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的守护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12年5月14日晚,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的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去世,享年88岁。
  “修长城修故宫参襄国徽设计无愧文物卫士,护名城护运河舍身文化遗产堪称古建护神”,这一副追悼会上的对联,概括了罗老繁忙而充实的一生。
  罗哲文,1924年出生在四川宜宾,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刘敦桢等,参与过国旗和国徽的设计投稿竞选,一生从事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
  1952年,28岁的罗哲文担负起了修复长城的重任。他每天骑着毛驴考察,迈着步子丈量,反复斟酌后拟定了维修规划图。修复时他和工人一起拣青砖,挖砖块,用原有的材料保持长城的面貌。实地勘察,亲手画图,修旧如旧,向工匠学习。作为梁思成的亲传弟子,他说:“梁先生那种‘勤勤恳恳做点事情’的精神也成为我一生的做人标准。”长城修复后,他又亲手把长城送进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60年来老人对长城的关注始终没有中断过,他也因此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直到2003年,他还以年近八旬的高龄参加了汉长城遗址的考察团,并穿越了被称为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不仅长城,全国100多个国家级的文化名城,每一座他都亲自考察过。洛阳、西安、大运河、蜀道,仅苏州大运河他就考察过近百次。从长城保护到大运河申遗,从历史文化名城到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罗哲文奔走疾呼、日夜操劳,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杰出贡献。
  但一方面是保护,一方面却是打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幌子下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古建筑面临着被摧毁的命运,罗哲文说“每看到一处有价值的古建被拆都很心痛”,为此他变得越来越忙碌。退休前,他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退休后,他依然头衔不减,担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政府部门的专家顾问,多个学会的名誉会长。全国文物被毁、重建的求救电话此起彼伏,他几乎来者不拒。罗哲文形容自己的电话就像119热线,本该安度晚年的他只能扮演救火队员。画家方砚记得老人总说:人对待文物,应该像对待自己家中的好东西一样,千万破坏不得。即使不幸损坏了,修复时也要“修旧如旧”。但并非所有人都认真履行老人的建议。“一半尊重他的意见,另一半只是听听,该怎么修还怎么修。”弟子齐欣说,“会议过后,常发现结果不是他当时提的意见”。但他还是要去开会,要去说。他担心“不去的话更胡修”。就在住院之前,他还曾经一天赶了3个场子。
  就这样,罗老像个围绕着古建筑奋力旋转的陀螺一样,怎么也停不下来。为了省出更多时间工作,他的衣服从来一身中山装,吃饭就喜欢一把花生米,生活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已经86岁高龄,但依然有一半时间在飞机上,忙碌得很。”好友舒乙如此回忆他。身边的人则喜欢用“不服老”形容他。每次外出,学生一搀,他就跑。他不爱去医院,认为看病是耽误工作,也不愿意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给外界。是的,这位目睹古建筑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的老人,尽管心里痛苦,却从来都对别人说“还有希望”。提到文物保护,他说亡羊补牢永远不晚。乐观如斯,甚至有一天,他高兴地告诉学生自己家被盗了,学生不解他的反应,他才解释,至少被自己视若珍宝的相机没丢,文保材料没丢。
  但就是这样一位和善乐观的老人,却很少有人想到,他的心底有着怎样沉重的忧虑。晚年时,他最常回忆的一段往事是他与梁思成一同拯救北京城墙。
  “拆城墙就像扒我的皮,抽我的血。”城墙最终被拆,梁思成失声痛哭。时隔数十年,罗哲文还常向旁人回忆起这些。
  “我们现在留下来的东西太少了,再不保护就没机会,没时间了。”罗哲文说。
  去年10月,罗哲文再一次带病赴安徽泾县,为当地的徽派民居村落设计保护方案。察看完当地村落之后,罗哲文一头扎进附近公园的洗手间,再也不能自己走出来。
  这是这位老人最后一趟出远门。
  热议锐评
  从梁思成到罗哲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种心境的脉络:信念之下的不浮不弃不功利。这不但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精神,更是当下我们应该坚持和传承的。作为中国营造学社的最后一名成员,罗老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学习他对事业的热爱与全心全意的付出;学习他几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学习他乐观的心态;学习他生活简朴和勤恳做事的原则;学习他用平常的心做伟大的事……这些无不是我们当代日益浮躁的社会和个人需要的精神和品质。学习之外,更要反思。古人说,见贤思齐,对中学生尤为如此。愿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拥有一颗静影沉璧的心灵,细细地观照前人言行,鞭策自己前进。(高明燕)
  话题拓展
  一生的信念;坚守的力量;沉重的忧虑;大师风范;用平常心做伟大的事;保护文化遗产;反思的意义……
  (来源:凤凰网、搜狐网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361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