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09年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大豆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2009年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大豆生产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因干旱少雨,使大豆缺苗而减产;6月出现阶段性低温,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阶段性干旱,使大豆产量受到影响;大豆生长期间气象灾害的发生,使大豆明显减产。
  关键词气象条件;大豆生产;呼伦贝尔;岭东地区;2009年
  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0-0297-01
  
  1资料与方法
  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东部地区是大豆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扎兰屯市、阿荣旗、莫力达瓦旗和鄂伦春旗南部(小二沟)的山地旱作地区,种植面积约53.33万hm2,平均产量1 650.00 kg/hm2。以该地区大豆1981―2000年不同发育期资料为基础,分析大豆生长季对气象条件的需求以及利害关系,对比2009年对大豆生长产生主要影响的气象要素资料,得出2009年气象条件对大豆产量丰欠的影响程度。
  2结果与分析
  2.1大豆生长期的气候状况
  2.1.1平均气温。对大豆生长季(2009年5月1日至9月30日)气象资料分析表明,生长季气温偏高,平均气温为15.1~17.9 ℃,扎兰屯市接近常年,其余地区比历年同期偏高1 ℃左右(表1)。
  2.1.2降水量。生长季降水量为311.2~505.1 mm,阿荣旗比历年同期偏少27%,其余地区接近常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主要以局地阵性强降水为主。
  2.1.3土壤墒情。5月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大风日数明显偏多,导致蒸发加快,使土壤失墒加剧,各地均有不同程度旱情。大豆产区由东南到西北为特旱至重旱,其中特旱、重旱面积分别约为总面积的55%、85%;鄂伦春旗、小二沟为中旱,各地干土层为5~15 cm。6月降水偏多,土壤墒情均为一类墒。大部分地区7月降水量偏少,土壤墒情多为二类墒,较少部分地区为一类墒。8月降水量正常或偏多,使得前期旱情得到缓解或解除,土壤墒情均为一类墒。大部分地区9月降水接近常年、局部偏少,各地的土壤墒情普遍较好。
  2.2气候条件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大豆是喜温喜水的短日性经济作物。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大豆播种至出苗期的温度不宜过高,高温往往伴随春旱,易造成缺苗而减产。6月中旬至8月上旬,大豆经历三针―分枝―开花―结荚等发育期,是大豆营养生长盛期和生殖生长初期,温度对大豆的生长有着明显的正效应[1];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大豆处于幼苗期,最怕干旱,降水影响产量的正效应最大[2]。7月上旬至8月中旬,花荚期是大豆需水的关键期,降水偏少,植株易出现萎蔫现象[3]。2009年整个生长季水热分配不均匀。播种―出苗期,温度偏高,伴随春旱,播种期推迟4 d,出苗期延迟14 d,出苗率受到影响,6月中、下旬温度明显偏低,降水异常偏多,日照不足;7月下旬至8月上旬,温度明显偏高,降水异常偏少,不利于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4];8月中、下旬降水充足,有效缓解前期的干旱,对大豆的鼓粒有利[5]。9月高温少雨,莫力达瓦旗、阿荣旗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33%~76%,其余地区接近常年。这时为跑墒缓慢时期,此时大豆已进入成熟期,需水量较少,有利于大豆的成熟[6]。整个生长季先后经历了春旱、多雨低温寡照和高温干旱,各发育期推迟4~15 d。综合各种气象条件,均对大豆有明显的减产效应(表1)。
  2.3气象灾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2009年夏季岭东地区气候异常,自然灾害较多,霜冻、干旱、冰雹、暴雨、洪涝等均有发生。
  2.3.1霜冻。5月29―31日,岭东地区气温骤降,出现少有的大豆苗期霜冻,造成受灾面积3.73万hm2、绝收2.00万hm2。
  2.3.2暴雨、洪涝、冰雹。6月15日至8月20日为岭东地区主汛期,局地暴雨、冰雹频繁发生,不断引发山洪、内涝灾害,大豆受灾面积达18.00万hm2,绝收7.00万hm2。最为严重的是6月28日出现的大范围暴雨,最大降雨强度51.3 mm/h,洪涝造成12.00万hm2大豆受灾、6.00万hm2绝产。
  3结论
  (1)由于2009年5月的干旱、少雨,导致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大豆春播生产进度缓慢;6月上旬降水过程,对补种、移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6月出现阶段性低温,水、热匹配不(下转第299页)
  (上接第297页)
  理想,大豆正值出苗―分枝期间,导致生长缓慢、植株低矮,大豆产量属于欠年;7月至8月上旬,出现阶段性干旱,大豆经历分枝―开花―结荚3个阶段的关键需水时期,缺水致生长放慢、花期缩短、幼荚脱落或荚粒干瘪,大豆产量的影响亦属于欠年。8―9月降水一般,对大豆生长无太大影响。
  (2)2009年大豆播种期间的干旱和生长初期的低温阴雨天气以及花荚期的间断性干旱,对岭东地区大豆生长造成影响,减产幅度在2.8%左右;综合来看,2009年霜冻、干旱、暴雨、洪涝等各类灾害的发生,使大豆减产效应明显。
  4参考文献
  [1] 王希平,赵慧颖.呼伦贝尔市林牧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2] 朋斯格,陈新民.呼盟大豆产量与气候因子的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3(3):21-22.
  [3] 孙静华,孟亚林,张淑荣,等.扎兰屯地区高油大豆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3):139,143.
  [4] 彭玉梅.帮大豆鼓粒期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J].内蒙古气象,1999(3):15-18.
  [5] 李树岭,安德明.大兴安岭地区春小麦、大豆典型丰歉年的气象条件[J].黑龙江气象,1997(1):38-42.
  [6] 王革丽,尤莉,王国勤.内蒙古大豆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J].内蒙古气象,2004(1):28-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00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