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日光温室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韭菜是日光温室的主栽品种之一。但由于棚室内湿度较高等小气候的特殊性,给灰霉病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各地的防治实际,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
  关键词:日光温室;韭菜灰霉病;防治
  
  韭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可以炒食或生食,种子和叶等也可入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又名起阳草。韭菜属耐寒性蔬菜,适应能力很强,是日光温室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日光温室的迅速发展,温室韭菜也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但由于温室内湿度相对较高,再加上部分菜农缺乏必要的防治知识,造成温室韭菜灰霉病的发生和蔓延,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温室韭菜的发展。
  1危害症状
  1.1白点型和干尖型在叶片正面和背面生白色或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一般叶片正面多于背面,病斑梭形或椭圆形,发病后期互相汇合成斑块,致半叶或全叶枯焦。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后变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呈半圆形或“v”字形,并可向下延伸2~3 cm,呈黄褐色,表面生灰褐色或灰绿色绒毛状霉。
  1.2湿腐型发生在湿度大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至绿色绒毛状霉,伴有霉味,叶上不产生白点。韭菜贮运中,病叶出现湿腐型症状,完全湿软腐烂,表面产生灰霉。
  2发病规律
  2.1病原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苞鳞葡萄孢菌。
  2.2发病条件韭菜灰霉病主要靠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传播蔓延;每次收割韭菜时,病菌又可散落土表,借水流、农事操作等致新生叶染病。该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菌丝生长适温为15 ℃~21 ℃,湿度是诱发灰霉病的主要因素,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发病重,低于60%则发病轻或不发病,另外夜间韭菜受冻,白天高温同时湿度又大,发病也重。
  3防治方法
  3.1生物防治用木霉素300~600倍液防治灰霉病效果较好,且无毒无污染。
  3.2综合防治
  3.2.1选用抗病品种如黄苗、克霉l号、中韭2号、雪韭等。
  3.2.2清洁棚室扣棚前和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到棚外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蔓延。结合收割后施肥,进行中耕,疏松土壤,排放土壤水分,防止割茬感病。
  3.2.3棚内适量通风通风量根据棚外天气、韭菜长势确定,注意要肩部通风,千万不要通底风,这是防治灰霉病关键措施。
  3.2.4培育壮苗,注意养茬多施有机肥,及时追肥浇水、除草养茬,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3化学防治灰霉病是极易产生抗药性的一种病害,常规农药,如克菌丹、甲基托布津等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很不稳定。为此,在棚室内应该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综合应用多种防治措施,做到精细管理、科学选药用药。
  3.3.1防治适期要在苗期和花果期交替使用2个种类或剂型的药剂,其技术要点是:①重视苗期防治,即在灰霉病发病第1个高峰前用药,宜早不宜迟;②强化花果期防治,即在灰霉病第2个高峰期(2月中旬~3月上旬,初花期开始),间隔7~10 d(视农药品种而定)连续用药多次,保花保果。必须强调的是,花果期是重点防治时期。对于韭菜灰霉病,化学防治应抓住侵染适期,重点保护韭菜春季第2茬的第2、3刀,在割后6~8 d用药。
  3.3.2适用药剂①专性杀菌剂:苯并咪唑(BCM)类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灭克粉尘等;二甲酰亚胺(SMX)类及其复配剂的速克灵(腐霉利)、扑海因(异菌脲)、农利灵、利得(含可湿性粉剂、烟剂、粉尘)菌核净、灰霉特等;氨基甲酸酯(CFT)类及其复配剂甲霉灵、多霉灵、万霉灵(乙霉威)粉尘等。②保护剂:有预防作用,如百菌清(含可湿性粉剂和烟剂)、大生、代森锰锌、克菌丹等。近几年来,各地开发试验了多种农药(或剂型)防治灰霉病,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百菌清烟剂防治小棚韭菜灰霉病用药2次,效果可达84%~100%;41.80%特克多乳悬剂防治韭菜灰霉病效果可达91.10%,显著高于速克灵的防效;3%灰霉净烟剂用药3次后对韭菜灰霉病的防效一般都在90%以上;6.50%万霉灵超细粉尘用药3次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效果也在80%以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8858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