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有机化学人名反应译名现状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玉峰,左杭冬,马鸿飞

  摘要:本文对我国出版的《有机化学》相关教材和化学工具书中人名反应译名不统一的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有必要改变这种现状,并对此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名反应;译名;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39-02
  一、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化学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在化学学科中有机化学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自F·Wohler人工合成尿素以来,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有机化学家,为了表彰他们的历史贡献,将一些由他们最先研究的经典有机反应以他们自己的名字命名已成为惯例,因此在《有机化学》以及与之相关的教材上出现了许多以这些化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反应。为了方便使用,我们习惯上都是把这些化学家的外文名音译成中文。这一做法对从事化学工作的人员来说,的确带来了很大方便。然而,由于汉字本身的特殊性,加之我国对人名翻译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同一个人名被译成两个甚至更多的中文名已司空见惯。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论文撰写、工具书编辑,还是专业期刊编校、文献检索等都有诸多不便。为此我们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我国现行出版的有机化学相关教材以及工具书上的有机人名反应的译名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几点建议。
  二、有机人名反应我国译名现状
  经仔细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对有机人名反应的译名不够规范,现状比较混乱,同一反应被译成两种甚至更多名称的现象非常普遍(见下表),例如Cannizzaro reaction被译成坎尼扎罗反应、康尼扎罗反应等几种形式,Perkin reaction被译成柏琴反应、珀金反应、普尔金反应和浦尔金反应等。现将我们搜集的有机化学相关教材和工具书上的译名列表如下。
  以上只是我们列出的部分不规范译名,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更多类似的情况。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许多的译名虽然仅是一字之差,但若不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即使专业技术人员也很难确定是什么反应。这给科研、教学以及文献检索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会出现原则性的错误。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统一译名,这既是科学规范的需要,同时也表示对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的尊重。
  三、建议
  为了更加规范有机人名反应的译名,方便化学工作者的使用,同时表示对各有机化学家的尊重,我们建议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标准,以统一有机人命反应的译名。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1.成立专家组,结合我国语言习惯和文字特点,建立统一的翻译规范,形成类似于标准的文件,由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确保一种人名反应仅对应一个中文名称,例如Cannizzaro reaction的中文名称就是坎尼扎罗反应,而其他名称一律停止使用。
  2.若上面建议难以实施,我们认为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即对名字不作翻译,直接使用科学家名字的原文加上中文“反应”、“合成”、“重排”等,例如坎尼扎罗反应就是Cannizzaro反应,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翻译带来的误差,也更加科学和规范。现在部分有机化学教材已采用这种方式,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总之,我们认为无论从科学规范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尊重科学家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相关学术部门都应该对此能予以重视,以尽快统一有机人名反应的译名。
  参考文献:
  [1]李东风,李炳奇.有机化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科学出版社名词室.英汉化学化工词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邢其毅,徐瑞秋,周政,等.基础有机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化学工业出版社辞书编辑部.英汉化学化工词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邢其毅,徐瑞秋,周政,等.基础有机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6]常文保.化学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http://zh.wikipedia.org/wiki/Perkin%E5%8F%8D%E5%BA%94
  [8]王宝瑄.英汉化学词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5,317,558,814.
  [9]伍越寰,李伟旭,沈晓明.有机化学(修订版)[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0]徐寿昌.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李玉峰(1970-),男,博士,副教授,主讲《有机机化学》等课程;左杭冬(1988-),男,硕士研究生,师从马鸿飞教授,主要从事有机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550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