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近代化史观考查的新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生

  [关键词]高考,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3—0029一04
  2010年开始,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开始出现历史论证题,呈现一则或几则材料,要求考生能够从中提炼出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对此观点进行论证或评价。此题一出,即因其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和评阅标准的开放性而广受好评,引来各省纷纷仿效。2011和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的第41题,也都是历史论证题,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几道题目的考查内容和导向有共同之处,即都是由近代化史观统领的题目。近年来,近代化史观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逐渐出现在各地的高考卷中。因此,认真研究高考中近代化史观考查的变化和趋势,对于我们的备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0年的全国卷第40题(题目略)是以中国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和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背景材料,要求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认识。尽管中国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相比英国,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没有发展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是中、英两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面临着不同的“历史前提”所致。该题目着眼于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意在运用近代化史观对内容和分析进行了统领。将中、英进行对比,从历史观的角度来分析,考查的主要落脚点在于中、英两国近代化道路的不同“进程”和“结果”,以及从“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等角度分析其各自的“成因”。这需要从生产力的市场化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两个角度进行比较。
  但此题也存在问题,即还停留在将中、英之间不同的近代化之路进行“分列式”比较的层面上(分别叙述各自的“结果”和“成因”),而没有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更没有从近代化的“动力”方面进行揭示和考查。2011年的全国卷第41题,在此基础上向前走了“一大步”。题目如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该题目也是对东西方的历史进行比较,也着眼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时期,也是以近代化史观进行统领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相比之下,2011年的题目就由单独考查东西方(中、英两国)各自的近代化之路发展到了二者的有机联系,将西方的崛起与东方文明对其的影响密切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联系。本题隐晦地涉及西方崛起的“方式”和“动力”问题:是属于自身连续的崛起还是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而崛起的。题目中的第一段材料认为,西方的崛起是其自身崛起和连续发展的结果,从古希腊和罗马的民主与法制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再到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欧洲完成了向近代化的过渡,这是“内源型”崛起的典型表现。而第二段材料却正好相反,显示的是欧洲(西方)的崛起是要“归功于东方文明的成就”,这方面的史实也很丰富,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于新航路的开辟,中国播种、炼钢、机械、钻井等技术对于工业革命的发生,波斯、印度、中国的思想、哲学、艺术对于文艺复兴的影响等等都可以佐证这个结论。从这个观点来看,西方的崛起是东方文明对其影响的结果,属于“外塑型”崛起的典型表现。这里,“内源型”和“外塑型”属于近代化的两种不同的动力类型。从中可看出,2011年的考题已经涉及近代化的动力类型方面的前沿问题了。但其对近代化动力类型的考查还比较隐晦,还没有深入到文明之间的冲突和反应这个层次上。2012年的考题更是直接地切入了近代化动力的问题。题目如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一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该题目将中、西历史进行了“点对点”式的比较和联系,以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扩展为“点”,对应着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点”,直接切入“中国近代化的动力”这个主题,将中国近代化的动力模式定位于“冲击——反应”模式,即在“外塑基础上的被动崛起”。当然,考生也可以从“外塑基础上的内源崛起”或直接是“内源型崛起”这两个角度进行评析,发挥的余地较大。与2011年相比较,2012年的题目对近代化动力类型(或近代化的动力模式)的考查更为直接、明确,同时,将近代化进程中的“外塑”和“内源”这两种动力(文明)进行了直接的冲突,让考生结合所学的史实进行分析和判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283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