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元红霞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教师应不断重视和加强学科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对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都明确地表示要把科学探究活动作为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一个突破口,并强调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而言,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茸选方式无疑是进行探究性化学实验。但在当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的行为和观念还处在转型时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仍以化学演示实验为主,而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化学实验却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期开展。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加快转变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使其能够深入研究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对于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的功能和价值来说,具有十分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一、选择探究的课题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能够顺利地开展和进行,其关键就在于实验选题的合适与否。对于初中化学实验而言,其课题一般是从日常生活现象和实际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且具有一定探究的问题,它既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的结果,也可以是学生单方面提出来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求题目既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价值性,又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二、确定探究的目标
  在进行第一步后,我们接着就要对探究的目标进行明确确定。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其心理和生理仍不成熟,思考问题的思维办式还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在确定探究的目标时,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强弱的基础上,确定探究的目的。在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中我们探究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能够学会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能够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测量和测定,对于实验的结果,能够进行准确的记录,并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描述和表达。
  三、收集资料或信息
  在本步骤中,进行收集的资料或信息主要有:(1)学生进行探究性化学实验之前,其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2)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所获得的有关信息。(3)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化学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和记录的信息,以及根据观察和记录的信息所总结和概括出的信息。(4)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时、所扶得的信息。
  四、作出猜想与假设
  在本步骤中我们一般要求学生能够在他人的启发下或在本人积极的探究下,根据其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初步猜想或似改问题的可能答案,并时提出的猜想与假设进行初步的论证。当学生进行猜想或假设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单独完成或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所提出的猜想与假设应尽可能地多,然后对其提出的猜想与假设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确定各个猜想与假设的层次和次序。
  五、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
  所需进行的整个探究实验过程的方案,都需要由学生制订实验的计划和具体设想。在学生制订和设计方案时教师应根据学年的已有知识和已有经验,并充分地利用学生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和课本资料,让学生单独或按小组完成设计方案,而教师要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六、实验验证。收集实验信息
  初中阶段所进行的探究性实验,主要是在控制条件下,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期望从中能够发现问题,总结出结论。在学生进行此类实验时,教师应让学生养成规范操作的优良习惯,对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如实记录,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当行为和不合理的想法,应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引导,以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实验过程。
  七、实验分析与结论
  通过分析和讨论实验的现象、过程和结果,要能够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正确地解释,从而得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结论,从而促进学生对现象和结果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在进行解释和得出结论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使用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多使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方法,从而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实证。
  八、方案的反思与修正
  在完成上述几个环节之后,对于实验的整个过程来说,学生对其所暴露出的问题和缺陷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此时学生若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无疑可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可以进行反思的内容较多,如:反思在实验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反思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反思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记录的现象和结果是否准确,反思实验的目的是否达到,反思实验的结果是否可靠,反思实验出现失误的原因等。指导学生进行反思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原有方案的修正,只有对原有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实验能够符合我们的期望,学生才能在探究性实验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的探究性实验活动应加强实验的探究性和价值性,而本文所提出的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步骤也不应成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以符合实际的探究。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第三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444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