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最大的麦穗》引起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金喜

  苏教版实验教材《最大的麦穗》一文,讲述了古希腊的大学者、大教育家苏格拉底带学生来到一块长满麦穗的田边,让学生到田里摘一株最大的麦穗,并且是许进不许退,但学生挑挑拣拣,空手而归。最后苏格拉底启发学生:这里肯定有最大的一穗,但未必能碰到,即使碰到了,也未必能准确判断,那么最大的一穗就是刚刚摘下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猛然醒悟:人的一生不也是在麦地里行走,寻找最大的麦穗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呀。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使我想到《语文课程标准》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体验。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体现了人们心灵的丰富性,揭示了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根本规定,也揭示了个性的根本规定。人类两种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认知学习旨在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体验学习是联系学生生活、情感等,启发学生感悟、体会,直至与文本达到内在精神的交流、沟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知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苏格拉底正是采用了“体验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获得心灵的震撼,领悟到要把握住眼前的机遇。这种教学方式获得的知识、经验是刻骨铭心的,值得我们当代教育者深思,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手段、方法,引导学生体验。
  首先,借助媒体,营造体验情境。
  教学媒体指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等,把它们合理使用,再现文本画面,营造浓厚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体验情境,获得与作家类似的心灵感受,并能超越作者、超越文本。如教学《草原》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草原之歌》,随着优美的旋律伴着女高音歌唱家美妙的嗓音“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屏幕上映现出一碧千里、翠绿欲流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低着头静立不动的大牛、别具风味的蒙古包……学生被迷人的异域风情感染,体验到文本画面,教者不失时机描绘你看到的情景吗?能否把自己心里话说出来吗?这里,教师没有说理的分析,没有强烈的抒情,而是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主动熏陶,享受审美情趣。再如《螳螂捕蝉》,教者根据文本,设计动画,伴随着具有动感节奏的音乐,蝉高高在上,自由歌唱,享用甘露,螳螂神不知鬼不觉地悄悄接近,挥动大刀砍向蝉,黄雀从天而降,啄食了螳螂,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瞄准黄雀……精彩的食物链画面,使学生对“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一道理有了深刻的领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大江保卫战》、《卢沟桥烽火》等课文都可以再现画面,引领学生体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其阅读能力。
  其次,走出课堂,在实践中体验。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的主阵地,但获得的感性经验还是抽象的、零碎的、不牢固的,尚需亲自实践体验,方能达到与文本的沟通、感应。在全面感知课文的基础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完《山谷中的谜底》后,为了能让学生感悟到雪松先弯曲后反弹的本领,对文中的警句有深刻的理解,不妨让学生到雪松旁,亲手试一试雪松富有反弹性的枝丫。再如《大自然的文字》,光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或观看图片远远不够,必须让学生实地观察,方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奥妙无穷的文字。
  再次,围绕文本,演绎情境体验。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给我们较好的启发。老师扮成小稻秧,学生表演杂草,稻秧据理力争,杂草气势汹汹抢营养,在表演的过程中形象地理解了“团团围住”、“气势汹汹”、“不由分说”等词语,在演绎文本的同时,加深了情感体验,化抽象为形象,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半截蜡烛》中,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德军周旋时紧张的场面以及伯诺德夫人、杰克的表面镇定而内心恐惧的心理,显示出战争的残酷,学生对此不能理解,教者在全面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场景,再现暗战场面,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受到感染,理解了“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等反应人物紧张心理的句子及当时的气氛,较好地诠释了文本。
  最后,读评结合,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而我们平时看到的朗读是让学生反复地、机械地重复,或者有的老师注意到了情感,在引导时往往对学生说:“用什么语气读”、“哪些词要重读”等留于表面的无病呻吟;在评价时简单地用“读得不错,读得很好”等不真实、不具体的字眼。笔者认为真正的有效朗读应在感悟作品意蕴、体会作者感情,揣摩了文章的主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和文本对话与作家交流。而教者的评价应具体,能起到激励、反思的功效。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我抬头望了望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以天游峰的险衬托老人的乐,学生在充分理解了作品内涵的基础下,教者用引读法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意境,“我不由对老人肃然起敬,‘我抬头望了望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住了课文情感基调,心灵与作者融为一体,获得了真实的体验。教者的评价也是指导学生体验的过程。如《理想的风筝》中反映刘老师身残志坚的一节,学生读出了真情实感,教者给予评价:“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刘老师拖着残腿给我们上课时顽强不屈的身影,令人可敬可佩的刘老师让我们学会了坚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1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