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化学“协进”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丛铎

  目前,各种教学模式百花齐放,均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十分重视引进新理论、新成果,教学条件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但也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过分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贬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片面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成长。“协进”学习,能较好地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使师生共进,和谐发展。
  “协进”是协作共进的简称,具体含义是指师师(老师跟老师)协作共进、生生(学生与学生)协作共进、师生协作共进。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协进还包含着师本(教师与文本,下同)共进、生本共进、校本共进的意义。运用“协进”教学策略,能将课堂教学的重心真正下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动起来,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成长。
   “协进”教学策略可从三个方面来实施:
  一、“协进”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是指教师在课题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主要涉及:目标确定与叙写、资源处理与准备、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编制、教学方案形成。
  准备阶段的“协进”主要是师本协进、师师协进、生本协进。首先是师本协进,教师(每个课题一个主备人)和文本(课程标准、教材、相关教学素材等)对话,设定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形成教案和学案初稿;第二步骤是师师协进,进行二次备课(集体备课),主备人说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其他老师谈不同的看法和改进建议;第三步骤是师本协进,主备人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修改教案和学案,组长审核通过后将学案印发给学生,教案电子稿发送给每位上课老师;第四步骤是生本协进,学生与文本(教材、学案等)对话,完成【前置学习】任务;第五步骤是师本协进,任课老师与文本(学生预习后完成的【前置学习】作业)对话,三次备课,确定“我”在这个班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形成个性化教案。
  充分的教学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课程标准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化学教材是化学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化学教师和学生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时发挥好“师本协进、师师协进、生本协进”的作用,可以充分整合课程资源,提高教案、学案的有效性和适切性。因每单元的备课任务分解到不同的老师,老师的工作量相对减轻,且二次备课的过程是一个讨论与争鸣的过程,能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和应用能力,帮助教师加快其专业成长的速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前置学习】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用好自己的话语权和思考权;而在【前置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则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利于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的三次备课,既能充分体现教者的个性特点,又有利于因材施教。
  二、协进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
  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协进主要是生生协进,需要充分的学习活动作为载体。首先是生本协进,学生复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然后是生生协进,交流【前置学习】情况,先就小组成员在【前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后组间相互释疑解难,必要时师生协进,教师点拨评价。【协进学习】的内容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相对都要高些,若遇大多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除给予引领外,有时还需要进行实验探究和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每堂课结束,当堂检查学习效果,【提升学习】为此目的而设置,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拓展提高。
  充分的学生活动是高效课堂的显著特征。学生的学习成效取决于他们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时间的多少。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将有限的时间充分运用于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活动中。例“原子的构成”教学过程中,活动2“仔细分析表4-2几种原子的构成,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生本协进阶段,学生读取图表数据时思路受阻,不会比较与概括,读出的大多是重复的单个的信息,如“氢原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构成”,“碳原子由六个质子、六个中子、六个核外电子构成”等;这时,就得发挥师生协进的作用了,笔者提醒同学们“横向、纵向比较各类数据”,并鼓励其大胆归纳和表达,最终,孩子们获取了许多合理有用的信息,如“原子的种类不同所含质子数不等”,“同一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氢原子的原子核就是一个质子”等;这些结论的得出为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充分的学生活动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展开的。活动过程中既要有组织有计划(课前预设),又要密切关注课堂生成,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处理预设与生成关系。例“原子的构成”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原子很小没有感性认识,即使是看了课本上数据(1.67×10-27kg)及形象化的插图,还是一脸茫然,笔者转换思路,将“1.67×10-27”用小数表示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67”,学生立即认同了文本内容,同时理解了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三、协进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策略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
  对协进课堂的评价也需要协进。初中化学课到初三才开设,因而教师没有“留级”的压力,对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会有意无意在接班之后评价“这届学生不如上届”;初三的学生已“阅人无数”,对教师的要求也高,“物理老师是这样要求的”让化学老师有点儿不爽。化学课堂中的评价需要师生双方多角度共同完成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发挥有效的评价功能。
  在协进学习过程中,生本对话后,学生完成【前置学习】任务,对这部分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由教师完成,教师与学生给出的文本协进,通过批阅学生作业给出恰当评价,同时适当调整教学设计,确定上课时的起点、重点、难点和活动形式;而学生则通过回答问题、提出质疑等方式对教师设置的学案进行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学生及时调整和改进学习行为,协进学习小组成员也对彼此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互评,小组间的相互提问和质疑也是评价内容之一,能提出有创造性、批判性的问题或回答了其他小组同学的问题均有加分,课代表在课后及时记载,这样的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保障;【提升学习】的评价由学生自己完成,只要满意自己的课堂表现完成了预设学习任务即可为自己打“A”,而教师则通过学生的【提升学习】成绩及学生的学习状态等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写入备课笔记中的“每课一反思”栏目。对学生的协进学习效果,学校也有相应的评价方法,班级每周一统计,学校每月一统计,评选“协进学习之星”,评价结果带入学期末的综合素质测评和中考时的推荐加分项。多元评价让课堂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均得到有效提高。
  当然,我们对“协进”教学策略的研究还在进行中,有望通过二次、三次乃至多次研讨达到我们的教学理想――让师生享受幸福而完整的课堂生活。
   (吴丛铎,如东县实验中学,2264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2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