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艳梅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但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如何使学生动起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体,让老师走下课堂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学习的本质,学习的目的。我们不要搞花架子,要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重知识轻启发,重形式少指导,重课堂轻实践,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观念的突破。突破观念,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以空间,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缺乏互动与交流,学习将会死气沉沉。学生学到的只是僵化的知识,不能发散思维思考问题,不能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学生没有想象的空间,学习变成了一个机械的、死板的工作。因此,转变观念很重要,把主动权给学生将使数学的学习更生动、更形象。
  2.对学生和教材进行准确定位。认真钻研教材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只有自己吃透教材才能更新领悟知识,才能给学生以启发,才能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思维里;也只有对学生了解了,才能因材施教,使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彻底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一讲到底的现象,认真把握素质教育的方向。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这些亮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
  3.作为教师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当然,要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4.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教学中,良好的学习环境很重要,轻松愉快的氛围有利于我们很好的学习,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地位有利于学生投入和发挥想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有利于学习的顺利进行,对于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很好的效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我们需要一直保持的,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自己制订学习进度、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指标,积极进行学习思维和学习策略的转变,把学习变成自己内在的动力和支持,从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情感的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只有学生获得了深层次的体验,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小组队员为了共同完成任务
  而分工明确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的过程中大家要积极参与,认真学习,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而变成一个大家友好相处的过程,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为了学习和交流就会主动去学习一些知识,去查找一些相关知识,自己去寻找学习的材料。学生自己找题到论题,再到讲题,他费力了,也就学习到了。大家的意见和一起的想法比老师一言堂好得多,而且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对
  老师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突破,学生更容易听,容易懂。每个学生都是很有潜能的,也有自己的优势,只要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了,就能带动全体同学一起进步,这样,有利于加深大家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
  探究学习也是素质教育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实践、调查、分析、研究、信息收集整理、交流与表达等等,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一种情感体验,获得了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这些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很重要。传统教育方法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了,一定要做出改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归纳和总结,主动获得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提高理解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使数学教学成为一门艺术。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和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教学方式转变了,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者,把学生领上更宽广和更科学的道路上来;只有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的配合很重要,不能顾此失彼,只注重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转变,学习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只注重学生方法的转变而教学方式不做调整,那么学习的过程也是非常痛苦的。因此,在学习中,只有教与学配合好了,融洽了,学习才会更快乐。教师教学轻松了,学生学习主动了,学习效果也就好了。
  (作者单位 山西省柳林县职业技术中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367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