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提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丽云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不强,是一直困扰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大难。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老大难,应从“读”抓起。众所周知,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读、写、听、说四方面。其中,读是基础,读能使学生增长知识,能使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三多”朗读法 品读
  
  教语文先抓读,理所当然。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诵读摆在突出的地位,从多安排读,多出声读,多自由读的“三多”朗读入手,使全体学生熟悉课文,重视朗读,养成习惯,形成风气,并以此促进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多”朗读教学法要旨有五:一是明确提出把课文朗读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三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上课时动口、动脑又动手;四是强调了朗读的方法应是“出声读”、“自由读”;五是指出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习惯,形成风气,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提高。
  “三多”朗读教学法实施分为课前导读、课中品读、课后美读三个阶段。
  
  一、课前导读,于积累中感悟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实现一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学生的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1)提前布置;(2)指导方法;(3)经常检查。这些方法我给它归纳为5个字:划、读、问、悟、练。划指默读课文,划出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字典、词典并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理解,找出文章中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自己设法记忆;读指自由朗读文章,结合文章重点词句,初步领会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问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文章中的中心词句以及自己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做到有疑而问;悟指再读课文,品味文章的精华,背诵文章的好句、好段,读中感悟,悟作者的写作思路,悟作者的写作目的;练指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和思维扩散点,设计练习题,发挥想象,大胆练笔,在练笔中积累。
  
  二、课中品读,于感悟中赏析
  
  课堂上的“读”,除老师范读,听录音读外,还有让学生默读、自由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读的方式有整课读、片断读、复述试读、背诵式读、比较读等。采用什么读法,什么形式应根据课文内容、授课时间、教学重点及学生情况灵活掌握,笔者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安排时间让学生多读、多出声读、多自由读。篇幅较短的诗歌、优秀散文等一般是先范读;然后,自由读;最后,让学生当堂成诵。如笔者在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在范读时把桂林山的“奇”、“秀”、“险”和漓江水的“静”、“清”、“绿”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我读起课文来。有一学生说:“听老师读,好象真到桂林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趁机要求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方法自由读,让同学们在读中感悟,领会感情。教室里同学们那神情,就如同沉浸在桂林山水那美好的景色中一般。
  一篇课文很长,一堂课的时间又很短,怎样指导学生读呢?可以抓住文中的重点段、句、词、字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朗读,通过读来培养语感,让学生边读边品味句子里涵含着的意思,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中心的目的。
  有的以历史为题裁的课文,则可以选取部分章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行理解,如《将相和》、《晏子使楚》等。课文中出现的字、词、句之类的练习,要求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让学生在原文中找到出处,然后熟读所在的句、段,在读中理解,然后再引申应用。对于有些小组讨论的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先读出有联系的上下文,然后灵活“猜”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
  
  三、课后美读,于赏析中提高
  
  小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因此,教完一课后就及时复习,要求至少再诵读一遍范文后再做有关练习,要求背诵的反复成诵。每个单元或到期中,笔者也要求对前面读过的内容进行重温。清末教育家王筠的《教童子法》介绍了一种连号法:第一天背诵一段,第二天又背诵一段,同时,温习第一天所学,合起来背诵,第三天学习新段以后,又把前两天所学温习一遍,如此反复到第十一天,则除去第一天所学,背诵前十天的内容,同时学习新的内容,这样反复重复。“人即中下,亦无不熟烂矣。”当然,我们在指导学生熟读成诵时,应注意结合理解和感悟,不能只是纯粹机械地操作,应导之以法(如理解记忆法、尝试回忆法、分总结合法等)。这样,久而久之,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法的感悟,品味文章的精华,还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从感悟中对课文进行美读,在赏析中提高。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以往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为此,笔者认为在实施“三多”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第一,课内读与课外读的关系。教材中的篇目文质兼美,值得反复诵读引为典范。但它们仅是名篇佳作汪洋大海之一粟。鼓励学生多读课外好书是语文教师应做的工作,除专门推荐外,笔者为配合范文的教读对课外书采用了“四推荐法”,即推荐同一作者的,推荐同一题材的,推荐同一文体的,推荐节选的原著。
  第二,读与口头交际的关系,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进行培养:一是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二是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三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他们进行积极主动锻炼。
  第三,读与社会实践关系,利用山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各种形式的社会交际让学生搜集,接触大量群众性情俚语、谚语、对联,并加强语言实践,以古诗词兴趣小组、开故事会、办手抄报等语文活动形式,使语文教学从狭小的一隅走向广阔的天地。第四,读与习作的关系。习作水平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习作,我们以读促进写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小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真实地写出来。具体做法是:仿篇布局的,如背诵朱自清的《春》,仿写《家乡的秋》;借鉴表现手法的,如熟读了《秋游景山》,学习按方位顺序写的作的方法。并不失时机地抓住课文的内容、空白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憾,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对人文素养起决定作用的是读。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新修订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提法,也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做到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