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时代下“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如烟

  摘 要:新媒体的繁荣推动了“微时代”的发展,微博及衍生平台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微时代下“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启示,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微时代;“90”后;思政教育;大学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探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各种新媒体的涌流推动了微时代的发展,成为网络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实践证明,微时代是一把双刃剑,为“90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启示。
  一、微时代对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微时代”的悄然来临,对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微时代强化了“微民”们的话语权,大大削减了传统思政工作者的信息传播主导权。学生们被形形色色的信息包围,而思政工作者却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导致思政教育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要在信息高强度、高密集下掌握主动权,必然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以学生为本,及时更新观念,转变教育模式,主动迎接“微时代”的到来。“90后”大学生求新、求变的新特点也要求思政教师在备课时,运用新媒体了解当前网络热点,在理论素材、话题选择、课堂形式等方面加以创新,使思政教育更符合“微时代”中“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消费特征。
  同时,思政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开通微博,与学生“互粉”,形成双方沟通交流的良性互动——思政工作者通过微博倾听学生心声,解决学生问题,提高思政工作成效;而基于学生需求的满足上,学生群体向其倾诉问题困难,袒露“90后”最真实的想法。
  二、“微时代”对搭建思政教育新平台的启示
  传统大学生思政教育注重系统化理论学习,不可避免地采用“填鸭式”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要求。自上而下的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容易出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不对等的现象。在追求个性、重视自我、崇尚自由的“90后”大学生群体中延续此种教育方法,显然会引起这群不喜形式和口号的新新人类的反感,使思政教育工作陷入“一潭死水”的尴尬境地。
  在“微时代”下,大学生将自己的评论和见解浓缩成微博,通过个人标签、加入微群等形式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微小说、微视频中展示自己的理想信念、生活方式。新媒体成为“90后”大学生信息传播、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利用网络体系的扁平性构建思政教育专门网络宣传阵地,培养网络思政教育专门人才至关重要。如通过微群组织、聚合相同或相似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的学生群体;发起“微公益”活动,在积少成多中鼓励学生行善之举,培养学生博爱之心。
  思政教育新平台的搭建,将为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注入“微时代”的时尚、个性元素,使其与“90后”群体特征对接、融合,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政教育的积极效果,开启“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之门。
  三、“微时代”对引导校园文化舆论的启示
  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尽管许多高校设立了思政教育网络平台,但只是局限于单方面的信息发布,缺乏互动交流,难以吸引强调自主参与性、注意力回报率的“90后”大学生。而微博客、微报纸、微杂志、微视频、微电影等宣传形式,则更能迎合“90后”大学生消费理念、个性需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微时代”下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将为校园文化宣传提供新的途径,思政工作者应认真把握这些新媒介的特性,优化传统媒体宣传,发挥“微文化”的正能量,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中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微博既是私人话语的展示空间,又是公共舆论信息传播的平台。微博巨大的信息“滚雪球效应”使每一条信息经过复制、转载等形式,都可能实现瞬间的海量传播。每个人都可以生产大量的信息,每条信息都可能有成千上万人“围观”,把关人的缺失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的污染和泛滥。良莠不齐的微博空间信息,极易迷惑缺乏分辨能力的“90后”大学生。落后思想、腐朽文化,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别有用心分子的虚假信息、造谣生事,都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偏差,造成学生盲目跟从。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微时代”的复杂和不确定性,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引导校园舆论导向,使涉世未深的“90后”大学生在信息大爆炸中成功突围。
  参考文献:
  [1]杨立淮,徐百成.“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1(3):103-106.
  [2]阚道远.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010(4):14-16.
  [3]孙宜山.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85-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676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