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连续性文本的涵义及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冬岩

  “非连续性文本”走进语文新课标
  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格外重视,并且首次在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本刊刊发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计划一般项目“发展视觉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探讨“非连续性文本”的内涵特征、阅读能力偏低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等问题,以期能够引发读者展开深入的思考。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连续性文本是指由句、段构成的文本,句子是文本的最小单位。非连续性文本不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而是由表、单构成的文本,具体包括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间表、目录、索引等,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非连续性文本不包括没有文字说明的图片,也不包括儿童喜欢的卡通、漫画等。
  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1. 直观性。非连续性文本是由表、单构成的,文字较少,可分解复杂的问题,并将它以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因而视觉效果比较直观、简洁。阅读者可以迅捷地筛选、整合及提取文本中的重要信息。
  2. 实用性。非连续性文本具有很强的社会实用价值,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中。通过阅读,人们可以更便捷地了解社会、获取信息,并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3. 关联性。非连续性文本更能突显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阅读者从整体上把握信息。如,在突显信息的对比关系时,表格、图形等非连续性文本要比用句段文字构成的连续性文本更能让人一目了然。有些非连续性文本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可以将抽象的关系视觉化。
  4. 主体性。通常我们在阅读连续性文本时,都会跟随文章的脉络进行。换言之,就是顺应着作者的思考流程而进行。因此,有人形容连续性文本具有“故事性”和“说服性”,会牵引读者的思维。实际上,读者只能在故事中获得作家对生活的理解,而不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每个人有其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若必须顺从他人的思考方式,自己就无法自由地发挥思考。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730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