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国秀云

   数学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素质教育与数学学科的发展及其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受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能积极地思维,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克服困难乐于探究,有了兴趣数学学习就可以不成为负担。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学习,掌握知识,同时也会提高教学效率。
  
   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因此,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展开讨论,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到数学研究上来,使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并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愿望,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如,教学《克和千克》时,为让学生走进生活,我事先准备了1千克盐,并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枚2分钱硬币(每枚约重1克),课堂上让他们放在手中掂一掂重量,亲自体会一下1千克和1克是怎样的概念,有什么样的差距。这样,学生便对1千克及1克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再如,《分数的产生》一课,此课题源于分物体的过程,即,在无法分到整数个数时,便产生了分数。在教学中,我设计出这样的情境,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大家都知道每人分得1块;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小朋友,问学生该怎么分呢?学生纷纷回答,把它从中间一分为二。那么,分得每一块用什么数来表示呢?通过这种形式引出分数的概念,学生自然印象深刻,充分理解了分数的来龙去脉。这样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这些知识就能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自觉探究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及相关知识就能很好地完成。
  
   二、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突出知识的趣味性,是使学生很快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倘若仅满足于对数,计算、概念的解释和程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于情境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会使课堂语言平淡,气氛沉闷,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中。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吸收直接教学法的长处,重视情境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编成一个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内容是:师傅请三个徒弟吃饼,(用动画来演示分饼的过程,同时有解说词)师傅做了三张大小一样的饼,分给他的三个徒弟吃,先把第一张饼平均切成2块,分给猪八戒一块,沙和尚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于是师傅把第二张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沙和尚2块。孙悟空更是贪吃,抢着说:“我要4块。”师傅又把第三张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孙悟空4块。这时猪八戒不干了,说:“师傅偏心,给我的少。”然后向学生发问:你们说师傅偏心了吗?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发表意见,学生们的意见不统一时,老师利用课件演示,把三个徒弟分到的饼重叠起来,学生们发现三部分一样大时,有的学生哈哈大笑,笑话猪八戒的愚笨。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个个情绪高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了基础。
  
   三、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讲授《圆的面积》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知识,我让学生事先自己绘制一个圆形,然后将圆形剪下后平均剪成16等份,在课堂上进行动手操作,试着把16个碎片拼成学过的任意图形,学生在拼图形时,大多数学生拼成了近似的长方形。然后,询问学生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圆形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发现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且,圆的周长/2×半径=(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宽,从而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不但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也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知识奥妙的情趣,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再如,我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充分给学生操作实践的空间,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在家用硬纸板做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容器,再带一些沙土。在课堂上,让学生共同协作,将圆锥容器盛满沙土,倒进圆柱容器里。学生们经过反复操作,发现用圆锥容器盛满沙土三次正好将圆柱容积倒满,这样他们真正理解了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得出体积公式。在这样推导过程中,使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一步。学生喜欢了数学,数学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
   【作者单位:长春市宽城区实验小学 吉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20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