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博采众长,酝酿醇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艳霞

  摘 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当前农村学生的写作兴趣较低,写作能力低下,针对此现状本文提出了模仿的重要性,探究模仿写作的方法和内容,旨在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农村学生 写作水平 模仿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作文课难上,学生的写作兴趣难培养,写作水平更不易提高,尤其是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写作就是他们心头一块伤疤,每每触及都会痛彻心扉。尽管他们有无比坚强的意志能将数理化学得很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将知识背诵得滚瓜烂熟,但是一听说上作文课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写出来的作文也常常枯燥乏味。尽管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但大多数农村学生只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我认为针对农村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的写作问题,应鼓励他们大胆地模仿,在模仿中期待突破与创新。
  一、明确模仿的概念
  吕叔湘先生曾说:“一个人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张志公先生也说:“作文……模仿是第一位的。跳过模仿是很难把文章写好的。教师不鼓动学生模仿,逼着学生自选,或是学生本身拒绝模仿,凭空跳到‘创新境界’,结果往往是陷到苦境,很难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可见模仿对于中学生的写作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应鼓励同学们接受模仿,学会并善于模仿,活跃自己的写作思维,以提高作文水平。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注意,模仿不等于抄袭。模仿是照着样子做,抄袭则是完全照搬;模仿是中性词,抄袭则是贬义词。比如,中学生正处在学习和模仿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但由于心理不太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低,往往不能分辨哪些值得模仿,哪些不值得模仿。模仿是一把双刃剑,模仿得好,对他们的学习会带来很大裨益,模仿不当,则会给他们带来诸多弊端。所以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明白模仿,学会模仿,善于模仿。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从仿词仿句开始,让同学们了解模仿,熟悉模仿,学会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二、掌握模仿的方法
  模仿有其方法可循,这些方法是架通范文与仿写文的多种桥梁,根据模仿的需要来选择,例如有人可专门研究名家是如何开篇,如何收尾;有人可重点关注名家笔下的人物是如何出场;有人可以专门搜集名家笔下典型人物的肖像、语言描写、心理刻画……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自己某一方面的特点。
  模仿的第一种方法是取意法,即模仿范文内容写文章。它含有三种情况,其一是范文里写什么,仿写文就写什么。如以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为范文写《家乡的杏子》,要求以“杏子”为说明对象组合材料,仿照范文的主要思路进行说明。其二是模仿范文的主要精神内容。如以朱自清的《春》为范文写《春的脚步》,描绘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的以希望和力量。其三是改换范文的角度,仍然选取范文中的材料来写。如以课文《祝福》为范文写《祥林嫂的故事》,全部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刻画一位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妇女形象。
  模仿的第二种方法是仿形法,即模仿范文结构、表现手法和句式特点等形式来写自己的内容。它含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全仿法,从整体上模仿原文的形式。如写《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就可全仿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的结构布局,先开门见山地回答命题,中心部分进行具体阐述,最后加以总结,写出自己追求的人生准则。如果能够写得朴实自然,“旧瓶装新酒”,富有新意,就会是一篇较好的仿写文。其二是点仿写,只模仿范文的一两点写法。点仿的范围很广,句式、段落、开头、结尾、联想、观察、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各种手法都可取其一点而仿之。
  三、拓宽模仿的对象
  除了模仿名家名作外,向自己身边的同学取经更是切实可行的一条捷径。教师首先要摸清本班学生的写作特点,每班都有几位写作尖子,以他们为切入点,重点培养,经常宣传他们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先动起来,以此激励广大同学模仿赶超。帮助同学们树立“特点第一”的观念,尤其是批改作文时,我总要在有特点的地方加上特别的标注,并且在发展等级分上体现出来,这既是对他们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的引导,同时也便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模仿。
  四、重视课文的模仿
  文章的阅读有三个层次:读懂文义,评价是非,最后则是善于从中模仿、吸收有价值的东西。在日常学习中,有些同学对课文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理解文意的层面上,总是不自觉地将课文抛诸脑后,然后抱怨自己可以模仿的好文章太少了,费尽心思去寻找一些诸如《高考满分作文选》、《优秀作文大世界》之类的参考资料。这种做法显然是舍近求远。我们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特点鲜明,规范性强,只要用心揣摩、仔细研究,就可受益无穷。所以讲授课文时应注意挖掘对写作有帮助的东西以便模仿。例如《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有许多可取之处:结构规范、语言朴实、对比鲜明、例证通俗、类比自然巧妙、喻证形象贴切……但一想到不久前在一篇主题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作文中,全班五十六位同学竟然只有一位在文中用了一句不起眼的比喻句,于是我把比喻论证作为这篇文章的重点来分析。我的分析引导加上课文的示范效应,很快就起了作用。充分挖掘课文的价值加以模仿利用,一课一得,日积月累,那将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入乎其中”,方能“超乎其外”。
  基于以上几点,我认为农村学生要想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要从模仿入手,不断充实自己。明确模仿的概念,明白模仿不是简单的依样画葫芦,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渐有所创新,最后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好文章。列维・施特劳斯说:“千万不要想象我们能像喷泉一样创新。‘新’必须长期酝酿才能成熟,才能在约束中锤打出自己的道路。”掌握模仿的方法,明白模仿与借鉴正是这样一个长期酝酿的过程。激励学生博览群书,培养学生敢于模仿的精神,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每个学生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也成为农村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让作文教学得以有效进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6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