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池莉作品《来吧,孩子》引发对中国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前不久,为了讲授《池莉小说研究》这门课,我又一次重新阅读了作家池莉的小说《来吧,孩子》,每一次的阅读都让我对我们国家的教育有更深一层的体会,随着我的孩子已经上学,这种感触更为深刻。
   作为一名作家,作为一名母亲,池莉在小说中把她的孩子小亦池从小到大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描绘的非常详细与真实。池莉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老人临终,医生会告诉家人说,问问他想吃什么,想做什么,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可是,为什么非要等临死了才去重视生命本身的需求呢?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从心所欲地生活呢?”通过这个故事引出了池莉的教育观:“快乐教育法”。这种方法在她的孩子身上得到了成功。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同事、朋友,你会发现,很多成功孩子的家长都在用一种“虎妈式”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还要从2011年在美国的一种论辩中谈起,一个被称为“虎妈”的美国华裔女人,用了这样一种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是垃圾、要求女儿每科成绩都拿A、不准女儿看电视、女儿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虎妈自称,正是通过这样严厉的方式,她把女儿送进了耶鲁大学。“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究竟应当是以“虎妈”严厉的“中国式教育方法”来培养小孩,还是以传统“美国式”的方法让孩子自由成长?
   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师,每天都在教育我的学生们,包括我的孩子,但我现在感觉到了,我的孩子每天并不很快乐,他要做很多作业,(当然,可能北京的孩子已经减负,但我们这样的小城市,依然如固)他还要学特长班、每次的考试都要排名,而且成绩不好还要挨罚,甚至挨打。学习对他来说,很有压力,并不是很轻松,而是出于一种无耐,甚至是一种要求。
   1.批叛“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对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来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你是否有孩子,这可能已经在人们心中成为一句真理。更有甚者,它早早就在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们中间流行并被推崇为至理名言。
   但是,稍想一想,“周处除三害”中的周处,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他们的起点并不好,世界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爱因斯坦、冯特(心理学创始人)他们从小也没接受那样早期的教育,也不是很聪明,但最终他们都为人类做出了贡献。池莉的宝贝女儿小亦池从小没上那样多的特长班、赔忧班,不是一样去了英国最好的大学么?当然,早期教育固然有它的必要性,但中国的家长们,千万不要把它当作真理一样的对待。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拼音知识的学习,对78年出生的我来说是在一年级开始学习的,现在的孩子一般是在幼儿园时期开始学习,但实际上还可以更早些,从孩子会认字起,他就可以学拼音了,学习拼音的直呼,接着就可以读拼音故事了,我认为这样做非常有道理,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颜真卿也曾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在我们这样一个世界大国里,通过读书这条途径可以实现人们素质的提高。
   2.分数是否“第一” 每次送儿子上学,在校门口,耳边总是响起这样的声音,“儿子,好好学习,不然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你!”。每次考完一次考试,校门口的家长们都在议论“你家孩子打多少分,我家孩子才打96分,气死我了,这小崽子,看我怎么治他!”
   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位中国教师,我希望我的祖国日益强大,我盼望我的学生能够成为栋梁,我也真诚祝福我的祖国扎根于世界民族之林,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也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把我们中国式的教育完善起来,多思考,多实践,我相信有那样一天,我们中国式的教育会成为世界教育界学习的典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111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