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学评价源于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曹国锋 华爱萍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至关重要,按照惯例,每个教学活动相对应的有着评价,用我们传统的说法就是评课,每个教师在每一节课后都要自评,如果是公开的授课,则相应的就是互评比较多了,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有五个功能,即诊断、导向、激励、调控、教学。前四项内容从教师的角度很好地诠释了教学评价的作用,只有最后一项教学是长远而难以预计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环境、心态以及太多客观与主观的因素,我们很难单纯地说一节课上得好或者上得不好,正如做任何事一样,我们都要批判地去理解或接受。因为任何理论都脱离不了实际,任何评价也不能孤立于教学而单独存在。
  其实,无论对于语、数、英这样的主要科目还是对于我们专业课程而言,教学评价都高于教学,但却又来源于教学,两者密不可分,独立却不孤立。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我们在评价教学的时候常常使用的方法是让听课教师给予打分,并在课后作详细的评讲,但是,这样的评价往往不够详细,没有具体数值的参考,对于课后教师评价这一块,往往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评价具体课堂上教师的表现与学生的配合程度。评价的标准其实是多样化的,除了常规的教师评价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例如,某个学生在考试中得了85分,只是一个数值评价,不能以笼统的评价标准给予评价,例如,在传统评价中,100分的试卷我们以60分作为及格分数,90分以上作为优等成绩,在此中间则为良好成绩,在此以下则是不及格的成绩,是要受到打击和批判的成绩,其实这就相当于戴上了有色眼镜去看学生、评判学生。例如,一次测试,百分试卷,均分40,最高分60,那么相当于如果得了59分就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传统教学及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批判和选择地去接受和应用,否则将适得其反。此外,我们在教学评价中常常用测验去评价学生和教师,当然测验作为评价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已经渗透进教学的各个方面。事实上测量、测验、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三个基本概念,这三个基本概念从各个方面诠释了教学评价的内容。
  机电专业中专业课教学评价就包含着这些内容,对于从初中升级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基础差异很大,从各科成绩都很均衡和不错的学生,到各科成绩都很均衡和极差的学生都有。在机电专业学科中,他们的基础学科除了语、数、英这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课程外,还加上了进校就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有的科目是思维跳跃性非常强的学科,例如制图,很多学生特别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很难掌握相关所有内容,这就给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埋下了“地雷”,专业课评价与传统教学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测量,即先评测各个层次学生的基础,并分门别类,这类似于初、高中学生的分班教学,没有歧视学生的意思,只是想通过这样的分类使目前相对较弱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来。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这样的方式,类似于班主任对每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座次安排一样,在每一种专业课教学中,我们根据对学生基础的测评来进行座次安排,前期是基础相当的学生一起,中期基础差别不大的一起,最后基础差别较大的一起。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将刚开始基础并不是非常好的学生带上正轨,在帮助后进的同时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得到质的提高。测试是在学习专业课程中每个阶段都要遇到的问题,不公开、全知晓的原则贯彻始终,不戴有色眼镜看学生,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是硬性指标。每个教师在上课前准备的教案中会标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其实它起到的是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作为常规听课的教师,他们会遵循这个导向去仔细地判别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从而给予一个合适、正确的评价。同时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也要受到评价的制约。我们在教授每一个内容前重复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不是单纯的老旧套路,是实实在在的分析和为评价做准备。教学评价要充分体现整个课程设置的教学大纲要求,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好的评价体系都是从这两个方面详尽地体现出体系的优越性和前瞻性的。相反,如果评价体系无法体现出这两者的相辅相成,体现不出教学评价体系的导向性作用,那么这个体系将毫无存在的必要。这些都是我们教学工作者要深刻思考的。
  在专业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丰富多样和不断变化的,它们既受教师行为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在教师教学和自我学习的双重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技术的提高之外,还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认真观察和评价学生也是整个教学评价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许多信息,例如,如何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作为教师,我们还有什么急需改进的地方,面对大纲还有哪些是我们所欠缺的等等。所以,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也不容轻视。
  与此同时,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不应该是单方面的,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者,可以将评价体系逐步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评价主体间可以有较为激烈的互动,同时评价主体中应该还有较为重要的一员就是被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可以共同参与、相互评价与被评价。当然,评价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单纯地评价某个教者的教学水平,更多的目的是促进教者及其在各个阶段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促进被评价者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作者单位 江苏省仪征技师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837427.htm