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以及隐伏矿床预测方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的变化,建立基本的成矿模式,并且根据隐伏矿床预测的工作方法开展区域成矿预测。
  关键词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隐伏矿床预测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9-0107-02
  1 小秦岭地区金属矿成矿规律
  小秦岭东据崤函,西临潼关山脉,气候温和,降水充足,矿物资源丰富。宏观小秦岭全区,中部地层较新、北部及南部较老,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向斜构造,其核心部位乃是古生界浅变质岩层系,属于典型的冒地槽海相沉积变质岩,翼部是元古界火山沉积岩,为标准的优地槽海相火山沉积岩系。地壳发展不同阶段,在不同大地构造性质的构造层中,赋存不同类型的矿床,与花岗岩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地洼阶段,在空间上,成矿作用贯穿三个不同性质的构造层。小秦岭地区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的金属矿产包括有金、银、硫铁矿、铜、汞、镉、铊、镓等。
  小秦岭地区的金矿矿田的分布位置属于华北地台西南缘豫西断垄,其总体褶皱形态呈一近东西向展布的复背斜。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太古界太华群,太华群为一套基性火山属于沉积变质岩系,在金矿的矿源层中泥盆系主要是灰岩为主其次是石英片岩、角岩化板岩、泥灰岩、石英岩等;石炭系的灰岩、泥灰岩,这些为小秦岭地区主要含金层位。上列层位成为小秦岭地区沉积在造型以及海相沉积型金矿床形成的雏形。小秦岭地区的矿源体包括安山岩、斜长角闪岩、闪长岩、凝灰岩、似斑状花岗岩以及正长斑岩等。
  2 隐伏矿床预测方法
  隐伏矿床的工业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外漏与地表面的矿床储量,所以世界各国都把探寻矿藏的重点放在寻找隐伏矿以及难以被人认识的矿床上方面。许多矿床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也就需要我们对隐伏矿床预测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或地质体的规模、产状及空间变化规律,分析推测其延深情况,编制具有较高水平的地质预测图,可以有效缩小深部找矿靶区(Prospecting Target)的范围。在一般性的地表勘察活动中,非常容易忽视深部隐伏矿体、隐伏岩体以及隐伏构造等地表性微弱显示,一定要对此多加注意。在部分地区或者在某些深部工程当中,能够提供较多的关于深部地质信息的综合物化探技术资料或者遥测遥感技术资料,在进行地表勘察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参考这部分资料,对更深部位的地质构造以及成矿作用进行科学合理地预测。
  2.1运用已知成矿规律进行未知的隐伏矿床预测
  区域成矿规律是通过区域性成矿作用特征所总结出来的成矿规律,也是从区域面上指导隐伏矿床预测的理论基础。当人们根据任务和需要选定某一区域(成矿带或成矿域)开展某一种或几种矿产的隐伏矿床预测和深部找矿时,首先应对该区业已总结出来的区域成矿规律有较深入、充分的了解,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运用这些已知规律,去指导未知隐伏矿床的预测和探寻。特别是找矿勘探工作,通过分析构成成矿系列的不同类型矿床形成和变化的规律、控制因素及其相互的空间关系,从地面或浅部的已知矿床去预测和寻找矿区或外围的深部隐伏矿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小秦岭地区的金矿,通过长期的找矿勘查和地质科研工作证明,无论是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还是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相关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成矿系列。现有资料证明,小秦岭地区金矿成矿系列包括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和细脉浸染花岗型金矿床。不少矿区都同时产有含金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两类金矿。近年来在矿区深部又发现有“含金黄铁矿细脉浸染型金矿”。近年来所发现的细脉浸染花岗岩型金矿这一新的金矿类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小秦岭地区岩体有关的金矿成矿系列。
  2.2围岩蚀变,前锋矿化或远源矿化
  由于原岩特征以及成矿热液性质、期次以及强度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形成的围岩蚀变类型也比较多。主要的蚀变可分为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绢英岩化、方铅矿化以及黄铁矿化等硫化物矿化。在矿区中最为常见的便是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化以及硅化等,并且与金矿成矿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众多的实际经验与相关研究显示,以成矿岩石为中心,成矿作用遵循特定规律向特定方向(由内向外、由中心向四周或者由上而下)扩散迁移。成矿元素与矿化类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矿元素浓度、压力、温度以及PH值等各种物理因素和化学元素。其中,浸染状与细脉状矿化因为在最外的表层,所以肉眼可见。一般情况下它们没有工业价值,但是,如果从成矿系列的角度来看,这些矿化标志能够帮助我们寻找统一系类中的不同于该类型的隐伏矿床。
  2.3 重砂异常,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
  在表露矿床中寻矿,重砂异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寻矿标志。但是在隐伏矿床的寻找过程当中,如何有效地利用重砂异常还有待总结和研究。根据笔者的经验,利用重砂异常来寻找深部矿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依照矿床组合规律与成矿系列规律,利用前锋矿化以及外围矿化中的稳定矿物组合所形成的重砂分散晕来进行隐伏矿或者伴生隐伏矿的寻找、预测。
  作为一个新领域,我国的地质工作人员自始至终就对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进行倾力研究。在深部找矿方面运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捕捉来自地下深部的微弱信息,扩大探测深度,其具有效率高、费用低、异常明显的效果。断裂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在深部找矿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3结论
  通过结合小秦岭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分析,小秦岭其核心部位乃是古生界浅变质岩层系,属于典型的冒地槽海相沉积变质岩,已探明的成矿作用强、矿化类型多的地区。而且小秦岭地区还是我国典型的以金矿为主的矿产地,经过地质工作者的努力研究,利用先进的找矿方法在小秦岭一代早打了一大批大中型金矿矿山。另外,对于不同地质环境中的不同类型矿床根据地质研究程度的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深部寻矿的最优手段也是不同的。只有认真、细致地分析和研究现有的地质资料,并整合最优手段,编制最佳预测方案,才能更加经济地、有效地开展深部寻矿活动。
  
  参考文献
  [1]党玉涛.加强找矿增加资源延长矿山寿命[J].江苏科技出版社,2000.
  [2]章崇真.内生金属矿成矿规律及隐伏矿床预测方法[J].南方国土资源,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8122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