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和谐教育理念与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教育转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志卫

  一、和谐教育理念及其特征
  教育理念是指通过教育者亲身体验和理性思考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身及其价值的根本性判断与理念。现代教育理念主张通过对教育的本质、功能、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广泛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力,全面发展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和谐社会的提出赋予教育理念新的内涵。和谐教育理念就是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强调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和谐发展,积极调动各种教育因素,通过各种教育载体,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受教育者在求知、做人、健体、创新的过程中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该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因此和谐教育理念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健康心理的学生。
  二和谐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
  1.坚持整体和谐
  和谐教育理念依据整体优化理论,坚持整体和谐的原则,为此,教师应树立整体优化观念,把教育过程看成一个整体,促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促进教育整体内学校、教师、学生等各要素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
  2.注重协调平衡
  和谐教育理念注重教育因素的协调平衡,注重协调各要素及各种矛盾关系的平衡。坚持和谐教育理念就要平衡协调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促进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平衡,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平衡;同时要热爱学生,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
  3.倡导民主管理
  坚持和谐教育理念就要倡导民主管理,在教育教学中坚持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通过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自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树立和谐教育理念,以和谐为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矛盾和挫折,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及其形成原因
  1.非正式群体概述
  一般而言,非正式群体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的群体。在正式群体中,因为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据好恶感、心理相容性等情感性因素,就会出现正式群体。由共同利益暂时聚合在一起的人们、邻居的伙伴、学校里的一些“小圈子”等都属于非正式群体。在学校里,为了有效地参与校园活动,一些兴趣、爱好、需求相同的学生逐渐地形成了非正式群体。
  学生非正式群体有多种分类方法:从形成原因和活动目的角度,分为学习型(如各种学习、兴趣小组)、爱好型(如各种体育、艺术类群体)、情感型(如由家庭境遇相似而形成的群体――贫困生群体)等;从发挥作用的角度,分为积极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中间型(关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活动,但参加活动不积极)、消极型(漠不关心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活动,经常起破坏作用)。
  2.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非正式群体往往也存在于班级中,是指以个人相互间的好感喜爱和利益为基础自发自然而形成的,相对于班委会、团组织等正式群体的一类群体。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经常处于与班级尖锐对立的状态,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无视学校规章制度,缺乏班集体荣誉感,而且破坏性较强。因此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教育转化是班级管理、建设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通过分析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在对其教育转化时可以做到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误解、歧视,从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部分群体往往会由于一些偶发事件而导致教师对其产生误解,再加上这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加深了教师的误解甚至发展为歧视、放任自流,这些教师的做法使这部分学生更加消沉,以致发展为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从而走上与教师、班级对抗之路。
  (2)同学关系的不和谐
  同学关系的不和谐也是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形成的重要诱因。一些本身具有自卑感或反抗情绪的学生在学业、日常表现等方面感觉到比优秀学生“低人一等”,再加上那些经常被老师表扬且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学生偶尔会责难或歧视,这部分学生由于感觉不到集体的温暖,反抗情绪随之高涨,由此转向了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3)家庭关系不和谐
  家庭和谐是和谐教育的基础,家庭关系不和谐会使一些学生(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少父母关爱而聚合在一起,因相同的不幸而互相寻求慰籍,从而形成一个小圈子。
  (4)社会关系的不和谐
  社会关系的不和谐主要表现为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现象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还有一些学生因痴迷上网聊天、电脑游戏等共同爱好及话题从而形成一个群体。有关资料表明:一些学生帮派、犯罪团伙的形成往往是由这类非正式群体转变而成的。
  四、构建和谐教育理念,促进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教育转化
  1.发扬民主精神,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加强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是促使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转化的前提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对于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教育转化不能急于求成,不能采取强硬的管理手段人为地打破这些群体成员间的联系,而应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我们要辩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任何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都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因此只有充分发扬师生之间的民主精神才能打消这一群体的抵触情绪,从而引起其内心的震动,为实现转化奠定基础。在班级管理中发扬民主精神,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甚至多给后进生及调皮捣蛋学生一些关爱、一些表扬往往能能满足这部分缺少老师关爱的学生的心理需要,让他们在全班面前得到老师表扬和尊重,也有利于改变其他学生对他们的偏见,从而使其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产生一种归宿感,由此可以发展为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2.倡导团结友爱,促进同学关系的和谐
  同学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不仅促使部分同学转向了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而且影响了班级的和谐氛围,进而影响了班级的凝聚力。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平等尊重和互帮互助,因为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是在相互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毫无忌讳地面对面地相互交流。只有消除同学之间人为造成的不平等、不团结,这部分群体才能了解到同伴的心理状态及感受,同时也可以毫无顾虑地相互倾诉,促进同学关系的和谐。其中班干部及优秀学生应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主动接触消极型非正式群体成员,了解其喜好,关心其学习,多给予帮助,积极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同学之间的和谐与师生之间的和谐是密不可分的,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促使这部分群体实现转化。
  3.真心融入情感,促进学生内心和谐
  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教育转化,教师和其他同学都要充满期待,关注他们变化的每一个细节,重新将他们的情感唤回温暖的班级之中。当然人的转变也许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有一些反复,可能今天表现不错,明天又开始捣乱了,教师应该富有耐心、信心,注重用真心去唤回他们,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使这部分学生从内心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师生的关爱,才能达到内心的和谐,使其内心的良好情绪多于浮躁、逆反情绪,真正实现教育转化,否则可能会向坏的方向复归。
  4.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和谐环境的功效
  为了促使这部分群体的转化,学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及班级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努力进行校园文化各个层面的建设,尤其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精神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和潜移默化作用,对学生非正式群体乃至学生个体施加积极的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人心情舒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班级氛围也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氛围。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进行教育转化时,老师和学生应共同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他们转变的良好氛围,要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和班级的温暖。
  总之,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教育转化,一定要因势利导,齐抓共管,讲究策略方法,把和谐教育理念引入这一过程,将会提高教育转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艳丽,李化树.非正式群体――班级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继续教育研究,2007(3).
  [2] 曾庆伟.正视班级中“非正式群体”.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7(6).
  (责任编辑白文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79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