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应用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小英

  摘要: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动机不强,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的现象。文章从创设应用情境的可行性、如何创设应用情境、如何呈现以及实施过程中注意的地方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情境;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6-0034-03
  “老师,上网。”对于这样的声音信息技术教师都不陌生。从刚刚上课时的满怀期待,到“上网上网”的呼声,再到听课的了无生趣,这似乎是一大批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真实历程。存在以上种种迹象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高中信息技术课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信息素养是一个抽象、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又难以衡量的概念。而信息技术课堂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场所,无效的课堂教学到无效的学习效果,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更错失培养信息素养的大好时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先让学生明确和接受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改变抽象的信息素养在学生心目中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可见、可体验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从而改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心态。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我们生活、学习甚至是以后的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笔者通过尝试在课堂中创设信息技术应用情境,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和体会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魅力,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设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可行性
  1.高一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心理特征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面向高一学生,此时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认知能力已接近成人的水平。高一学生在学习时间接动机占主导地位,只要让学生明确和理解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对于将来的工作、生活,为“四化”建设多做贡献都是必要的,高中生必须坚持学习。一旦学生形成相应的内在学习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会很长。
  2.应用情境的创设直观展示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魅力
  高中生主要生活在校园的环境中,以体会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运用信息产品的体验为多,而接触信息技术其他实例的机会还不多。但信息技术作为推动当今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性技术,正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快速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领域非常广泛,因而在课堂中教师创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境,将平时学生接触不到但在社会生活里运用广泛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展示,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更可以让学生强烈体会到信息技术的魅力。
  3.应用情境是学生成功体验学以致用的快捷方式
  心理学家盖兹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增加学生体验成功、获得成就感的教学环节。而教师创设信息技术应用情境,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并且成功体验如何解决真实的信息技术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理论的、假设的问题,更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是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帮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只是获得书面的知识,更可以将其转化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快乐,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课堂的实效。
  二、多种应用情境的创设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应用的情境从哪里来?来自学生、教师、大众的生活。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日渐宽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课堂中,将发生在学生自身或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
  1.来自学生
  应用情境的撷取、设置不能拘泥于知识内容,应主要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应用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遭遇到或可以感受到的情境。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疑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中,有意或无意之间都在使用或应用信息技术或信息产品。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除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咨询教师是一个比较快捷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课余,学生往往会咨询教师此类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可能与教材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并要有意识地收集记录,当有相关教学内容时,将这些问题以某一种方式再现,不仅可以解决有相同问题学生的疑问,而且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熟悉的生活世界可以激起学生相同的感受,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所需要的思维素质和探究能力,更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经验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在中小学已经顺利开展,学生已经初步接触或了解信息技术。此外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应用与学习信息技术的环境和场合。但由于各个学校实施的效果、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信息技术素养特别高的学生,或者有一部分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尤其突出的现象势必存在。将这一部分学生生活运用中的实例结合教学内容再现,不仅可以分享信息技术应用的经验,也可调动学生已有的体验去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探索。
  2.来自教师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增加,这一变化势必导致教师的工作方式、教育教学方法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教育教学的变革。教师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具体影响以及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的事实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打破学生对教师工作的神秘感,更可以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好处。
  3.来自大众――信息技术改变工作的方式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所产生的作用日益明显。一些领域和行业甚至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不掌握信息技术,不掌握新的知识,在社会中将难以生存,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工作的方式,是人们未来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来自各行业

的应用情境,不仅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实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更可以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技术新应用,从而从心底里接受“提升信息素养,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的理念。
  三、应用情境呈现的方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出应用情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呈现,明确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现身说法
  真实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如请学生将自身遇到问题的具体情形、问题的关键点、自己当时的处理方法、还没有解决的难点等详细述说。通过学生详实的叙述,得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讨论、试验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体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魅力。
  2.利用多媒体方式呈现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多媒体可以生动形象地回放、再现和创设学习、生活的情境。视频、动画、幻灯片、图片等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的生活场景很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3.情景剧
  信息技术情景剧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导引或协作学生创设情境,用简单的情节再现信息技术应用情形的一种表现方式。以直观的表演来展示信息技术应用的环境、优势和矛盾。
  四、应用情境的注意事项
  1.应用情境不能让“技术”独行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应用情境虽然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应用的魅力,但不能陷入过分强调技术手段,而忽视信息意识、信息文化与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在应用情境创设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技术”以外的东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应用过程中信息意识、信息文化等内容,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提升。
  2.应用情境应注意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应用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只是展示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某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若学生仅仅局限于此,虽然解决了一个问题,对于这堂课而言是有效的,但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无效”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当前问题的具体环境和要求,得出解决该类问题的通用方法和途径。
  3.应用情境应恰当处理情境的“复杂性”
  应用情境以现实的信息技术应用为突破口,真实性是其突出的优点。但真实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复杂性。创设的应用情境就是现实生活,是一个个基本上未被简化的事件。这样的事件是多元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即复杂的。在短暂的课堂中呈现并要解决这类问题,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剥离无关的、次要的元素,将目光和精力投入到问题的关键点。化解应用情境的“复杂性”,是顺利完成应用情境的重要因素。
  此外,应用情境中问题的综合性、呈现应用情境的时机、选择有代表性的应用情境等,都是教师在创设和实施应用情境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有多方考虑和预前准备好措施方法,应用情境得当,让学生的心回到课堂,课堂教学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9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