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探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德梁

  从探究性教学实施现状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认识到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这是一个积极方面。我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开展探究性教学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就一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设计氛围引导探究
  当学生遇到了不确定的问题情境,而这个问题又是他们最终必须确认、充分地描述以及用适当的方法解决的,当学生作为一个真实问题的解决者,探究性学习便开始了。如何精心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去寻求探究的话题、概念、主题呢?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的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精心设计的情景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探究性学习。
  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我们首先应进入“探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备课的过程应成为我们探究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了这样的备课探究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研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寻找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
  目前的新课标教材有多个版本,不同的版本编写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备课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某个版本的教材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而是根据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拟定课堂要解决的重点难点。也就是说我们要以课程标准的理念备课,而不是以教材的理念备课。备课时应密切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作,为此我必须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教师组织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对照、比较,看看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许多生物教师在师范院校所学的内容相对陈旧,因此在进行生物探究性教学时,很多教师感到不适应,甚至无所适从。教师应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首先明确每一个活动的目标和要求。同时,选择对学生能力帮助较大的几项“活动”精心设计,补充教材,重点引导。学生能力的培养依靠教师娴熟的引导,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课本,吃透课程标准,学会取舍,把握重点,应有选择地组织探究性教学活动。既要防止无所作为,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要防止不分轻重,过于偏离教学目标。
   三、设计问题激发兴趣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度”要适中,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想办法,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把大题化小,分步提问,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厌学;但对于过于简单的,甚至只要求学生回答是与否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也不宜当作探究性教学的问题。
  四、营造探究的学习气氛
  只有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有实现“自主探究”的可能。但自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及时调控,做到收放自如。鼓励学生自由准确表达,帮助学生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鼓励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已的思路,均应给予鼓励;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育目标甚远时,也不要给予绝对地否定,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启发,搭一个“脚手架”,降低问题的台阶,设置低一个层次的探究点或子目标,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调控的宗旨是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总之,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这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每一位教师而言,需要知识的再学习和教学观念的更新。新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科素养要求很高,联系实际内容的增多要求教师对生物教育认识更深刻。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相互合作,交流机会增多,科研意识和团队意识才能增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3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