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组建DIY社团,开展聋校高段美工职业化教育的实践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琛

   [摘要] 加强聋生职业技能教育,让聋生掌握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和一技之长,残而不废,拥有安身立命之本,是特殊教育人文性最根本的体现。而针对聋生普遍具有视觉敏锐、心灵手巧、思维专注认真、抗干扰能力强的生理特点,美工教学正好可以做到缺陷补偿,扬长避短,因而已成为大多数聋校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突破口。
  [关键词] DIY 美工 教育
  
  一、背景
  1.学生社团的隐性教育功能已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生社团就已在我国各高校自发地建立起来。由于其社团形成的兴趣性、组织成员的专业性、团体活动的实践性、组织自身的社会性,在实践中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等方面,都能发挥出十分显著的隐性教育功能,从而得到了教育界广泛关注和逐步认可。近几年,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社团更是发展迅猛,且不再局限于高等学校,形成了从高到低、从大龄化到小龄化全面普及的格局。现在,通过在校组建各式各样学生社团,已是很多学校作为显性课程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教育手段,并为如何更好地完善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进行着积极地探讨和研究。
  2.在聋校组建学生社团更具有其突出的必要性
  一般聋校在聋生进入初中段以后,为能满足不同聋生的求知需求,都要按照其学业成绩和专业特长进行个人发展方向的分流:一小部分聋生分流到以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课为主的班级,继续进行双基训练,目标是升入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接受教育;另一大部分聋生则必须分流到以进行职业技能教育为主,进行实用技能培训,以求掌握一技之长,适应社会就业需要。针对这大部分面临就业的聋生,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的职业技能,且所学职业技能还必须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单靠采用统一方案的一贯侧重于学生群体水平而缺乏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常规课堂教学,显然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聋生现实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分别组建以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长为基础的专业社团作为第二课堂,以实用性、应用性和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社团活动,创造更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聋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得到充分激发,并在各种专业活动中发现、培养、提高自身的特长,逐步形成操作技能培养与基本实践能力锻炼有机结合的社团活动体系,对弥补课堂教育不足,促进聋生职业教育目标的更好实现,就尤为显得必要。
  3.DIY市场的形成已为聋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DIY是“DoItYourself”的英文缩写,起源于欧美,已有50年以上历史。在欧美国家,由于工人薪资非常高,所以一般居家的修缮或家具、布置,能自己动手做就尽量不找工人,以节省工资费用。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没有性别、年龄的区别,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利用DIY做出来的物品自有一份自在与舒适。近年来,DIY时尚手工制作已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迅速延展开来,各类手工作坊、时尚馆、工艺饰品店、巧手家居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现在DIY时尚手工制作已经发展到家居、美食、美容等多个领域,已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一种新的流行时尚。在各式各样DIY时尚手工制作风靡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一个DIY手工制作产品的市场也应运而生,并随势不断壮大起来。从而也让一大批对DIY时尚手工制作有着深厚兴趣又拥有一双巧手的人从此又有了一条新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因聋哑学生普遍具有视觉敏锐、心灵手巧、吃苦耐劳、思维专注认真、抗干扰的能力强且动手能力强于往往正常学生的生理特点。DIY时尚手工制作市场的形成,正好可以为聋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未来就业环境,既能让聋生扬长避短,又能在掌握制作技能后自食其力。因此,从DIY手工制作入手,不能不说又是聋校开展针对性职业化教育的一个十分难得的发展方向。
  二、初步实践
  1.贴近社会需求,结合聋生特点,针对性组建DIY社团
  虽然学生社团组织是以学生的共同爱好、兴趣、志向及特长为基础的自发性组织,但因聋生自身的局限性,又是作为促进聋生职业化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在聋校的社团必须由老师指导把关,有针对性地引导聋生组建社团,而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凭自己兴趣随意组建。这也是聋校社团的特殊性。
  经过师生共同参与的社会调查,发现如今身边的市场上DIY手工制作涉及面十分广泛且种类繁多。为能切实满足学校对高段聋生职业化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我们必须选择既符合聋生生理特点,又能适应我校资金实力、教学场地限制等实际情况的DIY种类入手。
  2.从模仿到创作,增强活动趣味,个性化运作DIY社团
  (1)严谨与宽松相结合
  不拘泥于采用象课堂教学那样严谨的时间、空间限制,多以作品评比或比赛活动为主。即布置作品任务后,各社团成员自行完成,同时制订了一套作品评比奖励制度并严格执行,让每位成员相互竞争,互相追赶,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多数成员都会不甘落后,一有时间便一头扎在作品制作中,乐此不疲。
  (2)兴趣与专长相促进
  每位社团成员几乎都对各类DIY手工制作怀着浓厚的兴趣,但并非每人都有同样的专长。因人而异,突出各自专长,有选择地分人布置不同作品制作任务,针对性训练,能够更好发挥和提高其技能。如此一来,制作的作品质量更高,制作者的兴致也更浓,信心更足。
  (3)单体和合作相结合
  针对单件DIY作品往往不是单一一种手工工艺就可完成的特点,由几名成员分工合作就成为必然。这样也就给社团成员提供了相互配合、乃至各具专长的人员强强联合的机会,单比独个人完成一件DIY作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证明,采用合作的方式完成的手工作品,内容更加丰富,造型也更为饱满,艺术品味和工艺价值更高。
  (4)模仿与创作相结合
  模仿,是训练聋生掌握手工艺品制作技能,熟悉工艺流程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但一味地模仿,只能是重复制作别人的作品,不会产生新意,也容易厌倦,聋生的技能利用也只能停留在较低的加工层次上,对以后参与市场竞争和拓展新市场,将无法适应。只有在模仿的基础上,学会自己创作,不断地通过掌握的制作技能,设计制作出新的手工作品,才能真正拥有立足市场的自我生存能力。
  3.组织社会实践,接受市场检验,市场化发展DIY社团
  学校DIY社团运作一段时间后,社团成员的手工技能有了大幅提高,手工作品也越集越多,同时资金占用也越来越大,而教育效果到底如何?是否能达到聋生职业化教育的目的?不能陶醉在良好的自我感觉中,只有通过了市场的检验才能说明问题。
  (1)参加礼品赠送和活动展览,小试牛刀借2009年“教师节”活动之机,校DIY社团的绳编手链、手机链作为节日礼物送到了每位老师的手上,一盆盆精美别致的丝网花放在了每位老师的办公桌上,换来的是老师们的一致赞誉。2009年12月,我校第六届“艺术节”上,一次大规模的DIY手工作品的展览,在校园中抛起了不小的波澜。来自各级领导、兄弟学校的反响十分强烈,甚至大家都不相信这些做工细腻、琳琅满目的手工艺术品是出自一批在校聋生的手。
  (2)举办各种“义卖”实践活动,初尝甜头
  校内的良好反响为社团树立了信心,但毕竟是校内。社会上有市场才是硬道理。接着,社团试探性地举办了一次深入社区的实践活动。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几十盆花艺、几十件绳编一下子被社区居民们抢购一空,当得知是聋生们自己手工制作的工艺品时,社区居民们都树起了大拇指,连连称好。DIY社团的成员们看着手中用自己劳动成果换来的收入,激动得手舞足蹈。后来回校后,制作手工作品的劲头更足了。社团用回收的资金又购入大量材料投入更大规模的制作,先后到学校附近的景区和社区举办了几次实践活动。如此反复,手工制品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大,品种也是逐步增多。每次都是满载而去,结果都被购买一空。让所有参加DIY社团的聋生,一次次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成功喜悦。
  (3)与社会上专业作坊接洽,找到市场
  随着校DIY社团采购材料的增多,也引起了社会上供应材料的专业作坊的关注。当他们来到学校现场考察后,主动提出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将把我校DIY社团纳入他们的市场流通渠道之列。用订单形式与我校社团接洽,材料均由专业作坊提供,所有手工制品择优回收,社团成员毕业后也可被择优录用。一个DIY手工艺术品市场已向我社团打开大门。
  三、存在的问题
  我校组建DIY社团开展聋校高段美工职业化教学的实践尚处于探索试验的初步阶段,主要反映在:
  1.规模小
  社团人员只占全校高段聋生的三分之一,还不能对整个高段美工职业化教学起到主导作用。
  2.专业少
  目前还只涉及手工丝网花和绳编两个主要专业,其局限性还影响着DIY社团更大作用的发挥。
  3.社团建设还不规范,基础薄弱,尚未形成更为科学的管理和运作模式
  经过近二年的探索性教学实践,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在聋校组建DIY社团对高段美工职业化教学是有着其相当明显的积极作用和教育效果的,而且DIY手工制作也是一个可以涉及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新生市场,前景更是不可估量,完全可能承载以后聋生踏入社会后的就业需求。因此,进一步深入发展和改进我校DIY社团以促进高段美工职业化教学是大有必要的。
  四、发展方向
  1.增加专业,扩大规模
  在原有社团模式基础上,增设手工布艺、美容美发、手工陶艺等多个专业。根据特长和爱好将高段聋生分专业组建多个DIY社团。聋生必须参加一个社团,也可同时参加多个社团,让社团规模扩大到涉及整个高段聋生,使他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校DIY手工社团第二课堂的有利影响。
  2.深入市场,积极实践
  所有社团组建后,尽快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带领社团成员积极了解市场、体验市场、进而熟悉市场。努力保证社团成员在培养自己手工技能的同时,能保持与DIY市场的密切关系,随市场需求制作作品,用市场销售检验作品,回收资金后再发展社团,如此反复,良性循环,以保持社团的旺盛生命力。
  3.加强管理,逐步规范
  社团的正常运作和发展,离不开科学规范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特别是形成一定的规模后,逐步建立完善社团的规程和各项制度,是社团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社团能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规范的同时,还需将社团管理纳入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统筹范围,使在校各DIY社团能在学校可控状态下得到有序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