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传统文化视域审视师生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蔚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对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认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以往有关教育史或教育思想史的研究中,人们关注较多的是教育思想家对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研究、教育目的等问题的认识,而对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认识论述还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现象,起步晚,发展慢,许多研究者的视野更多地关注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每时每刻都是在从事着文化的活动,双方关系过于密切,以至于人们忽视了双方之间的差别,忽视了对两者关系的探究。
  一、教育与文化联系之源
  追溯历史,不难发现,我国有关教育文化关系的认识,是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紧密相联系。儒家思想的形成,促使人们注重教育在传播儒学中的作用;儒家思想的发展促使人们注重教育的文化整合与控制功能。当儒家思想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发生变迁的时候,人们关注更多的则是在文化碰撞的背景中,如何改进教育适应文化的变迁或把教育作为新文化体系的动力。而这正是如今教育改革所必须面对的。当前市场经济冲击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但在以往课堂教学中,一般我们并不期望这种价值上的多元化现象的存在,要求的是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向学生传递特定的价值观。但是教师作为生活于社会情形中的人,学校作为一个“微型社会”,价值观的对立和冲突在各个方面会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来。这就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时代也在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传统师生关系之缘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班级中的教学、教育和其他各种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而逐渐形成的关系。它是班级社会体系中人际关系的基本方面,语言、表情、手势、姿态等媒介是师生之间传递知识和交流思想、价值、态度、情绪等的重要手段,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着广泛、深刻和持久的影响。
  1.表现形式
  首先,我国中小学的课堂空间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秧田型”,这就造成了封闭性极强的学生个性“私有化”小空间和教师强权控制下的伞状的总体空间,在客观上将全班学生拆解为一个个的“个人”,学生之间联系松散,成为只是无实质功能联系的“孤立的个体”。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角色面目表现为绝对权威时,对学生的要求便具有强制性,课堂教学管理则表现为管制式,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迎奉特征,学生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松散,课堂教学内容和教科书成为了师生之间仅有的维系。师生之间“冷漠化”、“紧张化”、“利益化”问题日益突出,从而造成教师缺少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难以和谐、融洽。
  2.原因分析
  自春秋以后,儒家思想便逐步在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构成了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播与文化控制中一直作为主导因素。而随着“学而优则仕”、“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等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生从小就形成恭顺服从的性格,奉为“孝”行;教师的权威则不容置疑,其观点即为“真理”,其要求即为“法规”,其评价即为“裁定”。“家长制”的教学气氛令学生怀疑教室是“课堂”还是“公堂”,这种带有浓厚的权利模式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
  同时,家国一体化的文化特点也使师生关系被一种家族亲缘关系的伦理基础所代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伦理文化无疑论证了教师至高无上的权利及其绝对合理性,教师有权对不听话、违反其意的学生进行鞭笞。浓重的历史文化的根基使这种陈旧的师生观具有极大的历史惯性,使它在教师中世代相传,挥之不去。这些陈旧的师生观、伦理观,使部分教师承递着传统的权威角色。
  三、和谐师生关系之立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不同于过去所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媒介,单向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相对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与情感需求;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之上,以平等为基点,以对话为特征,本质上是民主与平等。
  1.提高教师素质
  知识经济的到来,无疑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知识结构已满足不了社会对个人生存发展的要求。职业本身就促使教师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由单纯“放电”的知识输出者转化为不断“充电”的学习者。
  首先,教师应依靠自身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形象符合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作为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在社会中的分量举足轻重,尤其是在当前“尊师重教”的大好环境下,教师这个职业就更加得到关注。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无形中给教师带来了许多压力,这些压力唯有依靠教师的自身努力才有可能转化为不断的动力。而考虑到教育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教育变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意外因素的影响,教师内心的深层冲动使其要维护教育影响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尤其要防止和克服“权威”心理,主动加强与学生的经常沟通,及时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与冲突。
  其次,教师要依赖学生,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尤其要防止和克服各种来自社会和个人的偏见。但在部分教师当中,仍然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教师主观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好班”、“差班”、“好学生”、“差学生”应运而生,教师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好班”、“好学生”那里,给予他们的总是美好的期望和无休止的宽容;对“差班”、“差学生”却总是怀疑、讽刺和挖苦,这就造成了教师与好学生、教师与差学生、好学生与差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势必会影响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
  2.重视学生素质
  近年来,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反映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教师数量的相对有限难以保证学生的教育素质。学生的教育素质,一方面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教授,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学生的内化接受。教师的教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外部条件,学生的自觉主动才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内在因素。同样,师生关系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需要依靠教师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学生自觉提高的意识。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自觉意识,学会独立发现、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因为这种发现更为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与联系。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提倡的是“精英教育”,忽视了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教师关心人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人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因此,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是确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另外,要改变以往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的领导方式——专制型(采取强制手段管理学生,师生关系紧张、疏远,难于合作,冲突较多)和放任型(师生关系冷漠,相互不关心,少有合作,也少有冲突),建立新的教师领导方式——民主型(教师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往,热爱、关心、尊重和信任学生,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和支持),实行教育公正。
  当然,教育工作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育人工作,来不得半点急躁,更不能简单粗暴。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学生要有爱心,努力改进自身的教育方法,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参考文献
  [1] 冯利,等.当代国外文化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6.
  [2]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3]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胡东芳,陈炯.谁来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国教师的透视和反思.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5] 陈培瑞.教育:新的挑战和抉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责任编辑 杨 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297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