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寿山石雕的美感审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超

  【摘要】:寿山石自开发以来,以温润的肌理,瑰丽的色彩,变化的纹饰和得天独厚的精良品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逐渐形成了寿山石文化,因此,我们在观赏寿山石雕的时候,要多角度地鉴赏寿山石雕艺术,才能领悟到它内在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寿山石雕.美感,形式美,石才美,色泽美,
  石头是冰冷的,凡俗的.然而有些石头却是五彩斑斓,机理变化无穷,赋予鲜活的灵魂,并融入人类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情感.寿山石就是如此。
  寿山石雕是一门“奇”于“巧”结合的天人合一的独特艺术,同时又是融入诗,画,书,篆,雕于一体的特殊综合艺术。我国古代先民,早在上万年前就以优质的石材,骨头,贝壳等制成丰富多样而优美精湛的装饰品。如今,寿山石雕刻艺术日臻成熟,其工艺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堪称为“中华国石”,盛誉空前。为此,寿山石雕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就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美和鲜明的装饰美特性,下面就从石质美,色泽美,形式美,装饰美四个方面来分析寿山石雕的美感。
  一.石质美
  在雕刻艺术中,材质自身的美感材料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寿山石种类繁多,色彩斑斓,机理无穷。因此,寿山石雕所使用的物质材料赋予独特的天然美感,且更具有审美价值。
  寿山石雕刻艺术的表现力,很大程度依赖于寿山石质自然美的形态,在寿山石雕刻过程中,艺人创作会受到石质的自然形态的制约。寿山石雕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所以,石质本身是寿山石雕刻艺术审美的主要部分。
  寿山石特殊的形成方式,致使在寿山石中寻找两块造型和色彩完全相同的石头是不可能的。因此,当寿山石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时,其所造成的天人合一境界,极具个性魅力。
  二,色泽美
  正如人的皮肤是最外露的肌肤一样,寿山石雕的色泽则是整个作品中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最敏感部分。因此,色泽美是整个寿山石雕艺术美中具有直接效果的一种美,晶莹凝腻的寿山石雕,颜色变化微妙,寿山石质色泽的变化具有一定审美价值。
  (一)自然真切
  人们珍爱玉器,因为它在工艺品中是展现自然色泽美的骄子,中国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不论是碧玉,还是翠玉都以天然色泽美再现风姿,寿山石雕也是如此。
  在《寿山石珍品选》一书中,对寿山石有这么一段比喻与评点:“寿山贞眠,岂惟秀色可餐,其丽质弥足珍视者,盖有五焉,曰润,曰灵,曰莹,曰嫩,曰腻,其或如丽珠肌肤,则石之丰润之;其或如燃犀照水,则石之空灵也;又如冰盘玉碗,则石之晶莹也;又或如春笋雪松,则石之柔嫩也;又或如脂如腴,则石之凝腻也。如斯尤物,迥非笔墨能尽其名状??”。这段话将寿山石质的自然美比喻的十分体切。
  寿山石雕利用石质的天然石质创制而成,在制作的过程中,完全利用石才本身的色泽纹样,使寿山石雕作品保留了自然本色,通过揩光上蜡,使石雕本身色泽表现的更加清晰,使其独具“自然真切”的艺术魅力。
  (二)和谐美
  人们常说,和谐就是美,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适度的,因此,和谐美存在于一切艺术领域,是中国古人获得审美愉悦的重要原则。
  “而所谓的和谐,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主要是指对象形态上的协调、相融和恰到好处,是感性形态上的相辅相成”。艺术中的疏密,浓淡,虚实,明暗,动静相生等,都体现出生命的和谐。寿山石雕虽然没有宝石的高贵和金银的耀眼,但其却能以其安宁纯净‘初发芙蓉’的特质,令人心旷神怡。
  寿山石明净和谐的品质的形成,是于身俱来,得天独厚的。约数千万年前,在福州寿山村一带曾出现过一次地质大变动,浓雾腾腾的火山大爆发,大量岩浆突破地面。伴有大量的酸性的热液活动,液体,气体,他们顺着岩石的裂痕,交替分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长石类矿物,或是岩石与熔岩交融重新凝结晶化。因此寿山石可谓是同一变化母体中的产物,寿山石中的成分不断的重复,特殊的生成条件使寿山石质自身就具有对称,匀称,连续,反复,多式统一的谐美的形式法则,虽然是自然而然的,却超自人工的精心构思于安排,集中体现了和谐之美。
  右图所示,名为”送寒余雪尽,迎春早梅新”的寿山石雕就有这样的特点,纯净可爱,石质色泽似如雨后阳光,莹厚滋润。通过寿山石雕艺术家的塑造和工艺处理之后,整个作品不仅有一种装饰美,尤为明净美观,清爽无暇,呈现出剔透和谐的色泽,面对这样匀净的寿山石雕作品,一种心灵净化的感受有心而生,可谓是石艺俱情的一件佳作。
  三,形式美
  寿山石雕美感审视不能单一仅限于石质,同时,应考虑其工艺价值,即石质的特性能否在艺术创作中被充分合理的利用。因此,在寿山石雕创作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审石”,因材施艺,这样就决定了寿山石“似是而非”的艺术形象。
  (一)神似巧色
  寿山石雕刻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回归自然,但却不能单纯的描绘自然。尽管寿山石天生丽质,却难于完美,常有裂,格,斑点,瑕疵等缺陷。这要求作者在雕刻中,将利用石质的固有丽质放在创作的首要位置,因色取巧,巧借天然,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充分利用自然石才奇美俏色的特征,进行巧色雕琢,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
  如果一件寿山石雕,单纯的、表面的、纯客观的追求形体上、造型上的酷似,还不能称之为寿山石雕艺术,因突出强调作品的神似,讲究顺乎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气息,尽量的保留其天然美质不受破坏。寿山石雕刻最为可贵之处则是“难得在利用石之病,而反见天然??”。
  如右图所示,周宝庭的“犀牛沐日”,则采用寿山山的高山石雕刻而成,被称为巧用石色的典范。
  该题材展示沐浴在红彤彤的骄阳之下回首奋蹄的犀牛形象,犀牛造型生动,概括精练,雄浑有力。既神情毕肖又富有装饰韵味。艺人充分运用高山石材天然的机理,精心雕琢造型,巧妙创作出犀牛活脱脱的神韵,“福州雕刻艺术”网评价这件作品:“构思奇巧,刀法洗练,传统的内涵又结合超自然的手法,看是情理之中,妙在意想之外,使人感慨天工造物之神妙,亦为作者的巧思而击节”。
  (二)抒情薄意
  在寿山石雕中,还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淡泊宁静,从轻描淡写中获得意趣的寿山石雕作品则并不少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269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