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剑伞之争攻势防空&防御性防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毫无疑问,今天的武器装备大多还是对昨日的延续,单就为变化所继续抵抗的传统或背景,即使在今天也依然与它们在1960年代、1940年代乃至1920年代的一样强大,但有些变化的确值得探讨、争辨。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目的在于卸下考据的重担,倡导仔细考察那些迹象背后更深更广的内容。
  “争+鸣”空间的落地归结于北京西山脚下“四王府”的一次圈中好友的聚会,故记于栏目名中,以作纪念。
  王瑾(以下简称主持人):前不久,一架朝鲜飞机越境飞行坠毁在我国辽宁省境内,这一事件让我们再次审视防空武器。
  目前各国防空武器存在着不同的建设体系,美国、以色列等空军强国,采用咄咄逼人的攻势策略,将重点放在如何把敌人的战机击毁在跑道上或国境之外。而大多数国家也没有放弃发展常规的防空导弹和高炮等武器系统。两位专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旭东:通过这件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想摆脱防空被动的局面,必须采取攻势防空的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所谓的空袭革命,空袭效率和手段有质的变化,而防空体系基本是延续上世纪70年代的。这样,空袭和防空之间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差距。
  如何弥补这个不小的差距呢?单纯通过发展防空技术不足以弥补,所以要以攻助防,甚至要以攻代防。
  王晓云:目前从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空军进攻型武器的发展速度确实超过了防空武器的发展。但从国防建设的条件和现状来看,如果在传统的高炮导弹雷达这样的要地防空体系中加入新的技术,仍然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尽管现在空袭技术有很大的发展,但以往的技术,像高炮、导弹等,仍然有它独特的优点,从效能、成本的角度来看,还是不失为很好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对于防空问题,王老师侧重于攻势防空.王晓云谈的可以称为防御性防空吧,能不能进一步解释一下?
  王旭东:所谓攻势防空就是以积极的进攻手段进行防御,它的目的是防御,动机也是防御,但达成目的的手段却是进攻。还有一个特征,攻势防空的手段虽然是进攻,但不是我首先发起的,而是进攻方对我发动进攻后,我再发动反攻。说白了就是以牙还牙。
  王晓云:“朝鲜飞机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对我国的空防安全表示担忧。从媒体的报道看,在整个过程中显然我们并没有完全掌握空情,因此,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应该放在防御上.利用一切先进装备在我国领空撑起一把坚实的防空伞。
  我参照了近些年的战例,就这些战例的实际过程而言,不管是以歼击机为主力的进攻型空防体系,还是以雷达导弹、高炮为主体的纯防御性防空为主的军队,没有一次是完全通过战役进攻达成防御的战例。
  科索沃冲突是南联盟以比较弱的空军,防御北约压倒性的优势进攻。也有比较弱的对手用空中力量进攻强敌的战例,比如黎巴嫩和以色列,游击队用火箭这类手段袭击以色列迫使以军采取防御性的防空系统,还包括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也部署过防空系统。在这类非常规作战的战例里,面对敌人超视距发射的武器,守的一方也同样用了很多高炮、雷达手段防御。可见传统的防空力量仍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效果也相当显著。2008年俄罗斯闪击格鲁吉亚,在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仍然有一架图-22侦察机和一架苏-25强击机被格鲁吉亚的老式导弹击落。
  1999年科索沃冲突中,联军空军部队有三分之一的出动架次被迫拿来对付地面高炮防空导弹,这些宝贵的空袭资源没有拿去打击对方其它的重要战略设施,而是被拖在不起眼的导弹、高炮、雷达等大家认为落后的目标上。尽管这些东西落后了,但它相当威胁和牵制进攻方的空军兵力和资源。一些美军飞行员为了压制南联盟的防空雷达,竟然采用抢先发射的方式使用反辐射导弹,也就是说在塞尔维亚人的雷达尚未确认开机的情况下盲射一气,把价值25万美元的“哈姆”反辐射导弹当做干扰弹来使用。美军自己也说,要把敌人的高炮和雷达全部敲掉,就像从地里挖土豆,永远挖不完,老挖老有。
  主持人:防御性防空的战例还真不少,而且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王旭东:王博士讲的我赞赏三点。第一,通过信息化改造和技术集成,确实可以大幅度提高现有的防空能力。第二,我军没有通过进攻性行动来达成防空目的的先例,这是事实,一支军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脱胎换骨,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第三,不同的对手,不同的作战环境,它的防空模式也是不一样的。
  但我还是要强调进攻。为什么呢?我觉得攻势防空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应该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应该让它作为一种装备发展前景作充分的考虑。因为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长城意识,重“防”,觉得进攻是贬义词,防守才是褒义词,根深蒂固。现在的战争都是非线式作战,已经没有长城了,也不可能搞什么海禁。
  主持人:面对未来的攻防,一定不要拘泥于搞一把伞,这是不可能的,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界限已经很模糊了。
  王旭东:对,那么差距在哪儿呢?只在于动机和目的。不见得空袭兵器来了,我打空袭兵叫防空。你攻击我,我去攻击你的纵深目标,同样也是防空。当然从攻势防空的可操作性来说,对我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另外来算经济账。我记得俄罗斯空军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结论:构建一个巡航导弹防御体系的费用是进攻性武器的九到十四倍,防空网络建设不见得比进攻体系划算。咱们有960万平方千米,如果搞一些进攻性武器,可能比那样要划算。
  第三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咱们北京建得真好,上海建得也不比北京差。防御性防空,这意味着在军事对抗、战争开始时,可能会发生在你的疆土之内,进攻性防空就会把战火、毁灭的后果引到对方土地上。
  总而言之,我强调攻势防空更多是想唤起大家久违的进攻精神。
  王晓云:我想起几个案例,维持一个像伞一样刀砍不进、水泼不进的防空体系,在历史上的确是有过先例。美国建立的北美防空司令部这套导弹防御体系,目前还在运转。俄罗斯原来在苏联时期也建立过一个庞大的莫斯科防空圈,部署了数百个连的导弹。苏军体系中防空军曾经长期作为单独的军兵种,排在他们的战略火箭军、陆军之后,海空军之前,第三重要的位置就是防空军。
  主持人:以攻代防或是攻势防空需要哪些关键技术?
  王旭东:首先从火力打击这块,需要进攻性武器。围绕着进攻,你的情报侦察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信息传递系统、勤务保障系统相应地都要做一些调整、建设。攻势防空就空军而言主要是进攻性飞机,攻击性无人机。就导弹部队而言,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都能达到进攻目的。
  我以前是空军的人,可能对飞机感触更深。我想,进攻性飞机一直是我们的弱项。俄罗斯也好、美国也好,甚至是英国、法国,他们的战斗机都是多用途的,而且都强调它的进攻能力。我们国家管战斗机叫歼击机,这个词是由驱逐机演化过来 以必须要有犀利的进攻行动。
  王晓云:我说一下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从历史上比较拔尖的战例来看,尤其是近些年来信息化武器开始主宰的战场来看,如果说“积极防御”,咱们叫“进攻性防御”,需要很多资源,这些关键的能力和资源我们目前是否具备?
  首先就是侦察能力。要把敌人消灭在地面,让他还没有出门就被“KO”掉,首先得搞清楚敌人的动态,可能他们一天一个样。以色列空袭贝卡谷地的叙利亚防空导弹时,叙军的导弹就是一天换一个阵地。如果信息侦察能力不强,炸毁的全是假目标,等于是你投送出去的攻击队伍全部没有打中敌人要害,他们进攻你的实力仍然是存在的。所以第一就是侦察能力,比如卫星搭载的红外和雷达侦察能力,还有无人机平台的侦察,有人驾驶飞机的照相侦察、电子战侦察等,这个咱们还是缺的。
  其次是信息化平台。防空时可以用预警机做超大警戒雷达,进攻作战中同样需要空中控制和智慧。还有各种硬打击的武器和弹药,比如超视距发射的导弹。
  王旭东:除了情报侦察之外,就是作战效果评估。
  王晓云:二战时期,美日海上航母大战都是超视距的,日本飞行员投完弹回来说自己把“企业”号炸沉,结果美国航母回去修修又好了。这样的误判会影响决策。空战时太乱了,很多战例中都很难评估消灭了敌人多少力量,只有通过评估先搞清楚这一点,然后再调整下一步的战术。还有就是空中加油、空中打击、胳膊伸更长的能力,这些都需要实战来检验,美国人1987年空袭利比亚,以色列空袭伊拉克反应堆,这都是非常经典的长途奔袭战例,我们要经过多年的训练和检验才可能有这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有没有硬件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从现实角度来讲对常规防空做信息化改进,取得的短期效应是很明显的,起码能让你周围的敌人有所忌惮。
  主持人:具体到地空导弹,是如何进行防空的?
  王晓云:从目前的角度来说,要说两方大规模互掐,这种情况比较少。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像美国9・11那样,前两架飞机被劫持,已经成为敌人飞机了,但美国防空司令部当时没有飞机调过来拦截,如果当时旁边就有要地防空设施,把第三架飞机打下来,可能9・11事件就不会发生了。
  王旭东:在实际操作中,像9・11这样的事件,我觉得按现有的防空体系处理起来确实非常难。发生在美国本土,时间太局促,对于来袭飞机的判断,尤其是反恐的,可能你发现了它,知道它的航迹、位置、速度,但怎么判明它的意图,必须由人来控制。因此即使有智能化很高的体系,也未必能把9・11的问题处理好。
  主持人:轰炸机、战斗机,在以攻代防的防空行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如何作战的?
  王旭东:刚才我说的主要是指战斗机,战斗机以后的发展方向肯定是多用途的。90年代以后,世界航空大国就没有发展过一型纯空战用的战斗机,都是多用途。攻势制空是一个大潮流,空优战斗机也强调它有比较强的攻击能力。至于搞不搞轰炸机,我个人认为,未来战术轰炸机没有什么空间了,因为个头比较小,航程也比较近,战斗机完全可以替代。
  但我认为,作为一流强国,未来『必须要搞战略轰炸机。一流强国必须拥有,二流强国最好拥有,因为它的战略威慑力和实际作战能力都是很多兵器没法儿替代的。导弹再多,它是轨道飞行的东西,符合开普勒三大定律,很容易算出来。自由飞机的东西不容易算出来,反导体系没法儿克服。另外它有很多优点。我觉得不要一谈到战略轰炸机大家就想起B一52来,傻大笨粗,B-2傻大笨粗吗?
  另外,无人攻击系统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无人攻击机、巡航导弹等。
  王晓云:我认为,如果是一个以攻代守的系统,就需要重新做出一个体系,这个体系里可能有以突击为主的平台,可能是有人驾驶的、也可能是无人驾驶的,还有一些保障的东西,包括情报的保障,有前面探路的,还有电子炸药的干扰。目前的空军结构可能和这个还有很大差距。
  主持人:无论是防御性防空还是进攻性防空,这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值得我们以后去研究。再次感谢两位专家做客我们演播室。
  【本文的访谈视频由网易军事录制,欢迎各位读者朋友观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50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