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提高科技新闻报道效果的几点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科技新闻避免大量采用专业术语,造成大多数受众理解困难;充分运用科技新闻自身规律特点做好科学普及工作;严谨扎实、科学准确,是科技新闻的基本要求;严把稿件审查关,防止机密信息泄露
  关键词 科技新闻;科学素养;科技信息;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006-01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最新科技理论的发现和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可以说,科技正全面深入人们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科技也更多的成为寻常百姓的聊天话题。广大群众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到对科技新知的了解和应用中。我国民众的科学素养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也有了很大提高。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社会科学素养方面,科技新闻报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科技新闻工作与全民科技新闻的关注热情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正确选择科技新闻报道的切入点,提高报道的水平和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是摆在每名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从长期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就下面几个影响科技新闻报道效果方面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1 避免大量采用专业术语,造成大多数受众理解困难
  时下一些科技新闻报道,选题涉及科技前沿和科技新知,专业术语、专业名词和理论公式很多,只有具备一定基础的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理解和关注。采用这种方式报道科技新闻,会使科技新闻变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仿佛是在搞技术讲座,受众很难对此产生兴趣,不仅使科技新闻作为新闻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其传播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那么如何报道科技新闻才能使报道更加形象生动、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呢?
  首先要有好的新闻导语,导语会起到画龙点睛、吸引眼球的效果。构思巧妙的导语应该具备如下两个特点:一是要提纲挈领,正确表达事件的核心内容;二是抓住受众好奇心,吸引受众了解事件的全过程;其次,尽量提供与科技新闻相关的背景资料,通过背景资料,受众可以了解更多报道本身无法提供的科学术语的解释和技术产生的过程,作为报道的一个补充,可使读者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还应该善于把高深的科技原理和尖端的技术发明创造,用平实易懂、生动形象的通俗化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被受众接受。
  2 充分运用科技新闻自身规律特点,提高民众科学素养
  作为科技新闻报道对象之一的科技活动,一般属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常常涉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充满和相互渗透,产生了许多跨领域、边界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如物理化学、技术经济学等。所以,对于科技活动不能按照传统意义上简单理解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是人类社会对整个世界的了解、适应、改造和影响的过程。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传播科技新知和重大科技活动的同时,还要承担起普及科学,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的重任。
  我国民众的科学素养,虽然同几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近些年来,严重违背科学、甚至愚昧无知的群体性谣言和行为经常发生。比如今年3月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放射物质泄漏经媒体报道后,造成我国全国范围内民众抢购和囤积碘盐的事件,就是典型的因为公众对未知危险的恐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后来经过媒体对核污染相关知识的报道和预防核污染正确措施的讲解,使民众消除了恐惧,没有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从事科技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充分理解和运用科技新闻自身规律,在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更应该具有民生关注意识,发挥好媒体的传播作用,做好科学普及工作,让公众通过新闻报道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消除不确定性和恐慌。从全社会层面形成消除蒙昧和迷信,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推动社会公众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3 严谨扎实、科学准确,是科技新闻的基本要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基本原则。科技新闻的报道对象是当今社会的重大科技活动,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必须科学准确、逻辑严密、真实可信。科技新闻报道中,受众关注的重点和最具新闻价值的是事件的科学性。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包括对科技事件、科技现象本身的报道要符合基本科学原理,经得起科学实践的检验,还应该包括对科技事件中的科研人员的科学态度、工作作风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科学精神的报道。这些内容,都必须真实准确,哪怕有丝毫的夸大或虚假,整个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必然受到质疑。这样,不仅影响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还会造成负面的社会效果。
  科技新闻报道注重内容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全面的知识储备,提前做好功课,虚心向相关专家求教,听取意见,绝不能一知半解,凭主观臆想,随意演绎。对科技事件可能产生的作用和意义的评价,必须以权威机构的科研专家的结论和鉴定意见为准,不应把科研成果的作用和可能产生效果随意夸大,不使用“国际领先水平”和“世界第一”等哗众取宠的词语,避免对社会公众的误导。
  4 严把稿件审查关,防止机密信息泄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愈演愈烈的经济竞争,追本溯源是最新科技成果的竞争。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最新科技带来的经济和综合国力提升,根据自身需求成立了科技情报收集机构,同时也更加注重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但是由于新闻报道范围控制不当,审查把关不严,造成重要尖端科技、军事和经济信息泄密、失密的事件时有发生。
  从科技新闻报道角度看,有很多原因造成科技信息泄密,主要原因是报道稿件未按照《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查,或者对新闻报道审查把关不严造成的。只要我们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科技新闻事件过程中,对报道对象的相关组织制度和保密措施有所了解,对报道中所涉及到信息机密等级和保密范围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的同时,服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示,正确执行保密审查、审批流程,就可以有效防止此类泄密事件。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坚持保密审批流程可能会与新闻的时效性产生冲突,但必须遵守审查制度的约束,否则可能造成机密信息泄漏的严重后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812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