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没有进入国防白皮书的阅兵通信装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1年3月31日我国发布了第7版国防白皮书,明确了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并使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白皮书还首次单独列出了信息化章节,其中提到了我国已建成以光纤通信为主,以卫星、短波通信为辅的新一代信息传输网络。
  联想到2009年国庆阅兵中首次展出通信设备,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于通信设备这一信息化战争基础的重视程度。当时国庆阅兵中有两款受阅通信设备,却有一型并不在此次白皮书的描述范围,那就是人们听起来相对陌生的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以下简称散射通信系统)。原因何在呢?
  
  曾经的主流
  
  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是当时最为重要的军用通信方式。
  要了解散射通信,我们可以从其最基本原理和它的名称“散射”两个字来理解。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散射通信技术是早期雷达技术的一个分支,因为它使用了雷达最基本的原理,也就是通过对相应的目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回波来确定目标的信息。在散射通信中照射的目标是大气层,其传播介质能将电磁波向各个方向散射出去,其中朝斜前方向射去的电磁波能达很远的地方。远处的接收机,如果有足够高的灵敏度,就能将散射来的微弱电磁波接收下来,从而实现通信。
  我们知道大气层又具体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等数层,其中对流层和地面距离最近,受地面影响也最大。对流层中因为大气湍流产生了诸多介质,整体环境也最为复杂,而正是这些复杂环境中的介质为对流层散射通信提供了条件,名称也由此而来。
  对散射通信来说介质越多通信效果自然也越好,因此通常越靠近赤道的地方散射通信效果越好,也就是说同样的系统在海南肯定要比在沈阳来的好。因为靠近赤道的海南温度较高,它上空的对流运动旺盛,对流层也相对较厚,更多的介质自然有利于散射。
  散射通信系统主要由散射通信机、供电设备、交换机以及其它一些相应配套设备组成,其中通信机又是重中之重,包含了直接关系系统性能的信号发射机、接收机和天线馈电装置等设备。影响对流层散射通信的主要障碍是对流层散射以及气象环境造成的信号衰落,如能克服这种衰落,那也就能够提高散射通信系统性能。总体来说,散射的通信系统的研发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即便世界上那些能够进行此类系统研发的国家,它们的研制单位也集中在极少数的几家公司或研究所当中,如美国的雷锡恩公司,俄罗斯的莫斯科无线电研究所以及我国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如今的中庸
  
  在最新版白皮书提到的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和短波通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目前军用通信的主要方式,这反映出了我军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正在紧追世界的步伐。那么光纤、卫星以及短波等方式何以能超越散射通信,更加受到各国的青睐呢?究其原因,不能说是散射通信的技术落伍了,而是它的一些优点(作用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适应复杂地形以及核爆条件下几乎无影响)在其它通信方式中都可以实现,并且做得更好。
  目前军用通信中风头最盛的无疑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它们的出现对散射通信的主导产生了最直接的冲击。卫星通信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迅速凭借着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和可靠性高而受到广泛青睐。正是这一系列的优点使其迅速取代了散射通信的主导位置。在现在看来,卫星也已经不再是那么“高高在上”,从以住的各种“软干扰”发展到目前军事强国可将其直接摧毁的“硬杀伤”,卫星通信军事运用中的一些弊端逐步显现。但在本世纪之前,这种情况还不是那么明显。也正是在这段时间,欧美国家对散射通信技术基础研究的热度大减,转而表现出对卫星通信的狂热,所以我们如今很少看到欧美国家出现新型散射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在众多通信方式中虽然比较年轻,但发展速度却十分迅速,目前已经发展了三代。它的主要的优势在于超大的信息容量、良好的保密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它的出现可以很轻易地替代欧美俄等国利用散射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预警链路。不过,光纤通信的覆盖范围毕竟有限,在野战环境下很难直接使用它的信息,因此光纤通信更多的是作为主干线路传输,在许多条件下还要卫星通信以及散射通信等其它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相比于短波通信以及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的微波中继通信,散射通信和它们则是各有千秋。短波通信在各国陆军和海军舰艇中曾被广泛使用,后来卫星通信的出现同样对它产生了不小冲击。最终短波通信凭借成本低廉的优势重新获得各国军方的青睐。短波通信的工作方式和散射通信类似,但它是通过在大气层中电离层的折射来实现的。短波通信的距离要比散射通信远,而且散射通信机造价高昂,成本并不占优势,技术研发难度大,目前我国在一些部件上仍依靠进口。但散射通信拥有的大信息容量是短波通信无法比拟的。
  微波中继通信的信息传输容量则要比散射通信来得大,传输质量也好。但是它作用距离近,远距离传输时需要中继站,不适宜像短波通信和散射通信那样伴随机动部队作战。
  总而言之,在对比这些通信方式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哪种通信方式好,它们在传播途径、成本、技术研发难度上是有所区别。正如上面所介绍的那样,这也决定了他们在具体使用中各有优劣。因此不同的通信系统在实际使用中,更多的是在整个体系下相互弥补以完善整个通信系统。
  2011年4月底,俄罗斯宣布战略火箭军的第4代自动化指挥系统投入使用。俄塔社介绍说该系统的信息传输主要通过陆线、无线以及卫星通信等方式来实现,其中的陆线就包括金属或光纤电缆传输,无线则可以包括微波通信、短波通信以及散射通信。俄罗斯的这一新型指挥系统对通信方式的综合使用,正是上述各种通信方式在具体使用中的生动缩影。
  
  从战略到战术
  
  在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刚兴起的50年代,卫星刚上天不久,作为如今主流军事通信方式的卫星通信在当时还无从谈起。当时北约和华约的冷战也才刚刚拉开序幕,但在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上的激烈竞争却已然开始。只是通信系统作为支援保障性装备,曝光率没有战机、潜艇那么高。但是这场背后较量的激烈程度却一点都不逊色于后者。
  苏联和美国都利用散射通信系统横亘自己的国土建立了一条完整的通信链路,并与盟国相连接,其整个通信链路跨度之长、工程之浩大都令人叹为观止。例如北约利用散射通信系统打造了一条穿越欧洲大陆的通信链路,美国则从本土西起阿留申群岛通过加拿大北海岸地区与之实现链接,这样再辅以其它通信方式,整个北约的战略通信体系就建立起来了。苏联与其阵营的国家也采用类似方式建立了战略通信体系,而且苏联在散射通信系统的运用上比美国要“投入”,散射通信分别占其战略与战术通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9150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