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孙子兵法》思想对高校维稳工作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维护高校稳定是高校改革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和根本前提,针对当前高校维稳形势及危机事件的特点,借鉴应用《孙子兵法》中蕴含的丰富的危机管理思想,对于加强高校维稳工作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孙子兵法》;高校维稳;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3-0038-02
  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证明,稳定是保证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孙子兵法》作为我国古代经典军事学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和战略思维,研究借鉴其中的危机管理思想,将会给高校维稳工作带来重要启示。
  一、对高校维稳工作指导思想的启示
  (一)“不可不察”的思想重视
  孙子兵法开篇讲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讲要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兵者关乎国家存亡生死,同样高校稳定关乎高校改革发展,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牢固树立高校稳定红线意识,时刻紧绷安全稳定这根弦,清醒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局势,清晰掌握高校各方面情况。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了,行动部署才会到位。
  (二)“素行教民”的日常教育
  孙子兵法中说:“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要经常加强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将高校稳定理念宣传贯彻到位,让每位师生员工都能够加强思想重视,增强大局观念,做好自身安全防范,同时积极维护好各自单位的稳定工作,同时在危机事件出现时能够听从指挥、协助处置。
  (三)“因敌制胜”的效益为要
  孙子兵法说道:“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高校维稳工作中,危机处理往往是基于不完全信息的非程序化决策,并且每个危机事件都有其特殊性,发生背景、引导因素、影响涉及面等都不相同,这就需要“因敌制胜”,既要提高效率,更要强调效果,以平稳妥善处置、减小或消除负面影响为最终目标,不能产生次生危机和遗留后患。
  (四)“激水漂石”的快速行动
  孙子兵法说道:“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危机事件由于具有很强的突发性、扩散性,要求高校维稳工作部门要快速处置,在第一时间要介入处理,在事件发酵扩散和民众反映关注以前快速解决,尤其在当前互联网高度發达的情况下,要防范控制网络舆情,及时发布正面真实消息引导网络言论,防止处置不及时造成事态扩大和网络负面舆情。
  (五)“知晓迂直”的时机把握
  孙子兵法说道:“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在危机事件处理中,不同的危机事件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要知晓“迂”“直”“患”“利”,掌握好时和度,既要把握分寸、掌握尺度,又要抢占先机、把握时机,要掌握规律、遵循规律、踏准节奏,在合适的时间点采取合适的措施,做到事半功倍,一击必中。
  二、对高校维稳工作处置过程的启示
  东汉荀悦在《申鉴·杂言》中说道:“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个思想理念对维稳工作有极大借鉴意义,事后处理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防范,而孙子兵法中对于如何“防”“救”“戒”都有着很实际具体的启发和借鉴。
  (一)“修道保法”的事前防范
  危机事件虽然有其随机突发的特点,但是认真做好事前防范是减少事件发生的最有效方法。一是高校在出台政策、做出决策时要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考虑各方因素,“未战而庙算”,做好稳定风险评估,防止因决策不科学、考虑不周全引发不稳定事端。二是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工作,“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任何事件都要经历起始、上升、鼎盛、衰微、消亡等五个阶段,要加强安全稳定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要将不稳定因素处理于起始阶段,治病于未形之时,消患于萌发之前,做到“无智名无勇功”。三是要做好预案建设,“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修道而保法”,通过完备的预案体系和到位的演练执行,确保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启动预案,调动各方力量,快速有效稳妥处置。
  (二)“用战贵胜”的事中控制
  “兵贵胜,不贵久”,是说战争应该速战速决,快速取得胜利,不能拖延日久。这点对高校维稳工作而言尤为重要,由于现代社会的信息扩散效应,危机事件发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造成的损失将呈几何级数爆炸式增长。高校出现危机事件时,要快速反应、当机立断,根据危机性质和程度的不同分层分类进行科学精准处置。“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处置突发危机事件本就是应急性非程序决策,要勇于打破常规,善于运用“正”“奇”,做到“因敌制胜”。
  (三)“胜敌益强”的善后总结
  “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车杂而陈之,卒善而养之,是为胜敌而益强”,就是说要及时奖励将士,整合资源,以为我所用,激励士气。在高校维稳工作中,要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完善激励制度,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通过危机处理识别人才,挖掘潜能,然后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有利的态势,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孙子兵法通篇都在讲战略战术,就是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并通过战争检验认识的正确性,在高校维稳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危机事件处理中的经验教训,认识掌握危机事件发展规律,并根据新的经验修订应急预案体系,达到“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不断提升。   三、对高校维稳工作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譬如率然”的协同机制
  孙子兵法说道:“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说明了协同配合的重要性。高校维稳工作的特点和面临的形势都决定了必须建立有效的高校稳定工作协同机制,要建立健全信息协同、舆论协同、指挥决策协同和制度协同四个方面要素的协同,共同构筑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防护网络。要加强高校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同,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维稳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校内工作机制,同时要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属地公安机关、地方政府等保持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好校园的平安稳定有序。
  (二)“辅周安国”的队伍建设
  孙子兵法说道:“先知者,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意思是说必须依靠做具体实际工作、知晓熟悉情况的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说明了工作人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维稳体系的强弱。高校维稳战线要建立一支高效的信息分析队伍和专业的治安应急队伍,整合高校保卫部门、宣传部门、学工部门、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和安全员等力量,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三)“五间俱起”的信息工作
  孙子兵法说战争是“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如果“不知敌之情”,则是“不仁之至”“非人之将”“非主之佐”“非胜之主”,所以“明君贤将”之所以能够“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是因为“先知”,说明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详尽、越对称,作出的决策就更科学、更正确、更实际,预测预警预防的作用更强,解决危机事件的可能性也更大。信息要详尽掌握,不能“盲人摸象”,以偏概全,必须多方获取,学会“用间”,做到“五间俱起,莫知其道”。
  (四)“陷之死地”的日常演练
  孙子兵法中将“士卒孰练”作为知胜负的“七情”之一,通过“修道保法”,加强日常演练,做到“以虞待不虞”,实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日常演练是模拟特突发危机事件情景,进行应急响应的訓练活动,是危机事件处理和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手段。日常演练要立足实战,情景模拟要逼真,通过“众陷于害”“投之亡地”,来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意识和处理能力,提升高校维稳工作队伍业务水平,最终增强高校维稳处突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武.孙子兵法[M].中华书局,2011.
  [2]刘刚,雷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思想[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50-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0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