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未来十年,这些武器可能闪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未来10年,新概念武器技术、先进武器平台技术、信息系统技术是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这些技术领域中的10多项应用技术和基础性技术可能会产生较大突破,并以武器形态出现。
  高能激光武器未来10年,美国“机载激光器”计划将重点进行系统集成和试验,演示机载高能激光武器对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高能激光反卫星武器将着重提高对在轨卫星的干扰或毁伤强度,并以天基平台激光武器为目标开展探索研究。另一方面,美国还通过“联合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和“高能激光技术演示验证机”等计划,推动高能固体激光器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目前已能达到100千瓦的出光功率,今后将开始进行固体激光器的小型化工作,让人诟病的体积庞大、设施笨重可能会出现突破,尺寸和重量能够接受的激光武器将出现在野战防空、舰载防空等领域。
  机载高能激光武器将用于对敌方弹道导弹、飞机和巡航导弹的拦截,在战略反导和战术防空方面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并成为战场上具有战略、战术防御功能的一种主战装备。地基反卫星激光武器将具备有效摧毁敌方低轨道卫星有效载荷的能力,天基高能激光武器的关键技术研究有望取得突破。
  电磁轨道炮未来,电磁轨道炮将重点突破脉冲电源、炮管、射弹等关键部件与技术,不断提高电磁轨道炮的各项性能指标及实用化水平。按照美国陆军和海军近几年制定及实施的电磁轨道炮技术发展计划,美军下一步将重点突破大功率、高紧凑、高重复频率脉冲电源技术,耐摩擦、抗烧蚀、长寿命炮管材料技术以及耐高温、抗烧蚀射弹技术,以进~步提高电磁轨道炮的炮口动能、发射频率和使用寿命,并逐步实现电磁轨道炮的小型化,使其能够安装到陆地和水面作战平台上使用。电磁轨道炮一旦部署到未来陆上主战平台,能够对几千米至几十千米距离的地面和空中目标进行打击,有效实施反装甲和防空作战任务;用于下一代海上主战平台,能够对视距内目标进行直射和对上百千米外目标实施超远程打击,实现自反舰导弹出现后又一次海战的革命,完成反舰作战和对岸打击任务。
  动能拦截武器动能拦截武器是当前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重点发展的导弹防御手段,并将在反卫星作战中担当重要角色。目前,动能拦截武器用于反弹道导弹和反卫星的技术可行性已得到验证。未来,美国等国家除继续提高动能拦截武器的实用化水平之外,将重点探索更为先进的动能拦截技术。一是“多杀伤器”(MKV)技术。如使用母舱技术,先从助推火箭上释放母舱,然后由母舱投放多个微型拦截器对目标实施拦截;另一种由助推火箭直接投放多个微型拦截器,通过各拦截器之间的协同对目标实施拦截。二是空中发射动能拦截武器技术。美国正在开发的“网络中心机载防御单元”系统,将从空中平台上发射动能拦截弹,通过载机、火控系统、探测系统和拦截弹之间的相互联网,拦截处于助推段的敌方导弹。三是发展陆基助推段动能拦截武器技术。
  预计用于中段、末段弹道导弹防御和对低轨道卫星实施作战的动能拦截武器将开始投入实战应用,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空射型动能拦截武器有望取得技术突破并演示作战能力。多杀伤器技术将进行飞行试验,验证动能拦截武器的“霰弹式”作战能力,并将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高功率微波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利用微波的破坏机理,通过发射频率在0.1吉~100吉赫兹、功率在100兆瓦以上的高功率微波脉冲,干扰、损伤直至烧毁敌方武器装备中的电子装置和杀伤敌人员。高功率微波武器主要分为高功率微波定向发射系统和高功率微波弹两种类型。目前,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关键元部件已基本达到武器级应用水平。美国已在实战中试验了高功率微波弹对敌防空预警系统的干扰能力,俄罗斯研制的单脉冲回波管振荡器的脉冲输出功率已达15吉瓦。由高功率微波武器技术转化而来的“主动拒止系统”,已在对敌人员软杀伤方面得到作战适用性检验。美军用于反卫星通信的高功率微波系统也已开始少量部署。
  预计,高功率微波弹将进一步提高技术成熟度,有望成为有实战能力的武器系统。随着关键部件的进一步小型化,高功率微波弹将配备到隐身无人机等平台,成为压制敌防空系统的重要武器。
  高超声速导弹武器高超声速飞行器是飞行马赫数超过5、以吸气式发动机为动力、在大气层内实现高超声速飞行的飞行器,包括高超声速导弹、高超声速飞机及空天飞机。目前,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总体上已从地面试验进入飞行试验和先期技术开发阶段。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核心技术之一,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已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已完成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7马赫和10马赫的自由飞行试验,以及马赫数为5.5的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自由飞行试验。按照美、英等国的技术成熟度标准,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已达到第六级水平,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样机设计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一是要重点突破空气动力学分析计算、发动机和机身一体化设计等关键技术,为研制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铺平道路。二是要逐步开发出具备工程化、实用化水平的防热材料与结构,为研制、生产具有实战用途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做好准备。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是成为人类发明飞机、突破音障、进入太空之后又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高超声速导弹所具有的特殊打击能力,已经成为强国除核武器之后又一种常规战略武器,具备实战和威慑并重的新型打击能力,并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战略性影响。
  空间武器空间武器以空间平台为基础,通过快速、大范围、精确和自主机动,实现轨道转移、交会、规避、绕飞、伴飞等动作,对敌方空间目标进行攻击。由于空间武器在空间攻防对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已成为军事发达国家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热点。
  未来,发达国家将进一步提高空间机动平台的轨道机动能力,并围绕空间机动平台的多种任务要求,特别是用于军事目的的在轨操作能力要求,逐步实现各项关键技术突破。美国正在实施X-37B空天飞行器(题图)等一系列技术演示验证计划,促进了大范围长航时自主导航技术、在轨自主运行技术、目标识别与跟踪测量技术、非合作式自主交会技术、在轨操作技术、操作效果评估技术等诸多关键技术快速发展和走向成熟,为下一步研制和部署具有真正军事用途的空间机动平台铺平道路。日本将以“工程试验卫星”系列计划为依托,重点攻克空间系统交会对接技术和空间机器人技术。
  网络攻防技术网络攻防技术能对敌方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进行侦察、侵扰、欺骗、破坏、远程控制和资源窃取,同时保护己方信息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自20世纪90年代末,网络攻防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攻防对抗愈演愈烈。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秘密开展了大量的网络攻防技术研究,并开发出了具有重要实战功能的网络战装备。在网络攻击方面,美军已研制出了芯片病毒固化技术以及“细菌”、“蠕虫”、“陷阱门”、逻辑炸弹等各种计算 机病毒,开发出了多种用于监控并窃取在网络传播的数据的网络窃听器;已能通过远程通信手段对敌方信息网络进行渗透。在网络防御方面,美军先后开发出多种网络入侵探测系统、网络诱骗系统及信息加密系统等网络防御装备,并为国防部网络系统安装了综合信息保障弱点报警程序等,使得美军计算机网络系统能经受多种信息攻击。
  未来,网络攻防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远距离计算机病毒无线注入将不断走向成熟。当前,美军正在研究通过精确控制电磁脉冲向计算机和侦察设备发射病毒,并进一步感染与之相连的信息系统。二是网络攻击工具的反跟踪能力将不断加强。可通过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方式,用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交替向一个特定目标发送过量的网络访问请求,大量消耗网络带宽和资源,从而导致网络或系统因过载而崩溃,而网络管理员将更难追查攻击来源。三是将呈现出“集成攻击”的特点。随着多种攻击方式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攻击将可能同时包括病毒攻击、隐通道、拒绝服务攻击、口令攻击、路由攻击等多种模式。四是网络防御方式更加积极有效。美国防部正在开发能够在“蠕虫”和病毒感染计算机之前就将其隔离的系统。预计未来10年,网络攻防技术将在病毒无线注入、网络攻击突防、病毒破坏、攻击效果反馈等网络攻击方面,以及网络入侵追踪、病毒检测与清除等网络防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物化成大量网络战装备;将具备自动感知目标网络态势、对目标实施战术级精确攻击、实时评估攻击效果并再次攻击的能力:能全面、自动监视和判断敌方攻击,能在遭受攻击后甚至在攻击到来之前作出适当回应,具备先发制人的主动防御能力。
  基因武器基因武器是用人工方法把不同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剪切、拼接、重组,然后再重新引入宿主细胞或个体中进行高效表达,大幅度提高或者降低人体防病致病能力的武器。目前,基因技术基础研究已取得全面性突破。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已基本绘制完成,标志着人类对自身基因的认识达到了崭新的水平。炭疽、天花、霍乱、鼠疫杆菌等多种可用作军事用途的病毒或病菌的完整基因序列已经发表,针对这些病毒和病菌的治疗药物或疫苗也已开发完成。通过基因技术研制的多种军用食品、药品已开始投入使用,这些食品和药品能显著增强作战人员的防核辐射、抗寒抗暑、抵御疾病和长时间保持战斗的能力。
  未来,基因技术发展将转入后基因组时代。在应用研究层面,将重点开发针对现有生物战剂的防护疫苗和治疗药物、对生化战剂进行检测的基因芯片、具有攻击能力的生物武器。预计10年,将出现经过基因技术改造的新型生物武器和防护许多现有生物战剂的疫苗与治疗药物。将出现由天然细菌和病毒改造而成的易存储、便携、毒性更大且能使疫苗失效的基因武器。随着精确掌握不同人种的基因差异,而且基因与大多数疾病的联系日益明晰,个别国家将可能制造出针对特定种族人群发挥作用的“种族基因武器”。由于经过重组改造的致病基因只有制造者才知道它的遗传“密码”,所以它难防难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基因武器可能成为未来新一代战略武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50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