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讨论的是日本人的生死观。日本人喜欢瞬间绽放倏而凋落的樱花,崇尚武士道的牺牲精神,日本这个民族的自杀率比较高发,日本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心中”(即殉情)的场景,日本人喜欢“物哀”的感觉,这些都表现了日本人与众不同的生死观。日本人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分析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以及其具体的表现。
  关键词:生死观;心中;武士道;瞬间美;物哀
  
  曾经看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作者用细腻的带着淡淡悲伤的情怀,对生和死作了自己的诠释――“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在《挪威的森林》中,木月死了,初美死了,绿子的父亲死了,最后直子也死了,这一个接一个的死亡反映出日本社会对于生,对于死,迥异于其他民族国家的一种生命的逻辑。
  日本人喜欢樱花,是因为樱花的花期很短暂,刚刚盛开,倏而便已凋落,这是一种生命刹那间所绽放的美丽。日本文学作品中很多是赞美死亡的,日本作家们为什么对表现死亡这么感兴趣呢?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中,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都死于自杀。为什么日本作家这么多都“以身试死”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日本人集体自杀。2000年2月,日本影片《入殓师》夺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部影片以“死”贯穿始终,凸显了日本人对于生与死的价值观。
  那么,生与死的问题对于日本民族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日本人的生死观究竟是怎样的呢?
  生死观,其实就是通过死,来表现对生的看法。生死观的具体内容包括:1)人死后到底会变成什么,会去向何方?2)人死后的世界以及死者,到底要怎样才能捕捉到?3)关于生,人们的思考和理解的方式。4)生存本身是什么?5)死亡本身是什么?
  一、生死观的分类分析和历史发展
  1.宗教的生死观
  在中国,传统的对生死的看法是,死后也和生前过着同样的生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帝王将相,不惜劳民伤财也要给自己修筑豪华陵寝。
  而在日本,关于“死了之后人会去向何处”这个问题,根据《古事记》中记载,有一个叫做“黄泉”的国度,这就是日本的地下世界。死后的世界,就是指“黄泉之国”。佛教传入之后,关于死后的世界,日本人将其和佛教教义相结合。佛教有因果报应一说,所以日本人也开始认为生前行善就会上天堂,积恶就会下地狱。
  关于“死后的世界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在日本的民俗学中,也有“山中他界说”,“山上他界说”,“海上他界说”等。
  2.哲学的生死观
  在现代,哲学之中也提到了生死观的问题。特别是在日本这样一个有“物哀”之美,对死之美的意识――“无常观”非常强烈的这么一个国家,自杀者非常之多。
  3.军事中的生死观
  对于军人来说,战场是一个充斥着死亡危险的一个特殊场所,生死观直接影响到了军人的思维和行为。日本军人生死观的形成,深受武士道、国家神道、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好战不畏死的这样一种民族气质表露无遗。
  4.日本生死观的发展历史
  1)古代――“他界观”
  在日本,最先记录生死的是《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在《日本书纪》中所记载的“根之国”,在《古事记》中记载的“黄泉之国”,都是地下世界,所以在古代日本,对于死亡的理解是,人死了之后会到另一个世界去,也就是“他界说”。
  2)平安时期的变迁
  佛教传入日本之后,对于日本人的生死观影响也是极大的。佛教传入之后,日本人产生了分辨善恶灵魂的观念。
  殡葬制度的变化也促使了对于生死问题认识的改变。古代日本的殡葬是土葬,平安时期开始有了火葬,并在室町时期开始普及。而这种变化影响到了生死观的发展。
  3)以武家为中心的生死观的形成
  平安时期,生死观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日本迎来了新的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重要的变化产生了,那就是武士权力的抬头。武士生死观是将“惜命”视为“耻辱”,在这个时期“名声”重过一切。武家时期延续了很久,这种以武家为中心的生死观也渐渐成为了日本人民族特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惧死”成为生死观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
  4)中世时期“隐者”的生死观
  在中世时期,日本产生了以“わび”“さび”为核心的日本独特的美学概念。在当时,出现了“隐者文学”,虽然为数不多,但对日本文学文化产生的作用却不可低估,当然“隐者”也形成了他们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死观,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さび系”的美是指,从美中(具体到一草一物)都可以看出“万物皆有悲伤(无常)”,这就表现出了一种对死之美的安心。“わび”是指隐者生活的物质侧面,是以“わびしい”质朴为基调,而“さび”就是前面所讲的,看透事物的无常,从中发现美。
  5)以“町人”为中心的生死观
  江户时代是最后一个武家的幕府时期。这个时期的变迁,表现在“浮世”的出现,也就是“浮世享乐”。“浮世”有“男女关系”的意思,也有“当世风情”的意思。“浮世”的延长就是“心中”这个观念。“殉情”在日语中说成“情死”,而“情死”在日语中有一个专门的词――就是“心中”。
  二、日本人生死观的具体表现
  1.日本人特有的死亡态度
  1)徇情(心中)
  “心中”或“情死”在日语中都是“殉情”的意思。原意是“相爱的男女向对方表露心迹的信物”,有切指甲、文身、断发、断指等。后来,“心中”专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体自杀。日本人对殉情往往有着一种正面讴歌的情感,“情死”是对心中感情的一种刹那间的极度升华,是一种享受。例如渡边淳一的《失乐园》。
  2)武士道的最高境界――牺牲
  武士道提倡“轻生死,重然诺”,更极端的观点是认为“武士道即是死”。这种用死来完成人生价值升华的观点,很大程度上被统治阶层所利用,就产生了日本带有强烈侵略色彩的军国主义但又死忠于天皇的近代史。
  3)剖腹
  剖腹是日本人独有的自杀方式,日语是“切腹”剖腹被日本人发展为一种崇高的死的仪式,有着正规、严格的方法和程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人在剖腹自杀这一行为上看到的不是死的血腥、恐怖和残忍,而是尊严、气节和壮美。
  2.物哀和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的日本文化专家――叶渭渠曾经指出:日本国民的特点是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物哀美”的精髓。日本人的生死观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意识,即赞美“美之短暂”,他们常常把“瞬间美”的意识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
  日本自杀身亡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川端康成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
  物哀是一种生死观。其主体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那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他们的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瞬间的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因此,追求生命的一瞬闪光,是物哀的重要特质。
  三、总结
  日本人的独特生死观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影响的。其成因有着复杂的因素,如地域的狭小,人口的压力,资源的匮乏和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就其文化领域而言,是日本的宗教、哲学、历史进程的相互影响所致。而且中国的文化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人认为死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死是对集体责任的承担和忠诚。日本人的生死观,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极端挚爱和面对死亡的坦然与大度,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是一种日本人特有的,值得我们深究并尊重的生死观。
  
  参考文献:
  [1]路邈.从“海と毒药”看日本人忏悔意识之缺乏[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01).
  [2]李兆忠.日本人的樱花崇拜[J].世界知识,2008,(07).
  [3]石中英.自杀问题的教育哲学省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4]王炜.简论日本武士的死与名誉[J].日本学刊,2008,(02).
  [5]傅伟勋.日本人的生死观[N].中国时报,1985-09-01.
  [6]郝祥满.解析日本武士道“死的觉悟”[J].世界民族,2006,(03).
  
  Light about the Japanese People’s Views towards Life and Death
  
  YANG Y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Major Couege the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Luogang 51136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Japanese people’s views towards life and death.The Japanese people like the transient oriental cherry and honor the sacrifice spirit of the Bushido. The suicide rate of this nation is comparatively high and the Japanese literary works often describe the scene of “dying for love”.All these present the Japanese people’s special views towards life and death. They undervalue life and death and they are lenient with life and death. They respect life and death. This article analyse the formation of this view and probes into its root causes and its concrete manifestation.
  Key words: views towards life and death; dying for love; Bushido; transient beaut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915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