,利用暑期的时间动态设置日语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八门专业核心课程,对“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进行改造,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增加“课程设计Ⅰ”、“课程设计Ⅱ”,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
  (2) 精炼方向,强化特色
  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软件开发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的限选课程组:软件开发技术课程组,突出.Net 和J2EE 两条技术开发路线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数字媒体技术方向课程组,突出游戏软件开发技术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学生可根据兴趣任选一个专业方向。
  (3) 加强工程教育与实践
  课程体系中包含了“软件工程导论” 、“系统分析与UML语言”等教学内容,并通过“程序设计技能强化(函数级)”、“软件开发实践(系统级)”、“软件工程实践(工程级)”和企业化实习进行综合知识运用与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
  (4) 将知名IT 企业的技术培训和认证融入软件专业课程
  我院已开出多门热点技术及认证相关的课程,如“Lotus Domino系统管理与开发应用”、“企业级数据库DB2应用及认证”、“XML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等,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明确规定本院的学生在毕业时必须获得3个国际技术认证,进而加大学生就业竞争的砝码。
  3.2建设案例库,实施案例教学
  (1) 基于真实项目内容和环境背景,创建专业特色“案例库”
  我院以企业及教师科研的真实项目内容和环境为背景,结合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需求,把学科知识点融入到精心选择和设计的案例的各个环节中,建设了专业特色教学“案例库”,并主要包括有以下内容:
  ① 学科基础案例,包括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程序设计与V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
  ② 软件开发技术综合案例,主要侧重于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包括的主要课程有:设计模式、系统分析与UML语言、Web体系结构与开发技术、TCP/IP编程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间件技术、软件测试技术、Linux内核等;
  ③ 数字媒体技术综合案例,主要侧重于游戏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包括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技术、游戏开发技术、游戏引擎分析等。
  (2) 实施案例教学,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融互动
  ①“案例”贯穿课堂教学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案例,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以案例作为主线,以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教学为平台,通过对案例的逐渐深化或功能扩充来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② 加大同步课程配备的综合实验数量
  同步课程配备一定数量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学生在真实任务过程中,不断地磨练悟性、增强技能、积累实力,实现自主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3拓展国际交流,聘请外教授课
  我院通过建设长期合作的外教资源,坚持每年聘请外教为本科学生讲授专业课程,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软件测试技术等。另一方面,我院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学校主办的双语教学培训、出国留学英语培训,提升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为学生开设双语课程,如:设计模式、系统分析与UML语言等。纯英文课程及双语课程的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710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