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变“任务”为“需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回顾传统的作业设计,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抄抄写写,机械重复,无一点新意可言,更谈不上思维训练。做作业,纯粹是为了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没有任何的兴趣和主动意识。一点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要求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面对一个个基础、能力、性格、习惯、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个体,我们有必要为语文作业重新定位,把学生从机械作业中解救出来,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变 “被动”为“主动”,变“任务”为“需求”。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不断品尝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一、力求新颖,趣字当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如果老师能创造性地应用教学资源,精心设计作业,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方式,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将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和信念,这种信念将使学生对学习和作业产生充动。比如:我把传统的抄写生字换身成制作生字卡片,版面可以自行设计,还能配上精美的插图。每月进行评比,由孩子们自己打分,谁的分数最高,将颁给最佳制作奖。尤其在学校举行的创新型作业设计展览会上,当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作品,更是感到无比自豪和满足。这样一来,避免了机械重复的抄写,还有奖品作为诱惑,就不愁提不起孩子们的兴趣,常常是老师还没有安排作业下去,他们就已经等不起要去设计、制作了。
  二、形式多样,突显个性
  作业设计不但要新颖,有趣,还要注重形式上的多样化。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对于创新型作业的设计就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体现出学生各自的“闪光点”,突显个性。比如教完二年级下册课文《三个儿子》,我结合学生的特长,请喜欢表演的学生排演课本剧;请喜欢绘画的学生为课文配上插图,做成连环画;喜欢创作的学生则用日记表达自己对三个儿子不同做法的看法,并写出了自己经后如何来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作业给了学生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表演的逼真动人,绘画的形象有趣,创作的真实深刻。这样的练习形式,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在做老师安排的作业,而是在做自己喜欢的活动和游戏。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定能得到更好发展。
  三、以生为本,分层设计
  五个手指伸出来都不一样齐,更何况是每一个学生个体。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身心发展,如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等,由于受到先天条件,后天因素的诸多影响存在差异。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有的学生则要花上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因此,作业设计要以生为本,考虑分层,充分利用作业这一阵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学生学完一篇童话故事后,就可以设计这样的3个作业供学生选择:1.背诵课文。2.表演这个故事。3.根据课文内容,续编一个小故事。第一题一般适合后进生,第二题一般适合中等生,第三题一般适合优秀生。当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了适当难度的题目后,完成作业就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困难,只要努力一下也能较快完成。学生在作业中体会到了乐趣,有了完成作业的动力,当然会向更高的层次挑战,我想在这类作业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发展”。
  四、尊重学生,多元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鉴于以上理念,创新型作业的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老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也是一种人文活动。有时感性的语言比枯燥的分数更有人情味。一张笑脸会乐得学生全不拢嘴,一个大的优会让学生充满成就感,一句“老师很喜欢你,老师为你感到骄傲”“你懂礼貌,爱学习,是个很棒的学生”,会让学生对爱不释手。这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欣赏、尊重和信任,他会因此愿意结交老师这个大朋友,把自己的心里话也告诉喜欢他的老师。这无异于是一次次无痕的心理沟通,当然也能让学生的心灵健康发展。
  最棘手的应该是那些问题多的作业,常常错得让老师无话可说。有时可能一个大叉就了事。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伤学生自尊心的。评价作业一定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尽量不用指令性、批评性的语言,每次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评价,促进每个学生不断转变与发展。教师的热情鼓励与真诚赞美定会使学生的成就感和需求得到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定能达到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的境界。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一定要摆脱封闭、僵化单一的状态。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锐意创新,优化作业的设计,把作业置于开放的大背景中去吸引学生,使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变“完成任务”为“内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语文教育,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实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347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