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不一样的故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生活在19世纪的德国,他们合作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被称为“格林兄弟”。
  《格林童话》主要是格林兄弟通过访问德国很多地区善于讲童话的人,把他们口中的故事加工整理而成的。格林童话的主人公分为两类:一类是善的化身诸如:裁缝、磨坊工、士兵、长工等。他们初遭不幸,几经周折,最后获得成功,比如《勇敢的小裁缝》;另一类是恶的象征诸如:巫婆、魔鬼、强盗、继母等。他们多是一时得逞,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比如《白雪公主》里的皇后。格林兄弟总是注重把这两类角色对立起来描写,同情、歌颂前者,讽刺后者,表达了鲜明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的愿望,而且格林童话的结局总是好的,往往以类似“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形式结尾。
  
  安徒生童话苦出来的童话
  
  安徒生童话多来源于安徒生自己的创作。
  安徒生生于丹麦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因为贫穷,他童年时期没有玩具甚至没有朋友,当他长大以后,为了使丹麦穷苦孩子凄惨的生活有一点温暖,他决定为他们写些美丽并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带给他们一些美好的东西,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和真理。而他觉得最能表达他的这种意念的文学形式就是童话,于是他就开始了童话的创作。
  因为自己有过相对悲惨的童年生活,安徒生成了一个具有特殊风格的童话作家。创作的时候,他过去艰苦的生活、学习、写作和旅行,也完全成为了一种有意义的准备和练习,即为童话的创作垫下基础。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根据他自己的经历创作的。1846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都会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于是他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安徒生小说还通过故事情节尖锐地揭露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丑态,以此衬托人民的心灵美,使读者以感人的诗境和意境中发现真理,发现人类灵魂中最诚实、最美丽、最善良的事物,《皇帝的新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当然,也有不少安徒生童话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比如《海的女儿》,它讲述了海底居住的最美丽的小公主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子而放弃自己生命的浪漫故事。
  
  《彼得・潘》玩耍出来的小说
  
  你一定了解《彼得・潘》这个故事的前前后后,但你清楚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灵感是什么吗?其实小飞侠彼得・潘之父詹姆斯・巴里创作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和小朋友们的玩耍:他迁居伦敦后,住在肯辛顿公园附近,每天上下班都从那儿路过。一天,巴里看见有几个小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们用树枝盖小屋,用泥土做点心,还扮作童话中的仙女和海盗。这游戏吸引了这位黑胡子作家,于是他就站在一旁笑嘻嘻地看着。后来,一个胆大点儿的孩子问巴里愿不愿意跟他们一起玩,巴里就高高兴兴地加入了孩子们的游戏,并成为肯辛顿公园海盗小队的一员。在回家的路上,巴里才发现原来这些孩子都是他的邻居,并且他们都是没有父亲的孩子,其中最活跃的那个男孩叫彼得。几个孩子丰富的想像力感染了巴里,他不但拉来妻子加人海盗小队,更以此为灵感创造了之后家喻户晓的人物――小飞侠彼得・潘,一起玩耍的其他孩子一个个也都成了故事中的人物。巴里把这些小朋友都称为他创作的合作者,童话剧《彼得・潘》公演时,孩子们每人还分到五个便士的稿费呢!公演引起巨大轰动后,巴里把剧本改写成童话故事,从此,《彼得・潘》就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目前以彼得。潘的故事为内容的图画故事、纪念册、版画、邮票风行各国,每年圣诞节,西方许多国家都在电视上播放这个节目,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众多孩子的梦想
  故事中,彼得・潘是个永远不会长大的男孩子,他可以自在飞翔,他可以和自己的影子做游戏甚至分离。他生活在一个叫做梦幻岛的地方,岛上有孩子们早就从童话故事中熟知的仙女、海盗、红人、美人鱼,岛上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不会老,岛上有个用蘑菇当烟囱的地下之家,在岛上人们永远不会长大也没有烦恼。彼得・潘有天来到温蒂的窗口,为她和她的三个弟弟,连同六个孤儿撒上银粉,把他们带到了梦幻岛上,开始了他们梦一般的游戏:丛林的冒险,彼得・潘与海盗船长虎克的生死较量,海盗与红人之间的大战……
  
  飞出来的故事
  
  全球仅次于《圣经》和马克思所著《资本论》的最畅销书籍,《小王子》首次在美国纽约出版后,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成为书籍世界的奇迹。
  作者生于法国里昂,他并不是职业作家,而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很小的时候他就梦想着冒险,12岁时便爱上了飞行。那个时期,开飞机是非常危险的事,然而这恰恰是德克旭贝里所渴望的。他于1921年应征入伍,在雪军服役期间学会了开飞机,1923年因飞行事故负伤退役,但他脑子里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飞。到了192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从法国图卢兹到非洲卡萨布兰卡和达喀尔邮航的一名飞行员,而且此后他多次死里逃生,极为出色地完成了空难救险任务,荣获法国荣誉团骑士称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的1944年,他为了拍摄法国南部的地面军事情况,驾飞机从法国科西嘉岛起飞,但起飞后不久便失踪了,当时只有44岁。因为作者热爱飞行,他的作品中充满飞行的色彩,《小王子》就是。
  《小王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颗遥远的、非常非常小的星球上住着一位小王子,他和一朵花儿生活在一起,小王子非常喜欢这朵玫瑰花,并且用心浇灌着她,但玫瑰花的行为和言词伤害了小王子,于是,他怀着忧伤离开了自己的星球,离开了深爱的玫瑰。他游历了众多星球,他遇到了满心控制欲的国王,国王手下没有任何臣民,却任命他为司法大臣,审判小王子自己;他遇到了自以为是的自大狂,自大狂恳求他双手对拍,为自己见到世上最美也最聪明的人而欢呼;他遇到了矛盾重重的酒鬼,酒鬼为了忘却自己终日酗酒的罪过而终日酗酒;他又遇到了商人,商人忙于计算星球的数目,把数目锁进抽屉里,以为这样就占有了星球;他还遇到了忠于职责的灯夫、教条主义的地理学家……最后,小王子到了地球,在沙漠中他遇见了飞机抛锚的飞行员。飞行员慢慢了解了小王子,也明白了他的爱――拥有了自己的玫

瑰,就拥有了自己的世界。为了回去看玫瑰,小王子飞回了自己的星球。
  也许你现在还不能理解国王、自大狂、酒鬼、商人等等人的行为,但是现在开始你能够把握住很多美好的东西,用一颗单纯、纯洁、乐观向上的心去面对生活,去爱每一个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那么你就是个幸福的孩子,你的生活将会充满如小王子一样的色彩斑斓!
  
  《窗边的小豆豆》自己经历的故事
  
  在靠近窗户的地方,你看见了什么?有一只燕子在筑巢,有一个商品推销员在吹奏音乐,有很多能够吸引你注意力的东西,这时,你该怎么办?一个叫做豆豆的日本小女孩,却不安分地站起来,和燕子说话,听演奏,她忘记了这是在学校,是在教室,她还有很多让老师头痛的事,所以,她才上一年级,就被这个学校开除了。退学后,妈妈轻描淡写地对小豆豆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就这样,小豆豆来到一所有个怪怪的名字的学校――巴学园。
  巴学园的一切都和别的学校不同:学校的大门是两棵有根的树,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门呀”;教室是电车教室,学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选学习各个科目;没有固定的座位,可以每天换位置;校长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等)和“海的味道”(鱼、海鲜等)的午饭;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自然;夜晚则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等等都是新鲜而动人的和谐景象。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窗边”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这段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
  这就是《窗边的小豆豆》所讲述的故事,这本书是作者黑柳彻子根据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而写的自传性的小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因此《窗边的小豆豆》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黑柳彻子回忆的过程。在这场回忆中,黑柳自己就是窗边的小豆豆,作者自己在后记中这么写着:书中所写的事情,没有一件是编造的,它们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黑柳彻子:成功的作家和慈善家
  《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在日本出版并被翻译成33种文字。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任命黑柳彻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继著名国际影星奥黛莉・赫本之后第七位、亚洲历史上第1位亲善大使。她访问了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通过媒体的力量,来向外界介绍这些地区的现状,并进行募捐。她还利用《窗边的小豆豆》日语版的版税创立了“社会福利法人――小豆豆。
  
  哈利波特:魔法创造出来的故事
  
  如果在大风车里董浩叔叔问:一个小男孩,瘦小的个子,黑色乱蓬蓬的头发,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黑框眼镜,前额上有一道细长、闪电状的伤疤,有一把神奇的飞天扫帚,他是谁?我相信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轻松地回答出来:哈利・波特。
  的确,哈利・波特这个英国的小男孩近几年在中国真可以说是大红大紫,深入人心。这一切,都要感谢一个人――哈利・波特的塑造者――富有想像力的魔法妈妈J.K.罗琳,一个和你我一样生活在现实世界,却以无与伦比的奇思妙想为我们勾画出九又四分之三车站的真正魔法师! 罗琳1965年7月31日生于英国的格温特郡。她从小喜欢写作和讲故事,6岁的时候就写了一篇跟兔子有关的故事。而创作《哈利・波特》的灵感产生于她在曼彻斯特前往伦敦的火车旅途中,当时一个瘦弱、戴着眼镜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这使她萌生了创作哈利・波特的念头。尽管当时身在飞驰的火车上,身边一支笔都没有,罗琳还是忍不住立刻开始在脑子里勾画这个小巫师的故事。很快,魔法世界的其他角色――哈利最好的朋友罗恩・韦斯莱,具有一半巨人血统的巨人海格,喜欢恶作剧的皮皮鬼陆续诞生了,等火车到达伦敦十字国王火车站的时候,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构思也已经完成,罗琳立即飞奔回家迫不及待地把她想到的一切记录下来,接下来的5年里,罗琳完全沉迷在自己创造的哈利・波特的故事里。在那个世界,孩子们学习黑魔法防御术,热衷于骑着扫帚高速飞行的球类运动,用猫头鹰送信,还得与妖精和大蜘蛛等很多奇怪的生物作斗争,最终,哈里・波特系列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诞生了,并于1997年与小读者们见面。她又分别于1998年与1999年创作了《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进一步轰动世界。2000年7月,随着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问世,世界范围的“哈利・波特”热持续升温,2003年6月,罗琳又推出了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5年7月推出了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又形成了一次比一次猛烈的“哈利・波特”飓风,被视为出版界的一个奇迹。目前,罗琳正在写哈利・波特第七部,预计2007年与小朋友们见面。
  
  冒险小虎队想象出来的小说
  
  托马斯・布热齐纳1 963年出生于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是奥地利当代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是德语国家最成功、最有影响的儿童和青少年作家之一,据说在奥地利有92%的家庭拥有他的图书,有88%的儿童认识他,有73%的6岁至12岁的儿童读过他的书。
  托马斯从小就很喜欢阅读冒险小说,长大后就自己动手写给小朋友看。他笔下那些千奇百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也都来自他海阔天空的想象。他写《神秘的吸血鬼》的契机就是在一个深秋的下午,他过马路时见到前面有个穿着长大衣的人,那人突然回过头来,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张很白很白的脸。也许那个人是为了参加化装舞会才这样打扮,但托马斯想到的却是吸血鬼,他想如果冒险小虎队的三个孩子碰到吸血鬼,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于是《神秘的吸血鬼》就产生了。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托马斯在受邀在参观济南趵突泉时,当看到喷涌的清澈泉水,他的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如果涌出的泉水变成了红色、绿色,此刻泉水四周除了冒险小虎队之外空无一人,又将会发生什么?正是通过这样无拘无束的想象,他创作的每个故事都像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城,而解开这些谜,就是引领小读者用好奇心打开世界――一个以勇敢、智慧和团结开创的美好世界。
  
  破案小工具丛书成功的重要原因
  
  《冒险小虎队》系列丛书及其升级版《超级版冒险小虎队》受到小读者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它创新的破案小工具,引领了国内带工具阅读的新潮流。每本书都有一张光学“解密卡”,每到故事关键处,都要用到这张“解密卡”,将其平放在书中电脑屏幕一般的灰色图形上,调整好角度,就能清晰地找到破案的答案,否则就很难破案。除此之外,书中还配有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破案小工具,帮助小读者解决冒险历程中遇到的困难,如在黑暗中会发光的恐龙骨架路径卡,能发出求救信号的闪光信号器,隐藏了键钮密码的降落伞等。这些小东西让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直接与图书内容互动,身临其境。
  作为一个并不具备太多技术背景的作家,托马斯如何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这些元素,并发明出一种便于孩子使用的“解密卡”呢?托马斯说他的方法就是多看、多听,并请教有关专家,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他举了《“神探”马克和鬼怪》的一个例子,书中讲到孩子乘飞机时的惊险经历,当时为了写出真实的细节,托马斯特地租了一架飞机,自己坐在飞行员身旁,请飞行员演示各种冒险动作,如突然从高空下坠,在2000米高空将机窗打开等等。而至于那张光学“解密卡”,托马斯说相关的制作方法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他只是从一本书中了解到,又把它变成现实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7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