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工合作观课模式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章佩国

  分工合作观课模式,是由所有的观课成员组成观课组,各小组成员按要求对不同的主题进行观察,完成观察任务并做好相关记录,最后结合课后的访谈、调研与测试进行议课的一种观课模式。具体操作办法是:先将观课人员按A、B、C、D进行分组,再按不同的组别进行分工,明确任务。分工合作观评课改变了过去粗线条的听课、评课方式,以多样化的视角、求实的态度为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契机与方向。其中,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一、研究角度的转变
  过去的听课、评课往往只局限于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教学设计是否新颖、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流畅、自然,对教材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处理是否得当等等,当然这也是重要的,但对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则很少涉及。分工合作观课则能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长期细致的观察、分析,并结合访谈、测试等形式,客观反映了各类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思维的活跃状态、主体参与度、合作交往意识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信念、动机、情绪等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以此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合理、可行、有效。从这个层面上说,分工合作观评课研究的角度其实已经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育理念。
  二、研究方法的转变
  过去的听课、评课往往多以谈教师的各自感受为主。视野狭窄、信息单一不说,又比较模糊,感性成分居多,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难以让人信服,常以权威的发言做定论。分工合作观评课能真实地再现教学的全过程,不仅信息量大,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又细致、深入,并且通过调研、测试、访谈等方式重视实证材料的搜集,使评课过程中教师的话题不仅广泛,对各种现象还能站在理论的高度如同解剖麻雀似的具有针对性、准确性、深刻性。此种研究课堂教学行为的方法,能让教师不断摆脱经验束缚,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事实证明,分工合作观评课以“参与”和“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方式,正是“行动研究”所倡导的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向所在。
  三、评价方式的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只是强调知识或技能的传递,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注重学生接受式的学习。因此,评课的重点往往放在对教师宏观调控课堂气氛、整体驾驭教材、如何把握知识重点难度、讲深讲透知识等能力的评价上,直接导致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常常考虑如何以最快速度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然后组织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大量的操练。所以,重结果、轻过程等教学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分工合作观评课则更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意识;如何设计问题情境,以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如何监控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反思与评价水平;如何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等等。上述评价内容必将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不断反思和研究教学行为,开展创造性教学,构筑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工合作观评课以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为广大教师研究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行为提供了具体的方法,使问题解决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对教师日常的教学评价也有了恰当的方法。只要我们努力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总结完善,一定能使分工合作观评课模式在中学数学改革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过伯祥.分工合作观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5).
  [2]李士琦,李俊.数学教育个案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8.
  [3]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宝应县柳堡镇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367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