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生的精神生活教育思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银凤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培养,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提出可以通过确立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运用德育和其他教育形式,创建优良的外部环境等途径来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教育思想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就他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思想加以分析。
  一、精神生活的含义及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含义是: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就是在人的积极活动的过程中使其德、智、体、美诸方面的需求和兴趣得以发展、形成和满足。丰富的精神生活的特点,使学生确认自己是一个人,他应具有为公共利益战胜困难的品质。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就难以确认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不去
  战胜困难,学生就不可能达到自我肯定,其精神成长就会受到约束,就不可能拥有多样的精神生活。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就是高级心理活动的道德方向性,是其愿望、爱好、主张、观点、信念的高度思想性,它的决定因素是其社会生活的性质、内容和本质及其社会关系和在集体劳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必要性
  1.人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是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造就个体的人的丰富性,将高尚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审美价值、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文明有机统一,使其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如果一个人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那么就不能说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和健全的体格的人,这三个方面和谐的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善于在每个学生包括智力最平庸的学生面前,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其能够在该领域达到顶点,从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2.学校的主要教育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精神空虚是教育的主要敌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其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使他们一生都有追求高尚精神文明的幸福感。”他认为:“学校是知识、教养、智力、文明和劳动的策源地。”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利用一切条件从各个方面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争取把学生培养成精神丰富、道德高尚和体魄健全的人。学生掌握知识并不单纯是为了劳动,人也并不是单纯为了劳动而生存的。在生活中,除了劳动以外还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学校如果偏离了“丰富学生精神生活”这一教学目标,将会丧失教育存在的真正价值,因为社会需要的是既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又拥有高尚精神品质的劳动者。
  3.丰富的精神生活是实现远大目标的强大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及其团队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在那些促使学
  生为达到既定目标做出巨大努力的动因中,最主要的一个动因是
  战胜困难的自豪感,尤其是战胜困难过程中发挥了聪明才智的喜
  悦心情。例如,生活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难题,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经过了艰辛的努力,最终完成了原本以为不能完成的任务之后,就会从内心深处获得极大的满足,这种战胜困难的自豪感会促使他为实现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使他坚信自己能够实现远大的理想,反过来他也会经常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生活的意义在于全体人民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奋斗,从而使他的精神面貌更加高尚,道德感受日渐丰富。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途径
  1.帮助学生确立共产主义思想
  共产主义思想是激发儿童和青少年不断产生崇高的、纯洁的、美好愿望的源泉。为共产主义思想所鼓舞的人,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因为他们的个人爱好有了崇高的思想内容。因而学校要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思想性体现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体现在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
  中,因此应该在劳动中尤其是创造性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使创造性劳动成为学生精神上的需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有的劳动对象上,并适当地改善劳动,使之服从于精神世界的需要。正是在创造性地改造自然界的劳动中,学生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求,有时甚至会把自己在劳动中的创新和获取新知识看做人的一种高尚品德。
  2.以德育为主,同时施以其他教育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方法,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其他教育。”“高尚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感融为一体并变成高尚的行为之时,也就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开始。”运用道德教育方法,就要鼓励学生行为要光明磊落,情操要高尚,也就是要“鼓励学生积极表现思想情感”。道德教育的艺术在于:学生在一进校门时,就首先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提高认识,并且从教师的教导中找到自己在活动中产生的思想和感受的共鸣。此外,苏霍姆林斯基也倡导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3.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培养学生精神方面的爱好和要求,首先必须保证有一种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环境。”外部环境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力帮助每个学生和周围世界都能建立起丰富多样的实际关系。例如,建立与集体中其他成员的联系,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等。要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形成人的精神面貌的过程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最主要的是掌握学生精神生活的规律性,随时关注学生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及时予以引导,促使学生的精神生活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另外,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外部环境,以便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M].吴福生,叶玉华,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家[M].王家驹,张渭城,杜殿坤,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周蕖,王义高,刘启娴,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3679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