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一个有“肚量”的教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爱心化春雨,温暖融冬雪。”走进新课程,教师更应重视自己道德素养的提高。光思想转变了不够,还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文化素质,练达心理素质。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自己身与心、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群体以及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或一定阶级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而教师的“肚量”是现代教育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是教育的隐形资源,它是关系教育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肚量大一点,宽容化风雨。教师的“肚量”在我认为就是一位教师的包容。包容,宽容大度之意。爱心化春雨,温暖融冬雪。教育,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唤醒,是对人的内在潜质的开发和拓展。它应该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地生长!这种生长,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一种智慧的胸襟,一种独特的魅力。它,就是包容!
  一、包容是一种教师的素养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万物都有其不足的一面,学生不是完人,也不是圣人,他们年少气盛,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表现意识,但同时他们又缺乏自控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遇到挫折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所以容易犯错误。所以他们的错误行为需要教师给予纠正,也更需要教师去原谅、宽容、鼓励。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保持冷静,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要认为学生是故意捣乱,态度更不能生硬,切忌粗暴和严惩,这样有利于老师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包容的人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一个人如果有了宽广的胸怀他就有了高尚的灵魂和无上的智慧。如果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慈悲心和宽容心,都能够像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那么你就能用心去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和谐和美好。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包容的人是一个有着高尚道德和注重自我内心修养的人,是一个懂得相互尊重和共赢道理的人。仁者爱人,智者知人,要想有博爱的胸怀首先要自己是一个充满慈悲心和爱意的人,是一个心怀感激的人。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要大胜还需要以德服人。
  师德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教书育人。一位心胸宽广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行高尚的学生。学生的莽撞、冲动或无理都能得以感化。学生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反复是正常现象。犯错误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有谁从小到大都没犯过错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误、认识错误、改过错误的过程。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反复,并抓住反复的机会进行进一步教育,促其继续进步。绝不能见学生进步过程中有反复就一棍子打死。“揪辫子”,“揭疮疤”的做法是最令学生反感的,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产生对抗行为或自暴自弃。
  很多时候,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所以教师要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用一种欣赏的态度去发现学生、鼓励学生,才能让学生树立一种成长的自信心,享受学习、成长的乐趣。尽管他身上有些小缺点,教师的包容会使他自肃、自律、自策,他会真的成为一块璧玉。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对学生来说,老师越是信任他,他自信心就越强,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二、包容是一种自由的氛围
  包容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基本的素质。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主要角色,因此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师生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学家赞可夫强调指出:“就教育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如果一个有包容的教师能够营造民主、和谐、愉悦、互动的教育氛围,就有利学生潜能的发挥、师生信息的沟通,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反之,一个缺乏包容的老师,他的教育活动很可能成为单边的独角戏,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教师的包容,建立师生问融洽的情感关系,是保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顺利进行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经过多年的讨论,人们在师生关系上似乎已经取得了共识,这就是师生之间应该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教师的包容可以营造一种自由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总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他能够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甚或无知而自由自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寻觅真理,天真地在情感的交融中陶冶身心,轻松地在活泼的学习中成长自己。这种教育包容的营造,就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言:我们应该模仿天上的太阳,它把光、热与生气给予整个世界,让凡是能够生存、兴旺和能够发芽的东西都可以生存、兴旺和发芽。
  初涉教师讲台的我,认为初中学生太难管教了。“给他们一点笑容,他们就灿烂。”于是每到上课我就板起面孔,非常严肃的走进课堂。学生私底下议论:我是一位很可怕的教师。有一次,我叫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他竟然害怕到说不出话来,两手直按住胸口。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太僵硬,无法让学生能在轻松自由的氛围里学习。后来我的大多数学生跟我提的意见,就是希望老师能笑一笑。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于教学是多么重要。教师的包容就能“春日暖冬学”的神奇。
  三、包容,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决定合理的处理方式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善于观察、熟悉情况、敏捷果断和富于经验的产物,是教师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结晶,它集中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才能,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一个教师可能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本领,但是如果他没有迅速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本领的能力,在突然出现某种新的问题或意外的情况面前,他就很可能束手无策,难于应付。教育机智要求教师在瞬息之间,能正确地估计情势、掌握大量的“情报”,并估计自己行动的环境。在选择行为措施时,要注意到教师自己和学生之间已经形成的关系的性质,还要估计对学生集体可能产生的教育影响。教育机智要求教师十分重视自己的行为后果,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美国教育界一位资深教授说过一句话:“教室是出错的地方,学生不犯错误是可怕的事情。”我们的教育理念往往易受传统的影响而苛刻地去要求学生,让他们不能有一丁点的错误,否则就要经常地被教师“提醒”,一次又一次地被揭“老底”和“伤疤”,甚至使出“杀手锏”,请家长来“培训”。这实际上在无情地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剥夺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粉碎他们做“强者”的信心和决心,而逐渐情绪低落、消沉。
  对于这种“严厉”式的教师,学生除了表面上的“怕”或“敬”,剩下的恐怕就是腻烦和仇恨了。他们轻者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制造“小麻烦”,重者很容易与教师发生逆反对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更多有原则的宽容,在学生出现错误以后,化“暴风骤雨”为“和风细雨”,指出其错误之所在。为此,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真诚地与之交谈,如到安静的场所个别谈话,或推荐一篇哲理性的美文,或友好的表达自己对他(她)的期望等。这种“从宽”方式的教育效果比起大发雷霆的训斥不知要强多少倍!与此同时,教师的包容也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了。你的有原则的宽容已悄然激发了他们的自尊心。对你的爱戴自然而生。
  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讲究教育分寸,是教育机智的重要原则。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手段都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例如赞许、奖励、惩罚、谴责等措施。用之得当都会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教师不加分析,一味滥用,就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效果。教师机智与教师的性格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教师不可忽视自己性情的陶冶。要学会遇事能够镇静、安详,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要能轻松而准确地判断情况,谨慎而迅速地做出反应,满腔热情地进行工作。
  教师的包容是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之一,它如同师生之间的一条无形的纽带,将老师与学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大大地提高了教育的可接受性以及被接受的效果。因此,教师的包容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向往的一种境界。21世纪的教师不仅要进一步培养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强化科学文化素养:还要注重不断激发自己的亲和动机。为学生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558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