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将防空进行到底的“标准”6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1年4月,雷锡恩公司开始向美国海军交付“标准”6防空导弹,并宣称美海军因此拥有了一种能够应对所有空中威胁的导弹。与人们耳熟能详的“标准”2和“标准”3不同,“标准”6(题图)多年深藏闺中,在编号上出现了大的跳跃。那么它在能力上是否也能实现跨越?能否对一切威胁通吃呢?华丽的回归
  “标准”导弹是目前美国舰队防空的主力武器,从30多年前服役至今已经出现了20多种型号。“标准”6是“标准”系列的最新型,但其使用的却是地地道道的现有技术,这也反映出了当今导弹武器发展的普遍规律。
  永远的“标准”2上世纪70年代,为了满足“宙斯盾”系统的需要,美国将“标准”1防空导弹升级为“标准”2,并在其后增加了一级助推火箭,将射程从30余千米扩大到70余千米,而且改用了美国海军以后通用的垂直发射系统。此后为了增程,又分别开发了“标准”2Ⅲ、Ⅳ等多种型号,射程也逐步扩大到了120和150千米。Ⅲ型改进了制导系统,可打击反舰巡航导弹等低空目标。1995年完成研制工作的Ⅳ型采用了与“爱国者”导弹类似的石英天线罩、AIM-120的飞行导航技术、“爱国者”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麻雀”的抗电子干扰技术等。这一系列的改进使“标准”导弹系统从点防御的中近程防空系统逐步演变成了区域防御的远程防空系统。“标准”2系统可以说是美国改进最多的防空导弹系统之一,装备序号从RIM-66C一直发展到了R1M-66M,甚至曾经发展了核弹头型号。
  “标准”在这里拐了个弯美国海军在1993年制订“海基战区导弹防御”(NAD)计划时,首先想到了以当时最先进的“标准”2Ⅳ为原型发展反导系统,担负30千米左右高度的内层防御,并将“标准”2Ⅳ型改进为ⅣA型。它的末制导改为适合反导识别的x波段半主动雷达寻的和红外寻的复合制导方式,并增大了战斗部破片质量,以后将装上“轻型大气层外弹射器”,实现动能杀伤。但是该计划研发经费超出了预算50%以上,并在任务上与“标准”3系统有重复之嫌,最终不得不在2001年12月放弃。
  此后美国发展了以反导为核心任务的“标准”3系列导弹。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为了发展对陆打击能力,还以“标准”2为原型发展一种对濒海陆地目标打击的“标准”陆攻型导弹,这就是更鲜为人知的“标准”4。它采用了GPS制导,射程可以达到380千米,可对陆地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实际已变身为弹道导弹。该计划最终由于任务不明确而夭折。后来美国海军还设计了以防空为任务的“标准”5,但由于该设计采用新技术太多,因此在图纸阶段就胎死腹中。
  将防空进行到底的“标准”6新世纪前十年,中高速反舰导弹发展迅猛,舰队防御要能对空中小型高速目标实施多次拦截,这就要求对空防御导弹射程要达到地平线以外,且最低高度要在数十米以下。目前的“标准”等防空导弹都需要舰上雷达引导,受地球曲率的限制,信号不可能达到地平线以后。随着海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障碍正在被克服,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美国海军提出了超越地平线打击的“增程主动导弹”(ERAM)概念。这一任务毫无疑问地再次落在了“标准”系列导弹的身上。为了发展反导能力,美国海军已经将“标准”2ⅣA的射程提高到了150千米,因此其完全有基础发展为地平线外防空系统。
  2003年1月,美海军提出了新型“增程主动导弹”的设计构想,2004年1月,确定雷锡恩公司为其主研开发商。雷锡恩公司将这种导弹命名为“标准”6,并沿用美国海军舰载防空导弹的命名法则,将其代号称为“魔爪”(Talon)。此前,美舰空导弹分别为“鞑靼人”(Tattar)、“小猎犬”(Terrier)、“黄铜骑士”(Talos),均以字母“M开头,而在“标准”导弹这里产生了例外。“魔爪”的出现明显回归到了这一命名法则,也表明美国希望“标准”6回归到防空核心任务上的想法。从雷锡恩公司透露的情况来看,“标准”6在设计方案中利用了“标准”2ⅣA的弹体和AMRAAM的最新型号AIM-120C7的导引头。
  2008年6月,美海军开始对“标准”6导弹进行测试,试验弹成功拦截了BQM-74空中靶标。在2008年预算中,美海军大幅增加了“标准”6的采购,费用达到50亿美元,计划在2013年前采购410枚,最终在2019年前共采购1200枚,部队从2011年开始形成作战能力。2011年4月,公司如期向海军交付了首批“标准”6。此后美国大部分“宙斯盾”舰将逐步混合部署“标准”2、“标准”6和“标准”3,从而具备“标准”2中近程防空、“标准”6超视距防空和“标准”3中高层导弹防御、“标准”6低层导弹防御能力。
  
  不一样的精彩
  
  由于“标准”6是以“标准”2Ⅳ为原型,两者外观基本近似:弹体总长度6.55米,主弹体直径0.34米,助推火箭直径0.53米,总重量1500千克,飞行速度3.5马赫,使用MK41等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最大射高33千米,最大射程240千米,有些地方称其射程达到400千米,估计是公里与海里的换算错误。作为“标准”导弹10余年后的回归,它有着与以往“标准”导弹明显不同的特点。
  制导灵活,可主动寻的
  “标准”6采用指令中制导、惯性中制导、半主动定位和主动定位等多种导引模式,依次工作,使“标准”6不仅具备了区域防御能力,还为舰队提供了防区外拦截能力。“标准”6之所以还被称为“增程主动导弹”,就是因为它采用了雷锡恩公司最新开发的AMRAAM导弹的主动导引头,这使其在发射后可根据舰上无线指令,启动主动雷达导引头,自主攻击目标,无需舰上照明雷达配合,从而具备了主动攻击能力。
  现有的“标准”导弹大多数采用无线电指令或半主动制导,需要舰上照明雷达指示目标,这限制了同时攻击的导弹数量。一旦遭遇飞机、导弹和无人机等复杂多目标的饱和攻击,防空雷达就会应接不暇,即使有再多的导弹也无法发射。使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后,导弹只要经过简单的指令中制导和惯性中制导后,可以马上转入主动定位模式,基本摆脱了对舰上引导雷达的依赖,使其具备了一定的抗饱和攻击能力。
  射程远,可防区外拦截“标准”6的射程可以达到240千米。此射程的防空导弹并不是没有,但在如此距离上可以拦截无人机和反舰导弹等低空目标的防空导弹,却是非常少见的。因为海面杂波的影响,对海面上十余米高度飞行的小型低空目标一直是海上防御的空白,即使雷达可以发现,使用防空导弹拦截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标准”6利用美国近年“网络中心战”概念发展起来的“协同作战能力”(CEC)系统,不但扩大了海上防空的距离,还扩大了防御的目标类型。CEC系统将海上舰队中各海上和空中平台(包括舰艇和预警机等)所装载的目标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有机联系起来,各系统可共享数据,从而延伸了“标准”6的探测、跟踪和锁定范围。如果 目标超过舰上雷达作用范围,“标准”6可以利用CEC系统发现、捕捉目标,并利用目标附近的其它舰上雷达引导导弹,接近目标后启动主动导引头,然后锁定、击毁目标。这种工作模式下的导弹射程不受雷达探测距离的限制,可以延伸到单舰防区以外,因此对远程的地平线以下低空目标也可实施拦截。
  部件通用,生产维护方便从初始设计看,“标准”6沿袭了“标准”2Ⅳ的开发思路:利用了大量现有成熟技术和经过其它系统验证的部件,使它与以往的“标准”系列导弹和其它类型武器达到了最大可能的部件通用。这不但降低了开发与生产成本,而且使用维护更加简单和方便。“标准”6将AMRAAM的主动雷达导引头整合到“标准”2Ⅳ的增程弹体中,这不仅均衡了以前海军在“标准”系列导弹和空海军在AMRAAM雷达技术上的联合投资,而且两种导弹使用相同的导引头硬件和软件,大幅降低了生产与维护费用。
  兼容性强,适用范围更广
  由于“标准”6将成为美国海军未来的防空主战武器而广泛部署,因此“标准”6在设计伊始,就充分考虑了发射系统的平台和系统的兼容性。从目前情况看,该导弹兼容于美国海军“宙斯盾”系统、协同作战能力(CEC)和空基早期预警系统,保障了这些系统在美国海军“宙斯盾”巡洋舰、驱逐舰和未来作战舰只(DDX和CGX)上的完全整合。“标准”6作为网络节点,将成为这种一体化火控系统的关键。
  作战灵活,拦截目标多样从拦截目标类型来看,“标准”6拦截目标灵活多样,具备对高速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甚至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标准”6导弹采用了联合技术公司的MK72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和大西洋研究公司的MK104双推力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这使其有足够的飞行动力打击远程和高空目标。而CEC能力的利用使其不但可以打击远程目标,还具有对低空目标的拦截能力。其MK125破片杀伤弹头比大部分“标准”导弹弹头弹片的散布面更大,初速也更高,这使其破坏力也更大,可实现对多种类型目标的破坏。此外,由于“标准”6源于作为美国低层海上导弹防御系统核心的“标准”2ⅣA,飞行速度达到1200米/秒,因此在动力方面基本具备对中近程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这也就难怪雷锡恩公司将其渲染为一种无所不能的防空武器了。
  
  “标准”6的标准运用
  
  建立舰队的多层防空体系
  美国未来海上舰艇设计已经将“标准”6作为标准武器配置。2004年5月,负责未来驱逐舰DD)(x)和巡洋舰CG(x)总体设计的诺・格船务系统公司透露,DD(x)和CC(x)将设计80个垂直发射系统单元,容纳“标准”2和“标准”6,并至少部署20枚负责弹道导弹防御的“标准”3动能拦截弹。现有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所装备的垂直发射系统也可以按照上述配属混合部署。这种防空/反导火力配系实际将现有美国海上编队的防空距离提高近1倍,从而实现对舰队地平线以外地区的防御。雷锡恩公司论证称,“标准”6在CEC的支持下,甚至具备对陆上巡航导弹的防御能力。
  组织双层反导防御作战“标准”6在总体设计上与夭折的反导型“标准”2ⅣA都是源于“标准”2Ⅳ,两者的最大差别是采用的导引头和战斗部不一样。“标准”21VA为实现高速、高空的导弹拦截,使用了前视引信、双模雷达和红外探测器。近年来,美国海军反导技术通过“标准”3的发展已经逐步成熟。“标准”6的主开发商雷锡恩公司也是美国动能拦截器的开发者,它随时可以将两者技术再次融合,新组合成的反导导弹将比“标准”2ⅣA具备更强的反导能力,从而弥补美国海军海上低层反导能力的空白。从“标准”6的实际性能来看,它本身对中短程导弹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在“宙斯盾”系统的支持下可以对“飞毛腿”、“芦洞”等实施拦截,也可以防御伊朗正在发展的“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这样一来,“标准”6就可以与“标准”3组成海上弹道导弹的高、低双层反导防御系统。
  对海上防区外围进行遮障通常美国海上舰队在外围大致150千米空域建立防空区,在该区内舰队拥有较强的防空警戒、反巡航导弹能力,因此对航母的侦察与攻击通常选择在这一区域。而“标准”6的240千米射程,以及优越的CEC协同功能,使其可以在150千米外围建立起严密的空中遮障,将无人机、空中预警机以及远程巡航导弹等隔绝在该区域外,使海上力量更加安全。
  与盟军共同完成海上联合防御
  目前,美国“宙斯盾”系统拥有庞大的海外用户群,这些舰只的指挥控制与发射系统完全兼容于“标准”6,这将形成巨大的“标准”6海外市场。这些国家在未来海上作战中将会利用该系统与美军联合行动,对美军海上力量予以支持。例如,韩国国防部2008年1月就曾考虑在“世宗大王”舰等韩国海军的“宙斯盾”驱逐舰上部署“标准”6。估计韩国将成为“标准”6的首个海外用户,相信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也将陆续引进,从而增强美国海上盟军的对空防御能力。
  
  编辑/李海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50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