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如何开展高中语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彰显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高中语文教学无外乎有两点,一是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二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和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吃透教材,深度开发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不教教材,教材与教参所承载的知识只是课堂教学中具有引导价值的资源。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要去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学习的知识在课内,考查的知识在课外。所以,作为语文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顺势而导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的认知和学习基础上的差异,采取因人而异、顺势而导、因材施教的措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施教,使全体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提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统筹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师生互动
  课堂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辩,从而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点拨学生提问理解。
  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人需要有责任心,才能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机会。教会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具有对他人负责的良好精神境界。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的参与中树立这样一种意识,集体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就是集体的主人,形成一种主动参与的行为倾向。将语文社会的密切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加以渗透,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能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从而为学好语文乃至各门学科都奠定了良好的智力基础。
  (作者单位 河南省柘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071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